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钟声嘀嗒》教学设计4-八年级下册音乐【苏少版】.docx,共(3)页,26.04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02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歌曲《钟声嘀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钟声嘀嗒》选自江苏少儿版八年级下学期音乐教材第六单元---交响时空,是根据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第一部分旋律填词而成,三拍子,弱起,多前附点和变化音,给人一
种典雅、明快的感觉,告诉人们钟声嘀嗒,催人奋进。教学目标:1、欣赏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了解什么是小步舞曲,感受其节拍、风格特点。2、学习歌曲《钟声嘀嗒》,唱准变化音和附点节奏,体验歌曲典雅、明快、轻巧的风格特点和催人奋进的情感。3
、尝试歌曲B段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音和谐,用舞蹈来表现歌曲。教学重难点:唱准歌曲中的变化音和附点节奏,体验歌曲典雅、明快、轻巧的风格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乐圣”贝多芬和他的音乐作品师:“同学们知道被众人称为“乐圣”的伟大音乐家是谁吗?”生:
贝多芬课件: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他创作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尊称他为“乐圣”。师:你熟悉他的哪些音乐作品呢?生:《致爱丽丝》《命运交响曲》…….师小结: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包括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五首大提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序曲,除此还涉及到各种重奏曲、变奏曲,歌剧、弥撒曲、小步舞曲等等。(设计意图:对伟大音乐家贝多芬和他的音乐作品有个初步了解)1、聆听《G大调小步舞曲》师钢琴弹
奏,生带着要求聆听提问:乐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有何风格特点?听完回答:(典雅、明快)2、什么是小步舞曲(课件)小步舞曲:原来是流行于法国农村中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后来逐渐进入宫廷,成为贵族舞曲。小步舞曲大多采用三拍子,中速,节奏平稳,风格典雅、明快、轻巧。(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和文字解释,学生
知道什么是小步舞曲,对这种体裁的音乐风格有初步了解)二、学习歌曲《钟声嘀嗒》1、聆听歌曲(师范唱)提问:这首歌和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有何关系?生:和《G大调小步舞曲》第一部分旋律一样师:这首歌是由词作者陆墙根据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第一部分旋律填词而成3、熟悉歌曲高声
部旋律,请学生边听边划拍,注意反复记号和弱起师用两个动作表现音乐(1、双手从下往上螺旋上升,2、三拍子指挥)3、听第二遍,学生划拍复习三拍子指挥图示、弱起,提醒学生第三拍进入歌曲4、乐段分析看谱面结合老师表现音乐形象的动作,找出乐句:a、a1、b、a2得
出曲式A(a+a1)+B(b+a2)单二部曲式结构5、用“噜”完整哼唱高声部旋律,找出难点生:前附点节奏和变化音课件:图示分析前附点(小附点)前长后短、前强后弱生跟随老师第一个动作来体验小附点图示分析结合钢琴聆听辨别#4和4两音的区别,#2、#16、跟
钢琴学唱A段,提醒弱起、解决附点和变化音7、学习B段,分析谱面,注意音区的提高,十六分音符的紧密、音准,跟琴唱谱8、跟伴奏完整唱高声部旋律9、填词演唱,思考歌词含义:钟声嘀嗒嘀嗒,告诉人们要珍惜时光努
力进取10、第二遍演唱,注意弱起、反复、附点节奏、变化音11、尝试B段低声部演唱,分析旋律往下的走向和高声部反向进行12、跟琴唱低声部曲谱13、跟伴奏填词歌唱14、二声部磨合,唱好音准、节奏、声音和谐15、B段二声部合唱(设计意图
:在教唱的过程中通过两遍聆听,学生边打拍边听对歌曲的节奏旋律较为熟悉,观看老师的两个动作更能感受两个音乐形象,很轻松地分析了歌曲结构,为后面演唱做好铺垫。)三、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三拍子基本舞步加两处手势动作变化,注意上身挺直,表现小步舞的优雅、轻巧。1
、师请六到八个学生上台,然后提供两个基本舞步,1、三拍进退,2、四个三拍顺时针方向转一圈,并请出一位同学和自己示范一次2、生跟随伴奏来跳舞,请底下同学伴唱,继续在后段分两个声部(因为这首歌旋律出自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在唱好歌的基础上来尝试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歌
曲更能使学生感受到舞曲的典雅、明快轻巧的风格特点)四、师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一首古典音乐——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和根据此曲填词的歌曲《钟声嘀嗒》,其轻快,典雅的音乐风格和寓意深刻的歌词督促我们抓紧时间,努力进取,在成长的道路
上跳着小步舞稳定、优雅的前进。好,今天的音乐课就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