【文档说明】《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西师大版】.doc,共(4)页,5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15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让学生主动聆听音乐,并对标题音乐感兴趣。2、能够感受和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3、能唱熟《在中亚细亚草
原上》的两个主题旋律,并想象音乐所描绘的画面。并了解交响音画体裁。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启发学生聆听音乐,想像音乐描绘的画面。2、唱熟和分析两个主题,体会其风格特点。三、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四、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1、导入:
师:观赏一幅油画的照片(出示《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画中描绘了在中亚细亚沙质草原上,俄罗斯军队护送土著商队安全地走过茫茫大草原。(二)导入新课1、师:画给我们视觉享受,音乐能给我们听觉享受。老师这里有关于这幅图画的一段音乐,请大家用心聆听,细细品味,描绘了画中的什么场景?音乐用了那两种乐器演奏?
(力度、速度、节奏)(1)(播放主题一音乐),并说说理由。(教学意图: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参与意识非常强,而且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这也正是体现了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力。)师归纳,解说:第一段音乐气息宽广,具有俄罗斯地域民歌特有的舒缓悠长的风格,感觉是茫茫草原上慢慢飘过来的俄罗斯曲调,在旋律中出现的一个四度和五度的跳进,仿佛看见一支俄罗斯护卫队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走在草原上。这段音乐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俄国鲍罗丁先生创作的代表作品:交响音画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段其中的一段主题音乐。(2)出示主题1(A)旋律,这段优美的旋律大家一起来唱唱,由于同学们正值变声期,我们降调后,用歌唱的状态进行演唱。第二遍和老师一同用“la”音演唱旋律:(3)现
在老师把这段主题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进行了调整,结合画面想象,又展现了怎样一个场景?乐器的演奏上有什么变化吗?(播放A`音乐)师归纳,解说:力度由弱到强,中速,有着进行曲的节奏,乐队也进行全奏,展现了俄罗斯护卫队由远及近地来到商队面前
。虽然这幅画面里的场景时间和空间离我们都很遥远,让我们通过音乐进行体会来感受这场景。教师学生共同实践:老师唱第一遍演唱力度中弱,速度中速,第二遍节奏有进行曲的风格,力度中强、速度中速。第三遍全班演唱逐渐到强,更有气势的进行曲风格。(教
学意图:把学生感受音乐要素——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作为重点,同时这也是学生在欣赏分析方面的一个难点。为此,我决定抓住乐曲中的典型段落与学生共同攻克难点。)(4)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运用音乐要素的变化来欣
赏分析音乐作品,接着来试试,边听边用手画旋律线或感受一下演奏的乐器,然后结合画面去体会所描绘的场景。(播放A``音乐)师归纳,解说:力度由中强到弱、速度缓慢、乐器是管弦乐和特别明显的长笛,展现出土著商队安全走过茫茫大草原的景象。(教学意图:通过聆听,表现,分析,音
乐作品,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5)同学们的掌握比较到位,老师再换一段旋律,你又是从那些地方感受到这幅图画的另一个场景呢?(PPT出示油画照片,并播放第二段旋律)师归纳,解说:德国著名作曲家舒曼说过: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
,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第二段音乐悠扬迷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仿佛看见一支骑着骆驼的土著商队从草原上经过。出示主题2旋律,学生用“lu”音来模唱旋律:(6)护卫队和心里忐
忑的商队在草原相遇后,故事会怎样发展?和睦相处,还是兵戎相见?音乐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师归纳,解说:相遇后音乐运用八度二重对位的方法同时奏出两个主题,表明俄罗斯军队护送土著商队走进这茫茫沙漠,去进行友好的通商,他们的关系是友好和融洽的。由于人声的局限
性,现在我们用同一个调演唱唱来表现一下这两段和谐的旋律(实践)(教学意图:本阶段的是通过学会哼唱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及探究模仿声音及共同合作,既可以深入了解音乐,感受音乐不同意境的音乐变化,把音乐与画面完美的结合在脑中,又可以培养学生成功的喜悦感和师生相互协调能力及合作精神,并体验到成功。)附
:表格音乐速度力度节奏乐器描绘的画面A稍慢mp舒展单簧管与小号茫茫草原上俄罗斯军队在从容地缓慢地进行巡逻。B中速mp附点、装饰音、三连音英国管弦乐的拨奏远方传来的骆驼和马队的脚步,一支商队正逐渐走近。A`中速mp--f进行曲合奏骑马队由远及近来到骆驼队前。B`(A+B)中速主题1和主题2交替
变化强弱。全奏商队和军队间的融洽关系。在军队的保护下,商队安然地在草原上继续行进。A``渐慢mf--p舒展各管弦乐交替出现俄罗斯军队目送土著商队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上。(7)这五段音乐是怎样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美丽的故事呢?这就是用了一个特
殊的旋律连接而成。这旋律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在草原上行进的骆驼和马蹄的脚步声。(出示连接部课件,播放旋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手轻轻按节奏拍打膝盖模仿。)2、欣赏全曲接下来带着对音乐的理解,把几段音乐完整的连接起来,
让音乐结合画面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出示油画照片和全曲音乐)3、解释音乐出处:这首音乐是1880年,为了庆祝亚历山大二世登基25周年,俄国准备举办一项庆祝活动——展出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活动画景,而用音乐来配合解释内容。
虽然这项活动没有办成,但鲍罗丁的这首美妙的乐曲却作为一首独立的作品逐渐获得广泛的传播。鲍罗丁是以茫茫草原上俄罗斯护卫队队和土著商队相遇的生活习俗为题材,创作出一首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交响音画作品。4、什么是交响音
画?交响音画:是一种与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相类似的音乐体裁,以画面为题材,用音乐来描述丰富的情感和情景,侧重于景物的描绘。(三)试试身手现在我们来听听下面这两段音乐,请结合照片故事选择一
段适合画面的音乐,并说说音乐是怎样描述出这些形象的。(1)学生聆听2段音乐:《新春秧歌闹起来》和《王子与公主》。(2)听后说说理由。(四)总结。同学们,今天欣赏了民族乐派代表人物鲍罗丁的作品音响交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熟悉了主题旋律,掌握了音乐艺术所
特有的优点,利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力度的消长、速度的转换,以及和声、复调和音色的变化,在有限时间内通过听觉、利用想象勾勒一副耐人寻味的图画。同学们,这部作品充满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可以见得,任何音乐家只有建立在自己民族
音乐的基础上才能发光发彩。希望通过这首曲子带给大家全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