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音乐【苏少版】.docx,共(8)页,46.84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01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贝多芬与‘命运’》教学设计课例名称《贝多芬与‘命运’》课型欣赏课教材分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又名第五交响曲《命运》,完成于1808年,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体现英雄主义精神,具有强烈英雄性格的杰出代表作品。它歌颂了人民群众英勇斗争的英
雄群体。以‚通过斗争,走向胜利‛深刻、鲜明地体现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民的伟大理想。是一部有很深寓意的有很强感染力的作品,它完美的诠释了贝多芬的艺术风格。《第五‘命运’交响曲》结构层次分明,士气震撼人心,形象鲜明生动,以特定的动机,作为整部交响曲的‚核心‛动机。使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紧密
内在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分。整部作品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气势宏伟,音乐高亢,情绪高昂,是贝多芬一生中的巅峰之作。全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快板、c小调、四二拍、奏鸣曲式。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大多进入变声期,所以更多的是喜欢聆听,而不喜欢自己
演唱歌曲,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变化有关,。他们对于音乐文化大部分都是陌生的,只是平时自己听听歌曲或在文艺会、电视上听听音乐。所以,在音乐鉴赏课上,多让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内在魅力,让学生自己多讨论问题,讲出自己的理解,老
师再加以讲解,这样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
心,增强自我意志品质,完善自我人格魅力;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够熟悉乐曲结构和主题思想,熟记作品的两个主题,初步了解作曲家贝多芬的生平和奏鸣曲式。2.能力目标:通过完成对乐曲的情感体验,从力度、情绪、节奏等方面培养学
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赏、对比、模唱、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重难点分析重点1.对作品两个主题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认识作品的音乐形象。难点2.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对整首乐曲的情感体验并获得思想教育教学策略教法选择启发法、欣赏法、
讨论法、实践法学法引导欣赏法、歌唱法、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和相关音频)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话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一、导入1.聆听导入播放命运动机,问:作者及作品名称。1.认真聆听乐曲旋律,回答作曲家及作品。1.引出教学主题。二、新课教
学——复习交响曲1.复习交响曲特点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
曲(贝改);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2.复习奏鸣曲式特点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古典奏鸣曲的结构完全定型。J.海顿、W.A.莫扎特都采用了第一乐章为快板乐章和双主题的原则。结构为:1.全班同学思考并讨论回答问题。1
.复习交响曲的曲式结构,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同时,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3-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主部主题副部主题二、新课教学——主部主题教学(一)主部主题教学1.聆听‚命运动机‛提问:力度使怎么样的?生:强
有力2.再次聆听提问:你能不能用线段或图形的方式将这个动机的力度、长短在黑板上表示出来。请生上讲台画出自己的图形谱,并请他说出这样画的原因。3.师进行点评出示乐谱,总结图形谱和乐谱的相同关系。4.请生跟钢琴唱出命运动机并强调‚空拍‛和‚ff‛力度。5.出示命运在敲门
——贝多芬总结:由这个节奏和四个音组成的旋律叫‚命运动机‛1.思考力度强弱,尝试自己根据节奏、力度等各方面音乐要素画图形谱2.跟唱旋律,熟悉旋律。找到命运敲门时地粗暴感。3.了解记忆命运动机,通过1.通过生自己所画的图形谱
更容易记忆旋律。并直观地找出旋律特点2.通过跟唱旋律进一步熟悉命运动机。培养学生的感知力。3.通过师动作的引导,-4-6.讨论平时敲门和命运动机敲门的区别。用敲门动作引出完整的呈示部主题。7.完整听赏呈示部,请生回答或模唱命运
动机在呈示部中进行了什么变化?8.再次聆听,并给出‚命运动机‛模进谱例9.师小结敲门动作再次聆听歌曲,找出变化的命运动机。使生能自主听辨并通过模唱等方法掌握命运动机的变形。二、新课教学——副部主题教学1.聆听副部主题从音乐速度、情绪上进行对比。请生
画出图形谱。2.跟钢琴学唱熟悉副部主题,找到柔和优美的情绪。3.通过男女生音色的对比,找到与主部主题截然不同的副部主题柔美地的情绪对比。引出生贝多芬对于古典乐派的继承的思考。4.再次听赏副部主题。引出副部主题中命运动机的出现问:在副部主题里还能听到什么?5.钢琴慢弹,生再次思考讨论总
结:在温柔的副部主题下,还隐藏着命运动机的出现,这说明贝多芬在继承古典乐派两个主题互为对比的情况下,又进行二者融1.画出副部主题的图形谱并与主部主题进行对比。大胆演唱,找到副部主题柔和优美的音乐特点。2.仔细听赏
副部主题,通过思考讨论,找出副部主题中所出现的命运动机,尝试对贝多芬作品继承性和创新性1.通过图形谱的对比更加清晰对两个主题进行对比和记忆。2.通过师的引导能基本对贝多芬作品的继承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3.能学习贝多芬无-5-合的创新。使作品更具有整体性。6.生讨论:为
什么要将代表希望美好的副部主题和代表噩运的命运主题连在一起呢?7:师总结:我们的人生永远是伴随着美好和不幸的,但最终我们都能在对美好希望的指引下,克服一切困难和阻碍,追求到我们所希望的幸福。8.结束部聆听与选择
以副部主题结束以命运主题结束9.讨论为什么以命运主题结束?总结:胜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经过多次的斗争才能成就的。只有英勇无畏的勇者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进行评价。3.通过对作品的思考引出对贝多芬个人的评价和个人对人生的思考。-6-二、新课教学——展开部及再现部教学1.聆听展开部要求关
注:木管与弦乐的交替演奏关注力度的变化2.力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师以肢体动作提示学生)生:强弱交替3.再次听赏,思考作曲家用这种强弱对比想表现什么?4.出示《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谱例,说明贝多芬作品中强弱力度对比是他的一大特点,由此总结贝多芬作品中第二创新点——乐曲的戏剧性冲突。5
.总结再现部是呈示部的变化再现。6.完整聆听全曲要求:听到熟悉的旋律用动作来表示。听最终结束在哪个主题上?7.思考:命运对于贝多芬这种人最终不可抗拒吗?我们来听第四乐章贝多芬给出的答案。8.聆听:《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9.总结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继承和发展继承开创奏鸣曲式主题融合主题对比戏剧性四个乐
章动机贯穿1.认真思考力度变化所带给音乐作品的戏剧性。总结出戏剧性是贝多芬的第二大创新点。2.完整聆听全曲并仔细观察黑板上所出现的音乐提示。3.大胆对贝多芬音乐的继承和创新上进行总结。1.生完整听赏,形成个人的音乐记忆。并能再次对作品进行深度地剖析。2.让生大胆谈论贝多芬
音乐作品的继承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发言。-7-三、游戏拓展——帮助贝多芬寻找丢失的乐谱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熟悉贝多芬的其他作品四、总结1.播放贝多芬简介视频师总结:贝多芬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他历经磨难,却笑对人生。在灾难面前以无所畏惧地勇者态度给我们留
下了许多经典地绝响。这就是贝多芬,这就是他对命运的态度。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1.思考贝多芬对命运的态度,学习其勇敢无畏地精神。板书
设计贝多芬与‘命运’旋律一:旋律二: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1.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的方式让生主动积极思考,并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惯。1.激发学生对于贝多芬的崇敬之情,激发生勇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英雄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