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长江之歌》PPT课件3-八年级下册音乐(五线谱)【苏少版】.ppt,共(33)页,12.92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10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感受与欣赏学习建议表现与实践学习建议活动与创造学习建议“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贯神州大地,哺育着举世瞩目的华夏文明。江河的神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崇高精神。”本单元的演唱作品有气势磅礴、赞颂
母亲河长江的《长江之歌》,有展现黄河船夫形象的、高亢的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竖笛曲选择了悠扬的江南田秧山歌《五月栽秧》。欣赏作品,一首是丰富多变、震撼人心的《川江船夫号子》,另一首则是用信天游曲调改编的、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管弦乐曲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结合演唱和欣赏,可以了解汉族民歌的类别、了解民族五声调式及管弦乐的知识,探索音乐作品中重复与对比的手法。歌曲演唱作者介绍《长江之歌》是20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
长江》主题音乐。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歌曲采用大调式、A+B+A′+尾声的结构。A段采用两个基本相同的乐句,旋律作明显地上、下行走向,节奏徐缓、舒展,恰似万里长江从容不迫地滚滚向前;B段气势磅礴,多次运用了五度和六
度的大跳,象征着长江的波澜壮阔;AB两段在节奏、旋律和情绪上形成明显对比。再现段又恢复了原来的风采。歌曲结尾处将出现三次的旋律进行变为,一个七度音程的旋律音对调,给听众新鲜感,歌词“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情感得到全面的抒发。歌曲范唱歌曲伴
奏简线谱转换作品介绍实践活动音乐常识作者介绍简线谱转换作品介绍作者介绍音乐常识实践活动歌曲范唱歌曲伴奏曲作者介绍歌曲演唱胡宏伟(1953-)歌曲演唱作曲家,山东青岛人。19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曾任中央歌剧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
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主要作品有:电视音乐《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独幕歌剧《彭德怀坐轿》,抒情喜歌剧《第一百个新娘》,音乐剧《结婚奏鸣曲》,四幕歌剧《马可·波罗》等。其中歌曲《长江之歌》广为流传。王世光(1941-)
词作者介绍歌曲学习12视唱歌谱,找出并唱准其中的大跳音程,体验它们在颂歌类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答案歌曲学习12在学唱《长江之歌》的基础上,分析其节拍、节奏、旋律和结构,在下表中正确答案前打“√”,并说说它们在歌曲表现中
的作用。要素与结构选择答案节拍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节奏密集宽疏疏密相间旋律跌宕起伏舒展平缓活泼跳跃结构A+BA+B+CA+B+AA+B+A'√答案答案答案答案√√√歌曲范唱民歌是由民间口头流传的唱词、韵文与民间曲调相结合而成的歌唱体裁;是由大众群体在多样社会生活中世世代代口头传唱并不断提炼而成的,
具有变异特点、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非专业音乐创作的歌曲类型。汉族民歌按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类。号子又称“劳动号子”,是产生于体力劳动、伴随体力劳动并与劳动节奏、劳动强度和劳动程序紧密配合的一种民歌体裁。号子有实用性和
表现性双重作用,它既有鼓舞、调节精神、组织和指挥劳动的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表现价值。歌曲演唱乐曲欣赏音乐要素(一)音乐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拍、节
奏、曲调、和声、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12长江之歌12音乐要素(二)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有强有弱
的相同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曲调:曲调也称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基本的进行方向有三种:“水平进行”“上行”和“下行”。曲调的常见进行方式有:“同音反复”“级进”和“跳进”。依音阶的相邻音进行称为级进,三度的跳进称小跳,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进
称大跳。曲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长江之歌123山歌产生于山野劳动和生活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直接抒发内心感情、展示精神面貌的民歌体裁。它是民歌中反映现实最快、最能体现劳动人民思想情感和精神
世界的一种体裁。山歌按歌唱方法和腔调音域宽广形态的不同,可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和矮腔山歌三类;按歌唱环境和功能场合不同,则可分为田秧山歌、放牧山歌和抒情山歌三类。田秧山歌主要唱于农田劳动时,具有劳动号子的某些特征,有些地方称为“秧号子”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信天游陕北民歌的一种,属于抒情山歌类。流行于陕西北部、宁夏东部和内蒙西部部分地区。信天游歌词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上句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这是信天游的显著特色。信天游的曲式多用上下句。上句经常分成两个短句,一扬一抑,下句则
一气呵成。下句常用重复或变化重复上句的手法,形成对比。其腔调有两种类型,一类即兴自由、音调高亢悠远、情感表达直畅爽快,如《兰花花》《脚夫调》《赶生灵》;还有一类腔调展示比较规整,音调比较婉转,情感表达比较细腻。山丹丹开花红艳艳12312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五声
调式音阶中不含半音关系,mi-sol、la-do之间构成小三度关系,因而色彩比较柔和,do-mi(即宫-角)之间构成调式中唯一的大三度,它是五声调式的重要标志,也是辨别五声调式的依据。以大二度和小三度所构成的“三音组”是五声调式旋律进行中的基础
音调。乐曲欣赏这是由八首不同的号子连缀而成的大型连套号子,音乐丰富多变:第一首是水势平缓时唱的《平水号子》,曲调舒展、悠扬、潇洒;第二、三两首还是《平水号子》,但旋律不同,节奏稍密;第四首《见滩号子》是即将面临险滩之前的报警信号,音乐坚定有力、充满信心,短促有
力的歌声,指挥和鼓舞着船工为闯滩作准备;第五、六两首《上滩号子》是节奏越来越紧迫的快板,领唱与和唱由密接交替发展为叠置的二声部合唱,唱词淡化,突出齐心协力的吆喝声和对船工的呼唤;第七首《拼命号子》,是过滩时面临生死考验的紧要关头,与激流的紧张搏斗,节
奏更急促紧张,气势更强烈,呐喊声和劳动节奏声浑然一体。第八首《下滩号子》,经过一场激烈的搏斗,船终于冲过险滩顺流而下,音乐又回到慢板,悠扬的旋律、舒缓的节奏表达了船工放松的情绪和胜利的愉悦。简线谱转换作品介绍实践活动乐曲欣赏音乐常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简线谱转换作品介绍实践活动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音乐常识乐曲欣赏乐曲欣赏☞认真聆听后分组讨论:《川江船夫号子》各段在力度、速度、节奏、旋律和情绪上有何变化?这些变化与川江的水情及船夫的劳动有何联系?教材选用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由屠冶九编曲的管
弦乐合奏。原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采用两首陕北“信天游”连缀而成,反映了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受到了陕北人民的热烈欢迎。管弦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由合唱版改编而来,情绪舒展、热烈,采用四四、二二
、二三和四二拍相互交替的变换拍子。调性为d商调式。原歌曲结构为单三部曲式,改编为管弦乐曲后,曲式每部分主题曲调主要通过配器的变化进行重复,形成变奏,因而曲式结构成为复三部曲式。由引子、第一部分、中间部分、再现部分和尾声组成。乐曲欣赏简线谱转换作品介绍
音乐常识乐曲欣赏川江船夫号子实践活动变奏一主题A主题B简线谱转换作品介绍实践活动川江船夫号子音乐常识乐曲欣赏变奏一主题A主题B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合唱独唱管弦乐长江之歌1.用连贯而有气势的声音背唱《长江之歌》。2.用竖笛演奏《长江之歌》。123唱唱练练音乐沙龙我的编
创4123唱唱练练音乐沙龙我的编创答案√√√4123唱唱练练音乐沙龙我的编创答案4宫调式羽调式七声商调式162123561·612356·2345612··123唱唱练练音乐沙龙我的编创答案4123答案领唱合唱请听这段音乐,说出
其演唱形式?123你认识下面这些乐器吗?说说它们的名字。答案123下面两段音乐中,哪一首的旋律为五声调式?请选择:答案√活动与创造学习建议本单元我们将学习演唱两首歌曲,一首是赞颂祖国母亲河的《长江之歌
》;一首是展现黄河船夫形象的《黄河船夫曲》。《长江之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赞颂了中国第一长河——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学唱时,同学们可针对节拍、节奏、旋律、结构和重复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演唱时,注意吸气要深,气息充沛,咬字结实,注意唱准大跳音程,才能表达出这首歌曲特
有的气势和情感。还可以采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效果会更好。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是一首劳动号子类的歌曲。建议同学们以自然的嗓音演唱,用歌声去还原黄河上行船的感觉,唱出激昂、豪放的特点,表现出劳动者的自信和果敢。感受与欣赏学习建议返回——
表现与实践学习建议返回活动与创造学习建议本单元欣赏两首乐曲,一首是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一首是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管弦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听赏《川江船夫号子》时,建议同学们关注一领众合的特点,体会音乐从松到紧、丰富多变的艺术特色。听赏管弦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时,同学们可先复习
了解管弦乐队的组成,再听全曲,体会各种不同的情绪,辨识几种民族特色乐器的音色,感受浓郁的地方色彩。表现与实践学习建议——感受与欣赏学习建议返回本部分主要设计了“唱唱练练”“音乐沙龙”“我的编创”“爱乐驿站”四项活动。“唱唱练练”活动中,请同学们用铿锵有力、具有弹性的声音尝试演唱俄罗斯民歌《伏尔加
船夫曲》中的一句。“音乐沙龙”活动设计“一领众和”的演唱,师生共同体验号子特点。“我的编创”活动,则要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尝试用do、re、mi、sol、la五个音,采用重复、对比的手法编创旋律,再试着唱一唱。“爱乐驿站”活动,要求同学们完成四项任务,同学们相互之间可展
开讨论、交流看法,协同完成。感受与欣赏学习建议表现与实践学习建议——活动与创造学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