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春舞曲》教学设计5-七年级下册音乐【西师大版】.doc,共(3)页,7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1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民歌拾萃----《青春舞曲》教学设计(观摩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国家的新疆维吾尔族。2、学会音乐术语符号:反复记号的正确使用。3、学会演唱歌曲《青春舞曲》。二、教学重难点歌曲演唱中反复记号的运用;节
奏正确、音高准确的演唱歌曲《青春舞曲》。三、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0’1、师生问好,教师考勤。2、观看视频,观察视频表演的舞蹈是哪个民族的?3、提问:你眼里的新疆是什么样子的?1、师生问好,教师考勤。
2、观看视频,仔细观察,发挥想象。3、请学生描述自己印象里的新疆,并通过PPT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严格执行课堂考勤。2、为本节课主题做铺垫。3、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更生动的引出本节课的音乐主题。新课学习30’1、介绍作曲家王洛宾,了解王洛宾与西部
的渊源。2、《青春舞曲》歌曲分析3、提问:①本课是什么民族的歌曲?②歌曲运用了什么节奏型?③括号里的歌词是否能够更改?④是否有不认识的音乐符号?4、引出新内容:反复记号5、朗诵歌词6、学唱《青春舞曲》简谱音高。1、播放PPT,介绍王洛宾。2、播放音频,感受新课的歌曲风格。3、教师提问带
领学生解析本课歌曲。4、讲解音乐术语符号反复记号的意思和在歌曲中的正确运用。5、加入歌曲节奏型朗读歌词,要求学生朗读歌词时不拖拉,字要正腔要圆。6、教师带领学习唱准歌曲的音高和节奏。1、在演唱之前,更多的了解歌曲与搜集人和民歌的关联。2、使学生更好的了解青春舞曲》这首民
歌,演唱的时候更能够运用正确的情感去演唱。3、激发学生运用所学音乐理论知识思考并探索发现。4、让学生理解反复记号的使用,并学会正确的使用。5、让学生在演唱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咬准歌词,矫正学生演唱拖拉习惯。6、让学生学会看简谱唱准音高。7、演
唱歌曲《青春舞曲》8、加入拍手等打节奏表演,分组和分男女声部,欢快的演唱《青春舞曲》。7、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整演唱歌曲。8、学生之间互动演唱,更熟练掌握歌曲。7、使学生尽可能的唱准音高,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8、加入互动,更能体会到维吾尔族热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课堂总结3’总结回顾本节课
知识,并引导提问学生从这首歌,理解到了什么哲理?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并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哲理。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学知识,并懂得歌曲所包含的哲理。课后作业2’课后作业:感受王洛宾先生搜集或创作的其他歌曲,更多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魅力。布置课后作业,并提出相应要求。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更好的
去发掘和探索音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