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目标要求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2.了解原子核的组成及核力的性质,了解半衰期及其统计意义.3.认识原子核的结合能,了解核裂变及核聚变,能根据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考点一原子结构基础回扣1.电子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2.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1.(原子的核式结构)(2019·山东临沂市模拟)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原子中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答案A考点二玻尔理论和能级跃迁基础回扣1.玻尔理论(1)定态假设:电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电子绕核的转动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产生电磁辐射.(2)跃迁假设: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其能量记为Em)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能量记为En,m>n)时,会放出能量为hν的光子,这个光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m-En.(h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3)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2.氢原子的能量和能级跃迁(1)能级和半径公式:①能级公式:En=1n2E1(n=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13.6eV.②半径公式:rn=n2r1(n=1,2,3„),其中r1为基态轨道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数值为r1=0.53×10-10m.(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1所示.图1技巧点拨1.两类能级跃迁(1)自发跃迁:高能级→低能级,释放能量,发射光子.光子的频率ν=ΔEh=E高-E低h.(2)受激跃迁:低能级→高能级,吸收能量.吸收光子的能量必须恰好等于能级差hν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5 页
- 大小: 497.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一、基本原理与操作原理装置图操作要领(1)平衡:须平衡摩擦力(2)做功:橡皮筋做的功是变力功,不能具体求解,须用倍增法改变功的大小(3)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每次小车须由同一位置由静止弹出二、数据处理1.利用纸带确定小车的末速度(1)橡皮筋恢复原长时小车已匀速,故应利用纸带上间距相等的部分计算小车速度。(2)利用v=xt计算小车的速度,为减小测量误差,所选的范围应尽量长些。2.绘图象分别用各次实验的v和W绘出W-v,W-v2,W-v3等关系图象,直到作出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注意事项(1)选点测速:测小车速度时,纸带上的点应选均匀部分的,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状态的点。(2)橡皮筋的选择:橡皮筋规格相同。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误差分析(1)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W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2)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3)利用打上点的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来误差。热点一教材原型实验命题角度实验原理与基本操作【例1】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1中小车是在1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图1(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__________(填测量工具)和__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图2中纸带的________部分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0 页
- 大小: 251.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第十三章近代物理第1讲光电效应及波粒二象性1.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2.知道什么是光电效应,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会利用光电效应方程计算逸出功、截止频率、最大初动能等物理量.3.知道波粒二象性,知道物质波的概念.【目标要求】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考点二光电效应考点三波粒二象性及物质波课时精练考点一黑体辐射能量子考点一黑体辐射能量子01基础回扣1.热辐射(1)定义: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有关,所以叫热辐射.(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电磁波温度温度图1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1)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有关外,还与材料的及表面状况有关.(2)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的方向移动,如图1.温度种类温度增加短3.能量子(1)定义:普朗克认为,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以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2)能量子大小:ε=,其中ν是带电微粒吸收或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被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10-34J·s(一般取h=6.63×10-34J·s).(3)发光功率与单个光子能量的关系:发光功率P=n·ε,其中n为单位时间发出的光子数目,ε为单个光子的能量.hν跟进训练1.(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多选)(2019·江苏南京市高二检测)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2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在同一温度下,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辐射强度越大B.在同一温度下,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波长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而是处在最大与最小波长之间C.温度越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就越大D.温度越高,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12图2√√2.(能量量子化的计算)人眼对绿光最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觉察,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光速为3.0×108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A.2.3×10-18WB.3.8×10-19WC.7.0×10-10WD.1.2×10-18W12√选项A正确,B、C、D错误.考点二光电效应02基础回扣1.光电效应及其规律(1)光电效应现象照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64 页
- 大小: 1.820 MB
- 时间: 2022-12-02
-
专题强化二十六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应用目标要求1.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会应用解题.2.掌握“玻璃管液封模型”和“汽缸活塞类模型”的处理方法.3.会处理“变质量气体模型”问题.题型一玻璃管液封模型1.气体实验定律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p1V1T1=p2V2T2当T一定时,p1V1=p2V2当p一定时,V1T1=V2T2当V一定时,p1T1=p2T22.玻璃管液封模型求液柱封闭的气体压强时,一般以液柱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列平衡方程,要注意:(1)液体因重力产生的压强为p=ρgh(其中h为液体的竖直高度);(2)不要漏掉大气压强,同时又要尽可能平衡掉某些大气的压力;(3)有时可直接应用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内静止的液体,同种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处压强相等;(4)当液体为水银时,可灵活应用压强单位“cmHg”等,使计算过程简捷.单独气体例1(2019·全国卷Ⅲ·33(2))如图1,一粗细均匀的细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有一段高度为2.0cm的水银柱,水银柱下密封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2.0cm.若将细管倒置,水银柱下表面恰好位于管口处,且无水银滴落,管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已知大气压强为76cmHg,环境温度为296K.图1(1)求细管的长度;(2)若在倒置前,缓慢加热管内被密封的气体,直到水银柱的上表面恰好与管口平齐为止,求此时密封气体的温度.答案(1)41cm(2)312K解析(1)设细管的长度为L,横截面的面积为S,水银柱高度为h;初始时,设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h1,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细管倒置时,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有pV=p1V1①由力的平衡条件有p=p0+ρgh②p1=p0-ρgh③式中,ρ、g分别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p0为大气压强.由题意有V=S(L-h1-h)④V1=S(L-h)⑤由①②③④⑤式和题给条件得L=41cm⑥(2)设气体被加热前后的温度分别为T0和T,由盖-吕萨克定律有VT0=V1T⑦由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数据得T=312K.关联气体例2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水银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2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到管内两边水银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空气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3 页
- 大小: 180.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基本原理与操作原理装置图操作要领(1)安装: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纸带沿竖直方向拉直(2)重物:选密度大、质量大的金属块,且靠近计时器处释放(3)打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4)速度:应用vn=hn+1-hn-12T,不能用vn=2ghn或vn=gt计算二、数据处理1.方案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点计算:验证ghn=12v2n2.方案二:任取较远两点A、B:验证ghAB=12v2B-12v2A3.方案三:图象法,描绘出12v2-h图线误差分析(1)减小测量误差:一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O点量起,一次将各打点对应下落高度测量完,二是多测几次取平均值。(2)误差来源:由于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ΔEk=12mv2n必定稍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mghn,改进办法是调整器材的安装,尽可能地减小阻力。热点一教材原型实验命题角度实验原理与操作【例1】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电源的频率为50Hz,依次打出的点为0、1、2、3、4„n。则:图1(1)如用第2点到第6点之间的纸带来验证,必须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计算出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实验步骤操作合理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A.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B.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C.取下纸带,更换新纸带(或将纸带翻个面)重新做实验D.将重物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E.选择打点清晰和1、2两点距离接近2mm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1、h2、h3„hn,计算出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vnF.分别算出12mv2n和mghn,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看是否相等解析(1)要验证从第2点到第6点之间的纸带对应重物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应测出第2点到第6点的距离h26,要计算第2点和第6点的速度v2和v6,必须测出第1点到第3点之间的距离h13和第5点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9 页
- 大小: 215.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第十三章近代物理第2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目标要求】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2.了解原子核的组成及核力的性质,了解半衰期及其统计意义.3.认识原子核的结合能,了解核裂变及核聚变,能根据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考点三原子核的衰变及半衰期考点四核反应及核反应类型考点五质量亏损及核能的计算课时精练考点二玻尔理论和能级跃迁考点一原子结构01考点一原子结构基础回扣1.电子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子.2.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_____和几乎全部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汤姆孙卢瑟福原来正电荷质量跟进训练1.(原子的核式结构)(2019·山东临沂市模拟)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原子中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02考点二玻尔理论和能级跃迁1.玻尔理论(1)定态假设:电子只能处于一系列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电子绕核的转动是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产生电磁辐射.(2)跃迁假设: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其能量记为Em)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能量记为En,m>n)时,会放出能量为hν的光子,这个光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ν=.(h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3)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基础回扣不连续稳定Em-En不连续的不连续的2.氢原子的能量和能级跃迁(1)能级和半径公式:①能级公式:En=E1(n=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eV.②半径公式:rn=n2r1(n=1,2,3„),其中r1为基态轨道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数值为r1=0.53×10-10m.(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1所示.-13.6图11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0 页
- 大小: 1.704 MB
- 时间: 2022-12-02
-
实验十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目标要求1.知道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原理.2.掌握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方法.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实验采用使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的方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当把一滴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时,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其中的酒精溶于水,并很快挥发,在水面上形成如图1甲所示形状的一层纯油酸薄膜.如果算出一定体积的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即可算出油酸分子的大小.用V表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用S表示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用d表示油酸分子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d=VS.图12.实验器材盛水浅盘、注射器(或滴管)、容量瓶、坐标纸、玻璃板、爽身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3.实验过程(1)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取纯油酸1mL,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内注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500mL刻度线为止.(2)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并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Vn时的滴数n,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0.(3)向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并将爽身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4)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5)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将油酸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6)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求面积时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7)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配制比例,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并代入公式d=VS,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d.(8)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多测几次油酸薄膜的厚度,并求平均值,即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考点突破例1(2019·全国卷Ⅲ·33(1))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首先需将纯油酸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为了测量出一滴已知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可以_______________.为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答案使油酸在浅盘的水面上容易形成一块单分子层油膜把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测出1mL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得到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单分子层油膜的面积解析实验前将油酸稀释,目的是使油酸在浅盘的水面上容易形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593.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导航]考点内容要求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201620172018命题分析功和功率Ⅱ卷Ⅰ·T25: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卷Ⅱ·T16:机械能守恒定律T21:功、功率T25: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卷Ⅲ·T20:动能定理T24:机械能守恒定律卷Ⅰ·T24:机械能、功能关系卷Ⅱ·T14:弹力和功T17:机械能守恒定律T24:动能定理卷Ⅲ·T16:重力势能、重力做功卷Ⅰ·T18: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卷Ⅱ·T14:动能定理卷Ⅲ·T19:牛顿第二定律、功率、动能定理T25:动能定理、圆周运动、动量1.从题型上看,选择题、计算题均有。2.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并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结合起来命题。动能和动能定理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Ⅱ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第1讲功和功率知识排查功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要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3.公式:W=Flcos__α。如图1所示。图1(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为力的作用点的位移。(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4.功的正负(1)当0°≤α<90°时,W>0,力对物体做正功。(2)当90°<α≤180°时,W<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3)当α=90°时,W=0,力对物体不做功。功率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3.公式(1)P=Wt,P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2)P=Fvcos__α(α为F与v的夹角)①v为平均速度,则P为平均功率。②v为瞬时速度,则P为瞬时功率。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发生了位移,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2)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3)作用力做正功时,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4)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5)据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答案(1)×(2)√(3)×(4)×(5)√2.(2018·北京昌平区统考)如图2所示,质量为60kg的某同学在做引体向上运动,从双臂伸直到肩部与单杠同高度算1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0 页
- 大小: 398.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第十四章热学专题强化二十六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应用【目标要求】1.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会应用解题.2.掌握“玻璃管液封模型”和“汽缸活塞类模型”的处理方法.3.会处理“变质量气体模型”问题.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题型一玻璃管液封模型题型二汽缸活塞类模型题型三变质量气体模型课时精练题型一玻璃管液封模型011.气体实验定律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玻璃管液封模型求液柱封闭的气体压强时,一般以液柱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列平衡方程,要注意:(1)液体因重力产生的压强为p=ρgh(其中h为液体的竖直高度);(2)不要漏掉大气压强,同时又要尽可能平衡掉某些大气的压力;(3)有时可直接应用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内静止的液体,同种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处压强相等;(4)当液体为水银时,可灵活应用压强单位“cmHg”等,使计算过程简捷.考向1单独气体例1(2019·全国卷Ⅲ·33(2))如图1,一粗细均匀的细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有一段高度为2.0cm的水银柱,水银柱下密封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2.0cm.若将细管倒置,水银柱下表面恰好位于管口处,且无水银滴落,管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已知大气压强为76cmHg,环境温度为296K.(1)求细管的长度;图1答案41cm解析设细管的长度为L,横截面的面积为S,水银柱高度为h;初始时,设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h1,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细管倒置时,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有pV=p1V1①由力的平衡条件有p=p0+ρgh②式中,ρ、g分别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p0为大气压强.由题意有V=S(L-h1-h)④V1=S(L-h)⑤由①②③④⑤式和题给条件得L=41cm⑥(2)若在倒置前,缓慢加热管内被密封的气体,直到水银柱的上表面恰好与管口平齐为止,求此时密封气体的温度.答案312K解析设气体被加热前后的温度分别为T0和T,由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数据得T=312K.考向2关联气体例2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水银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2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到管内两边水银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空气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61 页
- 大小: 1.414 MB
- 时间: 2022-12-02
-
第2讲动能定理及应用知识排查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公式:Ek=12mv2。3.单位:焦耳,1J=1N·m=1kg·m2/s2。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5.状态量:动能是状态量,因为v是瞬时速度。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12mv22-12mv21或W=Ek2-Ek1。3.物理意义: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间断作用。5.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的典型问题大致分为两种(1)单一物体的单一过程或者某一过程;(2)单一物体的多个过程。动能定理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比动力学研究方法要简便。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2)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3)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5)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答案(1)√(2)√(3)×(4)×(5)×2.(2018·全国卷Ⅱ,14)如图1,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图1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解析由动能定理WF-Wf=Ek-0,可知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拉力所做的功,A正确。答案A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1.对“外力”的两点理解(1)“外力”指的是合外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2)“外力”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2.公式W合=ΔEk中“=”体现的三个关系【例1】(多选)如图2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图2A.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B.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D.外力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7 页
- 大小: 403.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目标要求1.掌握分子模型的构建与分子直径的估算方法,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了解扩散现象并能解释布朗运动.3.知道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4.了解物体内能的决定因素.考点一微观量的估算基础回扣1.分子的大小(1)分子的直径(视为球模型):数量级为10-10m;(2)分子的质量:数量级为10-26kg.2.阿伏加德罗常数(1)1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通常可取NA=6.02×1023mol-1;(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物理量的桥梁.技巧点拨1.微观量与宏观量(1)微观量:分子质量m0、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等.(2)宏观量: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ρ、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ol等.2.分子的两种模型(1)球模型:V0=16πd3,得直径d=36V0π(常用于固体和液体).(2)立方体模型:V0=d3,得边长d=3V0(常用于气体).3.几个重要关系(1)一个分子的质量:m0=MNA.(2)一个分子的体积:V0=VmolNA(注意:对于气体,V0表示一个气体分子占有的空间).(3)1mol物体的体积:Vmol=Mρ.例1(多选)(2020·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模拟)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为ρ(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kg铜所含的原子数为NAB.1m3铜所含的原子数为MNAρC.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MNA(kg)D.1个铜原子的体积为MρNA(m3)E.铜原子的直径为36MπρNA(m)答案CDE解析1kg铜所含的原子数为N=1M·NA,故A错误;1m3铜所含的原子数为N=nNA=ρNAM,故B错误;1个铜原子的质量m=MNA(kg),故C正确;1个铜原子的体积为V=MρNA(m3),体积为V=43π·(d2)3,联立解得d=36MπρNA(m),故D、E正确.例2(多选)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密度,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0、V0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有()A.NA=ρVm0B.ρ=μNAV0C.ρ<μNAV0D.m0=μNA答案ACD解析由于μ=ρV,则NA=μm0=ρVm0,变形得m0=μNA,故A、D正确;由于水蒸气中水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3 页
- 大小: 2.269 MB
- 时间: 2022-12-02
-
第十四章热学实验十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知道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原理.2.掌握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方法.【目标要求】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考点突破技能储备技能储备011.实验原理实验采用使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的方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当把一滴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时,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其中的酒精溶于水,并很快挥发,在水面上形成如图1甲所示形状的一层纯油酸薄膜.如果算出一定体积的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的面积,图1单分子即可算出油酸分子的大小.用V表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用S表示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用d表示油酸分子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d=.2.实验器材盛水浅盘、注射器(或滴管)、容量瓶、坐标纸、玻璃板、爽身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3.实验过程(1)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取纯油酸1mL,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内注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500mL刻度线为止.(2)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并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Vn时的滴数n,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0.(3)向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并将爽身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4)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5)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将油酸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6)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求面积时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7)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配制比例,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并代入公式d=,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d.(8)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多测几次油酸薄膜的厚度,并求平均值,即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考点突破02例1(2019·全国卷Ⅲ·33(1))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首先需将纯油酸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为了测量出一滴已知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1 页
- 大小: 1016.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第2讲固体、液体和气体目标要求1.了解固体的微观结构,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2.了解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知道它们的产生原因.3.掌握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及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4.能用气体实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分析气体图象问题.考点一固体和液体性质的理解基础回扣1.固体(1)分类: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又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2)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分类比较晶体非晶体单晶体多晶体外形有规则的形状无确定的几何形状无确定的几何外形熔点确定确定不确定物理性质各向异性各向同性各向同性典型物质石英、云母、明矾、食盐各种金属玻璃、橡胶、蜂蜡、松香、沥青转化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液体(1)液体的表面张力①作用效果: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表面积最小.②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③形成原因:表面层中分子间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3.液晶(1)液晶的物理性质①具有液体的流动性.②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2)液晶的微观结构从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1.(固体)(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质不可能呈现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E.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答案CDE解析同一物质改变条件可以呈现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故A错误,E正确;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石墨,故C正确;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故D正确.2.(晶体、非晶体)(2020·河北秦皇岛一中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同性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D.天然存在的液晶并不多,多数液晶是人工合成的答案D解析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A错误;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错误;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8 页
- 大小: 454.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第3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知识排查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1.重力做功的特点(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2)重力做功不引起物体机械能的变化。2.重力势能(1)表达式:Ep=mgh。(2)重力势能的特点①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②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1)定性关系: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就减小;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就增大。(2)定量关系: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即WG=-(Ep2-Ep1)=-ΔEp。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2.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即W=-ΔEp。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其中势能包括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2.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表达式:mgh1+12mv21=mgh2+12mv22。3.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被举到高处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不为零。()(2)物体在速度增大时,其机械能可能在减小。()(3)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4)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机械能一定要变化。()(5)物体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答案(1)×(2)√(3)×(4)×(5)√2.将质量为100kg的物体从地面提升到10m高处,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g=10m/s2)()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1.0×104JB.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1.0×104JC.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1.0×104JD.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1.0×104J解析WG=-mgh=-1.0×104J,ΔEp=-WG=1.0×104J,选项C正确。答案C3.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沿斜上方以速度v0抛出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0,当它将要落到离地面高度为h的平台上时(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参考平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1A.它的总机械能大于12mv20B.它的总机械能为mgh0C.它的动能为mg(h0-h)D.它的动能为12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8 页
- 大小: 351.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第十四章热学【目标要求】1.掌握分子模型的构建与分子直径的估算方法,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了解扩散现象并能解释布朗运动.3.知道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4.了解物体内能的决定因素.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考点一微观量的估算考点二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考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内能课时精练考点一微观量的估算011.分子的大小(1)分子的直径(视为球模型):数量级为m;(2)分子的质量:数量级为10-26kg.2.阿伏加德罗常数(1)1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通常可取NA=mol-1;(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物理量的桥梁.基础回扣10-106.02×10231.微观量与宏观量(1)微观量:分子质量m0、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等.(2)宏观量: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ρ、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ol等.2.分子的两种模型技巧点拨例1(多选)(2020·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模拟)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为ρ(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例2(多选)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密度,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0、V0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有由于水蒸气中水分子之间有空隙,所以NAV0<V,则水蒸气的密度为ρ=,故B错误,C正确.√√√1.(固体分子的估算)(多选)(2020·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期中)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冰分子看成一个球体,不计冰分子间的空隙,由冰的密度ρ=0.9×103kg/m3可估算出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B.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某油轮载有密度为ρ=0.9×103kg/m3的原油在海面上航行,由于故障使部分原油泄漏,若共泄漏出原油9000kg,这次泄漏事故造成的最大污染面积可达到1011m2D.由某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可估算出该气体分子的直径跟进训练√√12将冰分子的摩尔质量M=18×10-3kg/moL,NA=6.0×1023mol-1和ρ=0.9×103kg/m3代入上式,可得d≈4×10-10m,故A正确;布朗运动是悬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59 页
- 大小: 1.349 MB
- 时间: 2022-12-02
-
第3讲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目标要求1.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相关问题.2.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知道热现象的方向性.3.知道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考点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基础回扣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2)热传递.2.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变化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2)表达式:ΔU=Q+W.(3)表达式中的正、负号法则:物理量WQΔU+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3.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条件性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某一种形式的能是否守恒是有条件的.(3)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技巧点拨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1)内能的变化都要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综合分析.(2)做功情况看气体的体积: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为负;体积缩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为正.(3)与外界绝热,则不发生热传递,此时Q=0.(4)如果研究对象是理想气体,因理想气体忽略分子势能,所以当它的内能变化时,主要体现在分子动能的变化上,从宏观上看就是温度发生了变化.2.三种特殊情况(1)若过程是绝热的,则Q=0,W=ΔU,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2)若过程中不做功,即W=0,则Q=ΔU,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3)若过程的初、末状态物体的内能不变,即ΔU=0,则W+Q=0或W=-Q,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放出的热量.例1(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卷)如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封闭绝热汽缸,被一锁定的绝热活塞分为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已知a部分气体为1mol氧气,b部分气体为2mol氧气,两部分气体温度相等,均可视为理想气体.解除锁定,活塞滑动一段距离后,两部分气体各自再次达到平衡态时,它们的体积分别为Va、Vb,温度分别为Ta、T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Va>Vb,Ta>TbB.Va>Vb,Ta<TbC.Va<Vb,Ta<TbD.Va<Vb,Ta>Tb答案D解析解除锁定前,两部分气体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由于b部分压强大,故解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7 页
- 大小: 320.500 KB
- 时间: 2022-12-02
-
专题突破天体运动中的“三大难点”突破一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及赤道上物体的运行问题如图1所示,a为近地卫星,半径为r1;b为地球同步卫星,半径为r2;c为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半径为r3。图1近地卫星(r1、ω1、v1、a1)同步卫星(r2、ω2、v2、a2)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r3、ω3、v3、a3)向心力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轨道半径r2>r3=r1角速度由GMmr2=mω2r得ω=GMr3,故ω1>ω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故ω2=ω3ω1>ω2=ω3线速度由GMmr2=mv2r得v=GMr,故v1>v2由v=rω得v2>v3v1>v2>v3向心加速度由GMmr2=ma得a=GMr2,故a1>a2由a=ω2r得a2>a3a1>a2>a3【例1】(2018·青海西宁三校联考)如图2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约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b卫星转动线速度大于7.9km/sB.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C.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为Tc>Tb>TaD.在b、c中,b的速度大解析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GMmR2=mv2R,解得v=GMR,代入数据得v=7.9km/s,故A错误;地球赤道上的物体与同步卫星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所以ωa=ωc,根据a=rω2知,c的向心加速度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根据a=GMr2得b的向心加速度大于c的向心加速度,即ab>ac>aa,故B错误;卫星c为同步卫星,所以Ta=Tc,根据T=2πr3GM得c的周期大于b的周期,即Ta=Tc>Tb,故C错误;在b、c中,根据v=GMr,可知b的速度比c的速度大,故D正确。答案D1.2018年7月10日4时5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三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可靠服务。通过百度查询知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运转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有夹角的轨道卫星,它的运转周期也是24小时,如图3所示,关于该北斗导航卫星说法正确的是()图3A.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23 页
- 大小: 346.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第2讲固体、液体和气体第十四章热学1.了解固体的微观结构,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2.了解表面张力现象和毛细现象,知道它们的产生原因.3.掌握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及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4.能用气体实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分析气体图象问题.【目标要求】考点一固体和液体性质的理解考点二气体压强的计算考点三气体实验定律及应用考点四气体状态变化的图象课时精练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考点一固体和液体性质的理解011.固体(1)分类:固体分为和两类.晶体又分为和.(2)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基础回扣晶体非晶体单晶体多晶体分类比较晶体非晶体单晶体多晶体外形有规则的无确定的几何无确定的几何确定物理性质各向异性_________各向同性典型物质石英、云母、明矾、食盐各种金属玻璃、橡胶、蜂蜡、松香、沥青转化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____转化各向同性2.液体(1)液体的表面张力①作用效果: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的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表面积最小.②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③形成原因:表面层中分子间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收缩垂直3.液晶(1)液晶的物理性质①具有液体的.②具有晶体的.(2)液晶的微观结构从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流动性光学各向异性1.(固体)(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质不可能呈现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E.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跟进训练1234√√解析同一物质改变条件可以呈现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故A错误,E正确;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石墨,故C正确;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故D正确.12342.(晶体、非晶体)(2020·河北秦皇岛一中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同性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D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9 页
- 大小: 2.057 MB
- 时间: 2022-12-02
-
实验十三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目标要求1.知道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2.掌握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当摆角很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其运动周期为T=2πlg,由此得到g=4π2lT2,因此,只要测出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2.实验器材单摆,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停表.3.实验过程(1)让细线的一端穿过金属小球的小孔,做成单摆.(2)把细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如图1所示.图1(3)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度l′,用游标卡尺测出金属小球的直径,即得出金属小球半径r,计算出摆长l=l′+r.(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处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不超过5°),然后放开金属小球,让金属小球摆动,待摆动平稳后测出单摆完成30~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计算出单摆的振动周期T.(5)根据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6)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4.数据处理(1)公式法:利用T=tN求出周期,算出三次测得的周期的平均值,然后利用公式g=4π2lT2求重力加速度.(2)图象法:根据测出的一系列摆长l对应的周期T,作l-T2的图象,由单摆周期公式得l=g4π2T2,图象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图2所示,求出图线的斜率k,即可利用g=4π2k求重力加速度.图25.注意事项(1)悬线顶端不能晃动,需用夹子夹住,保证悬点固定.(2)单摆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振动,且摆角小于5°.(3)选择在摆球摆到平衡位置处时开始计时,并数准全振动的次数.(4)小球自然下垂时,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然后算出摆球的半径r,则摆长l=l′+r.(5)一般选用一米左右的细线.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例1(2019·山东济南市调研)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图3(1)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2)实验时除用到停表、刻度尺外,还应该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长约1m的细线B.长约1m的橡皮绳C.直径约1cm的均匀铁球D.直径约10cm的均匀木球(3)选择好器材,将符合实验要求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596.000 KB
- 时间: 2022-12-02
-
[高考导航]考点内容要求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201620172018命题分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Ⅱ卷Ⅰ·T17:同步卫星卷Ⅱ·T16: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T25: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卷Ⅲ·T14:行星运动规律、物理学史T24: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卷Ⅰ·T15:平抛运动的规律卷Ⅱ·T17:平抛运动、圆周运动T19:开普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卷Ⅲ·T14:天体的运动卷Ⅰ·T20:双星模型卷Ⅰ·T16:天体密度的估算卷Ⅲ·T15:卫星运动参量的计算卷Ⅲ·T17:斜面上的平抛运动1.对本章知识的考查选择题居多,计算题较少。常考知识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2.本章知识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电磁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抛体运动Ⅱ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Ⅰ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Ⅱ离心现象Ⅰ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Ⅱ环绕速度Ⅱ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Ⅰ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Ⅰ第1讲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排查曲线运动1.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如图1所示的曲线运动,vA、vC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vB、vD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图12.运动的性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3.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基本概念(1)运动的合成: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2)运动的分解: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2.分解原则: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分解,也可采用正交分解。3.遵循的规律: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变力作用。()(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3)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但不可能与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4)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可能等于0。()答案(1)×(2)√(3)√(4)×(5)√2.[人教版必修2·P4“演示实验”改编]如图2所示,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匀速上浮。在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以速度v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红蜡块由管口上升到顶端,所需时间为t,相对地面通过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17 页
- 大小: 450.000 KB
- 时间: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