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两岸一家亲》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西师大版】.doc,共(6)页,5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1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关于《音乐的情绪》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要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首要的地位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音乐的
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表现音乐多种形式的创作、练习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音乐内涵的把握,感悟音乐对我们内心的影响力。教材分析:西南师范
大学版,初二年级下,第二单元主题《海峡情思》以“亲情”为主线,通过对《鼓浪屿之波》等音乐作品的学习感受和体验,增进两岸交流,传递血脉亲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学生欠缺对歌曲情感的把握,淡漠对音
乐情绪的表达,对此,为加强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把握,更好的唱好每一首课本歌曲,在本单元,以欣赏部分安排的诗歌《乡愁》为引导,挖掘教材内容,开设拓展课程《音乐的情绪》,让学生在歌唱或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把握和表达音乐的情绪。学情分析:初中生,变声期,个性活泼,叛逆,对事
物有独到见解。音乐课堂上,引领学生完成“唱”这一过程中,因为变声期的原因,部分学生会“放弃”歌曲中某些无法到达的音高,导致对“唱”失去兴趣,集体演唱过程中出现“情感苍白”、“逢高必躲”的尴尬状态。教学过程中,解决音高问
题可以通过降调或者训练假声区的方式来解决,而对于音乐情感的表达,基于初中生年龄阶段叛逆的特点,他们有“羞于表达”的现象出现,与其在歌唱中反复强调“歌唱的情绪”,不如让他们明白到底什么是“音乐的情绪”,如何能表达音
乐的“情绪”。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发现音乐情绪的来源,探索音乐对自我情绪的变化的影响,达到把握音乐情绪、主动表达音乐情绪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探索、讨论音乐对我们心理的左右和影响,并能积极表达出对音乐情绪的理解。(三)知识
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掌握音乐的要素,综合运用肢体、语言、与绘画中的色彩,表达音乐的情绪。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探索通过自我的情绪来表达音乐的情绪。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主动探索音乐情绪,并掌握分析音乐的情绪
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乌克丽丽等。教法:表演、聆听、想象、探索、实践。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请大家朗诵课本17页诗歌《乡愁》,请学生回答该诗歌所表达的情绪。生:能准确回答《乡愁》所表达的淡淡的思乡之情。师:给《乡愁》配三段不同的背景音乐A《菊次郎的夏天》、B
《流浪者之歌》、C《思乡曲》。脱离诗歌原本的意境,按三段音乐各自的意境来朗诵《乡愁》,出现三个不同的情绪:欢快的《乡愁》;苦闷的《乡愁》;淡淡愁绪的《乡愁》师:老师刚选用了三段不同的背景音乐朗诵了《乡愁》,你们感觉到哪首音乐最适合这首诗。生:第三首。师:为什么?引出不同音乐有不同的个性,个
性就是通过音乐的情绪变化而在老师的表演中表现出来,大家听到朗诵的效果也会天壤之别。同学们,通过前面对歌曲《鼓浪屿之波》、《彩云追月》的学习,老师发现你们歌曲的情绪表达不理想,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什么是音乐的情绪,希望大家理
解音乐情绪、色彩和掌握分析音乐情绪上有所帮助,从而提高对音乐的想象力。二、探讨——音乐的情绪1、情绪——人的情绪——通过“看”和“语言的表达”A看——表情——喜、怒、哀、乐(ppt图片展示)B语言表达——
郁郁寡欢、痛不欲生、喜形于色„„.C内心色彩的反应——直观标的人的情绪(ppt图片展示)2、音乐的情绪通过分析实例音乐,通过所分析音乐的要素,借用拟人化方式分析音乐的情绪。提示:通过听到音乐的要素,判断所表达的情绪,从而影响听者的情绪。
3、实例分析:(实例音乐均取消标题,以编号代替,分析完毕再向学生介绍音乐及作者)方法一: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分析音乐的要素聆听4首不同情绪的音乐,(ppt)例3、例4、例5、例6,通过对音乐要素(旋律、节奏、力度等)及面部表情和色区划分,从而掌握音乐
情绪的表现方法和特点,如欢快地、热烈地在暖色明亮或鲜艳区域;紧张的,难过的会在冷色区域,但又因为每个人生活、思维、周遭环境,反映出的情绪色彩即使是统一在暖色或者冷色区域,也会有具体色块的不同,从而证明音乐情绪的存在,并因人而异。方法二:学生独立完成——音乐的想象力为音乐情绪设计
画面感,再找出最接近自己想象的画面。为5段实例音乐情绪寻找合适的画面。(PPT)例7、例8、例9、例10、例11。三、实践带情绪演唱《鼓浪屿之波》1、乌克里里给出两个伴奏型,让学生选择一个,并根据选择的伴奏情绪演唱歌曲。2
、学生表演唱,老师为学生伴奏。3、学生评价,老师总结。四、课堂小结通过对《音乐的情绪》的学习,学生发现了音乐的情绪的乐趣所在,运用分析音乐的要素去理解“音乐情绪”,并通过对音乐情绪的理解,打开音乐的想象空
间。为学生在以后的音乐课程学习中更容易理解音乐、自主的探索音乐、对其它艺术类学科的综合运用等方面奠定基础。五、教学反思基于课本内容,对教材进行挖掘与拓展,借用姊妹学科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决课程难点。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教
学内容有新鲜感,提高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保持了对音乐知识的新鲜感,更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新颖的教学内容及活泼的课堂气氛将会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我解决了教学难点,师生在积极
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