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黄河船夫曲》教学设计3-八年级下册音乐【苏少版】.docx,共(3)页,21.15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01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教学设计【目标预设】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感受、体验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的音乐风格,逐步产生对民歌的喜爱之情。2、积极参与演唱、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民歌演唱的兴趣。二
、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仿、体验劳动号子。2、准确演唱歌曲,用自然豪放的歌声有韵味的表达音乐的情感。3、通过对比欣赏,了解民歌特点的形成因素三、知识与技能1、体验劳动号子。2、准确演唱《黄河船夫曲》并尝试表现陕西地区民歌特点与风格。3、了解装饰音和“重复”手法的运用。【教学重
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感受陕西音乐风格及特点,准确演唱《黄河船夫曲》。2、了解装饰音及音乐创作手法“重复”的运用。二、教学难点:力求准确并有韵味地演唱、表现歌曲。【设计思路】本课以挖掘号子的特点与陕西民歌的特点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通过感受、
品味、探究、体验来了解和掌握陕西民歌的特点,通过模仿和动情的方言演唱有韵味地表现作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民歌的魅力。《黄河船夫曲》是一首陕西民歌,旋律跳跃性较强。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整个课堂
我设计了从体验号子入手。通过分析号子到歌曲歌词到陕西方言到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再到对比欣赏船夫号子来感受音乐;从音乐要素、重复手法的运用来学唱歌曲;从倚音与下滑音运用的深入探究来品味旋律的韵味;从方言及师生的体验活动来提高合作意识、表现陕西民歌。力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民
歌、了解民歌、喜爱民歌,为今后的民歌学习打下基础。【教学过程】板块一、组织教学,搬钢琴导入:1、老师请几位同学帮老师抬钢琴。(师生一起抬)2、通过抬钢琴,让学生体验喊号子。(全班同学用“加油,嘿哟”四个字为抬钢琴的同学呐喊加油)3、教师带着
学生一起体验号子。(投影出示:什么叫号子?它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初步感受号子,为导入号子的定义做铺垫。引出号子的定义及特点。通过师生共同练习号子,让学生掌握号子的音乐特点】板块二、激情演唱,引入新课:1、教师范唱新歌《黄河船夫曲》让学生喊号子为老师呐
喊助威。2、导入新歌《黄河船夫曲》【设计意图:老师的激情演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歌《黄河船夫曲》】板块三、教学新歌,学唱歌曲(一)歌曲的演唱形式让学生用普通话读歌词,学生通过读歌词找出歌曲两段歌词的异同点。(学生:第一是问,第二是
答)1、不同点:第一段是问,第二段是答,这种演唱形式叫对答式或问答式。2、不同点:两段歌词字的变化。(“你”变成“我”,“几”变成“九”)3、教师小结:仅仅两个字的变动使歌词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完美境界【设计意图:通过读歌词导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问答式,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歌词
的独特之处——一首歌曲只有两个字的变化。】(二)品味陕北民歌韵味。1、播放用陕西方言读歌词的音频,感受陕西方言特点。2、通过感受陕西方言的特点,找出装饰音“前倚音”“下滑音”3、教师带唱加装饰音的开头和结尾两句,让学生体验歌曲中装饰音和陕西方言的特点同时体验民歌的“口传心授”。4、用陕西方
言跟着钢琴学唱这首歌曲,老师唱第一段的第一句的问,学生唱第二段第一句的答。注意:唱准下滑音、倚音。同时注意换气记号。5、让学生找出比较难的乐句,教师再次带唱难唱乐句。6、学生完整跟钢琴唱歌曲第一段。7、找出歌曲中重复的旋律。那为什么要
采用又这种简单而重复的旋律。(黄河上的船工劳动强度大,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船工们要不断的做着高强度划船动作,为了号子声与重复的划船动作紧密配合,他们的号子多采用的旋律。)【设计意图: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力求准确并有韵味的演唱。故通过陕北的语音语调与装饰音的联系来进行探讨,深
入体会陕北民歌旋律音调的形成及韵味。采用听唱法进行学唱,让学生从模仿到体验再到有韵味的演唱歌曲,体会陕西民歌的韵味之所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歌演唱的兴趣】(三)情感升华。1、这首歌曲的创作者是谁?(简介陕西农民李思命)2、这首歌曲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饱满、高亢、有力、自由的)3、老师指挥,学
生跟伴奏音乐用饱满、高亢、有力、自由的声音整体演唱歌曲。【设计意图:通过对创作者的了解、掌握陕西歌曲的情感、演唱特点。】板块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1、分四个组讨论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黄河船夫曲》。(师巡视指导)2、每条船的船老大到前面
把你们这条船的想法想法练习一下。3、四条船的劳动成果结合在一起完整的表现这首歌曲。【设计意图:先分组练习,为后面四个组的合作表现歌曲打下好的基础】板块五、听辩歌曲,总结提高1、总结《黄河船夫曲》的音乐形式要素。(投影:出示问题)2、欣赏另外一首长江上的船夫号子——《川江号子》
,(欣赏前教师先带唱视频中“一领众和”中的“和”的号子声,然后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加入视频中一起喊号子)3、比较《黄河船夫曲》和《川江号子》的音乐形式要素,为什么不同?(由于方言、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生产方式、历史文化差异等的原因,它们融入了当地的音乐文化,形成了
不同的音乐风格。)4、总结:民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通过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歌,让民歌的灿烂之花盛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