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苏少版】.docx,共(6)页,28.43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01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走进交响》教学设计课型:音乐欣赏课年级:八年级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是对交响音乐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感。本节课欣赏两首中学生较容易理解的、著名的交响音乐作品,引领学生步入交响音乐殿堂,初步揭开交响音乐的神秘面纱。教材分析:交响音乐是最富艺术魅力
的音乐艺术之一,是运用器乐演奏的集体形式共同创造结构宏大、意韵深广、色彩丰富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艺术性。“乐圣”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变现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欧洲大革命时期人民渴望摆脱苦难,以斗争换取自由、争得光明的坚强意
志和决心,体现了“通过斗争,获取胜利”的伟大精神。以一个特定的动机,作为整部交响曲的“核心”动机。《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标题”作品,乐曲展示的是一个广袤荒漠中的生活画面。东方风格的曲调和俄罗斯曲调和谐地交织在一起,象征东方土著行商与俄罗斯军队在草原上相遇,他们在军队的保护下,从容安详地行
进在砂质草原上。教学目标:1.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两个主题。2.感受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片段。3.学会关注音乐作品的两大基本创作手法:重复和对比,感受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运用通感体验对交响乐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回顾和梳理。教学重点:熟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感受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片段。教学难点:对比聆听、视唱乐曲的主题,感受乐曲表现的思想情感,想象乐曲描绘的意境。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钢琴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卡拉扬指挥的《第五(命运)交响曲》视频片段,用两个形容词形容听后感受?对这个音乐熟悉吗?作者是
谁?这位指挥家是否认识?感受:激动的,期盼的,痛苦的,充满信心的,不安的,紧张的,茫然的。交响音乐: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队表现形式,他的乐曲数量非常的多,音域宽阔,表现,所以常给我们带来听觉和情感上的震撼感受。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一生是波折的,自28岁起
,贝多芬听力逐渐减退,至50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坚持指挥、作曲,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在欧洲音乐史上,他起到了“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介绍指挥家卡拉扬。西洋交响乐队可以分为四个乐器
组:木管,铜管,打击,弦乐。【设计意图】直接从交响音乐视频开始音乐课程,省略了传统的导入,通过音乐视频的欣赏,引出一系列交响音乐相关知识,让学生注意力很快集中到音乐课堂并能感受到交响音乐的震感。二、欣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1.欣赏第一
主题①分辨是哪个乐器组演奏的?师:我们一般都认为弦乐器优美抒情,其实它也能发出震撼有力的音响效果来。常有同学说:“老师我们听不懂交响乐。”其实你只要能抓住主题他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主题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种子,这颗种子会悄悄地生长发芽,但是这颗种子,一瞬即逝,我们怎样才能抓住他呢?②做一个三短一长的
声音游戏,拍手从慢到快,从弱到强。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正是由这个充满震撼力的三短一长的音响拉开了序幕,我们刚刚表现出来的就是三短一长的不断重复。③讲解ff、自由延长音记号。④学唱第一主题旋律。师: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被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称为“命运在敲门”。它像是一种严厉的警告,暗示着
悲剧性的命运降临在人们面前,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音乐是听觉艺术,贝多芬的耳聋对他是极大的打击,但是贝多芬认为一个人应该成为生活和命运的主人,扼住命运的喉咙,通过斗争,获得胜利。2.欣赏第二主题①听第五交
响曲《命运》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思考跟坚定有力的第一主题相比,第二主题的力度、节奏、线条、情绪有什么变化?第二主题跟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②学唱一下第二主题的旋律,(哼唱)注意声音的抒情柔和师:这两个主题在整个乐章中矛盾交织,相互碰撞,象征着法国大革命的理想与现实之
间的矛盾与斗争。其实重复和对比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还可以融合在一起构成更加丰富的内涵。3.完整欣赏①提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交响曲?师:交响曲是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音乐作品,结构宏伟、庞大,反映重大的题材,内容深刻而富有戏剧性。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1.快板;2.慢板;3
.小步舞曲或谐谑曲;4.快板或急板。其中至少有一个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②讲解奏鸣曲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那奏鸣曲式具体指什么呢?奏鸣曲式是乐曲结构形式之一,用于“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音乐作品中。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呈示部前往往有一慢速引子,再现部之后有结尾。呈示部由第一主题、连接部、第二主题与结尾部组成,两个主题往往有对比;展开部运用呈示部的材料作为主要素材,通过各种手法展开,形成高潮;再现部类似呈示部。师:现在我们知
道作曲家有两种常用的创作手法,重复和对比。其实,我们对于这样的艺术创作手法并不陌生,它在舞蹈,美术,建筑等姊妹艺术形式上都存在,它其实是艺术世界的通用法则。【设计意图】《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核心动机鲜明,通过三短一长的节奏游戏,学生能很
好的抓住这个动机,主动发现主题动机的重复和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走进交响。通过创作背景的介绍、主题旋律的学唱、曲式结构的分析,让学生对《命运交响曲》有深刻的印象。三、走进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1.了解两个主题听一听这段主题旋律会把我们带向什么样的地方?是拥挤而又繁华的城市,还是波
涛汹涌的大海,还是广袤无垠的草原?师:这就是鲍罗丁所创作的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这首交响音画,正是根据一幅同名绘画作品而进行创作的。这位作曲家很特别,他又被称为星期日作曲家。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他其实是为一位化学家,只有在周末才有时间进行音乐创作,
我们来看鲍罗丁本人对作品的描述,给大家15秒钟时间浏览一下。“在单调的黄沙滚滚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俄罗斯歌曲的曲调,以及抑郁的东方歌调,俄罗斯宁静的歌曲和东方的安详曲调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最后消失在草原上”。画
面上有两个主要的形象,是哪两个?商队和俄罗斯军队。1.感受俄罗斯军队主题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表现俄罗斯军队的形象的呢?你们可以用动作告诉我。给大家两个选择,第一个动作打圈,第二个动作连绵的浪线。请你们在音乐声中表现出来告诉我准备好了吗?师:我从你们的动作当中感受到了坚定和有力,现在你们可
以用声音表现出来,我们来看乐谱,把它唱出来,我们看到作曲家在乐谱上标注了很多保持音记号,这几个音要唱出饱满的感觉。下面,请同学们用BANG的声音跟着音乐哼唱一下。很好,我从你们的声音中听到了一种坚定和有毅力,让我们感受到草原的广袤无垠,又能让我们感受到军队的威武有力。2.感受东方商队主题我
们一起细细体会一下,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传来了这样的一段旋律,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手随着音乐绘画出什么样的音乐线条?(课件21主题2)是怎样的音乐线条?连绵平和。这个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音乐感受呢?你仿佛看到了商人是什么样的心情
?谁来说一说?生:孤独的寂寞的师:对,他们日复一日的行进在这样荒凉的草原上,心里觉得非常的孤单。师:作曲家就是这样用忧郁苍凉的英国管的音色以及柔和的音乐线条,在我们面前勾勒出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东方商队的形象,当商队和军队结伴同行的时候,作曲家大胆尝试将
两个音乐主题叠加,我们也来尝试一下,一半唱军队主题,一半唱东方商队主题。【设计意图】从总-分-总的欣赏,到两个主题的学唱,以及学生听音乐后的画面感知等角度让学生多角度的欣赏到这首交响音乐的美,激发学生欣赏交响音乐的兴趣。四、综合测评1.用自己的语言
来说一说,什么是叫交响音画?交响音画,是一种单乐章管弦乐曲,具有描写或叙事性、抒情性或戏剧性的标题音乐。常取材于文学,诗歌,戏剧,绘画,历史事件等。2.再来考考大家,我们今天欣赏的两首曲子中的四个主题老师播放给大家请你们
说出这两个主题来自于哪个交响曲?A《命运》第一乐章第一主题B《在中亚西亚草原上》第一主题:俄罗斯军队C《命运》第一乐章第二主题D《在中亚西亚草原上》第二主题:东方商队【设计意图】用自己的话总结什么是交响音画与老师说出
答案相比,学生自己总结能够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通过四个主题旋律辨别,巩固学生对这两首交响音乐的印象。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两个经典的交响音乐作品,了解了两位作曲家的创作手法,分别是重复和对比,当我们了解并掌握这些,我们离交响乐就大大
的进了一步。音乐是听觉艺术,需要我们反复的聆听和感受,还记得星期天作曲家鲍罗丁吗?他就告诉我们,如果你愿意并参与,你不仅能够欣赏交响曲,还有可能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