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人类发展与生态危机【教学分析】这节课是第2课的延续和拓展,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査了解人类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科学思维]认识到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非常重要。[探究实践]通过调査了解人类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态度责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关于人类过度开采资源造成生态破坏和人类发展引起生物物种灭绝加速的资料。[活动场地]教室或网络教室。【教学过程】(1)猜想假设。师:科技产品的不当使用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生态危机。大家知道什么是生态危机吗?生:生态危机就是由于某些生物的灭绝造成生态失衡。师:看来你们以往的科学课都学得不错!那么人类的发展有没有影响生态平衡呢?人类还有哪些活动可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呢?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猜想。生1:工厂里乱排废水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影响其他生物生存。生2:我知道人类的乱砍滥伐导致很多野生动物失去了原本属于它们的生存空间。生3:农药的使用也误杀了很多种小动物。生4:我还听说大型水库的建设也可能造成生态环境变化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甚至物种灭绝。(人类影响生态环境的活动很多,主要可以从盲目垦荒、乱砍滥伐、过度开采、肆意捕猎、滥用土地等方面进行猜想和讨论)师:看来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那么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情况都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是不是真的破坏了生态环境,乃至造成了生态危机?(2)事实证据。师:今天这节课依然采取收集资料和査阅信息的方式来开展我们的研究。我们该怎么做呢?生:应该先确定几个关键词,然后上网搜索。师:嗯,很好,你们准备搜索哪些关键词呢?生:我们准备搜索人类发展、人类活动、生态危机、破坏生态的原因等关键词。师:非常好!我们在搜索时可以多试几个关键词或者语句。另外,老师这里提供了一些相关资料,也可供大家査阅。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査询,都请同学们及时记录保存有效信息,既要了解人类哪些活动造成了怎样的生态破坏,还要进一步搞清楚人类的这些活动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生态灾难。下面开始吧!(学生阅读资料或上网查询)(3)处理信息。师:通过查阅资料,大家都获得了哪些信息?下面我们一起来整理分析刚才所获得的信息,尝试解释人类发展与生态危机是否存在着关系。师:首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0.0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4.要发展还是要环境【教学分析】在引领学生辩证地认识科技进步及人类的发展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意义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之后,“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问题便自然而然地成为本单元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对此展开探究和辩论。【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获取证据,进一步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发展起到的巨大推进作用和人类发展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科学思维]锻炼学生利用证据、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批驳和反批驳的能力。[探究实践]通过辩论认识到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不可或缺的。[态度责任]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教学准备】[材料准备]一些关于科技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变化和人类发展给环境带来破坏的资料。[活动场地]教室或网络教室。【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师:上一课的研究让我们发现人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那么,人类到底应该要发展还是要环境?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生1:我认为还是要保证人类的发展。因为人类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越过越好。生2:我认为还是要先保护生态环境。因为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人类也会遭殃的!生3:……师:刚才大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但有理不在声高,任何一种观点都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来佐证。今天,我们就围绕“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话题展开一场辩论。(2)计划组织。师:今天我们的辩论将采取正反对抗辩论的形式来进行。首先请大家明确自己的观点。请大家对“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问题进行一个判断,认为发展比环境重要的同学将作为红队成员参加本次辩论,认为环境比发展重要的同学将作为绿队成员参加本次辩论。如果有同学暂时对这两个观点持中立态度,可以先作为观察员参加到蓝队,然后在辩论过程中随时作出选择。师:辩论不是简单地讨论,更不是狡辩或诡辩,科学的辩论讲究有理有据,要以理服人,以证据服人,不仅要有真凭实据,还要逻辑严密!因此,为了让我们的辩论变得更加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我们首先应该去准备一些用以佐证自己观点或反驳对方观点的证据。我们可以把前面几课已经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重组,也可以根据需要继续搜集一些新的证据。我们可以把这些证据整理成小卡片,以便辩论时随时使用。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观点整理出佐证自己观点和批驳对方观点的证据信息,越多越好,越真实、有力越好。师:这是本次辩论赛的规则,我们的辩论将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师出示辩论规则)请各方根据辩论规则提前选好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81.5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5.可持续发展【教学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将在已探讨要发展还是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既要保持人类社会的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这节课将指导学生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来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并就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并能举例说出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科学思维]能够反思和梳理探究过程,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探究实践]能撰写和完善探究报告。[态度责任]能够针对现实环境问题提出适当建议。【教学准备】[材料准备]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国家政策文件,一些人类已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相关资料。[活动场地]教室或网络教室。【教学过程】(1)猜想假设。师:通过上一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人类既要谋求发展,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发展与环境二者兼得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生1:我认为我们要有计划有节制地开采发展所需的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生2:人类在砍伐树木时,应该同时植树造林。生3:我曾看到过新闻报道,政府已设置了休渔期,并且规定了网孔的大小,我想,这就是防止过度捕鱼,避免鱼类灭绝的好方法。生4:人类还应该加大人工养殖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不是只到大自然中去捕杀!(2)搜集证据。师:同学们刚才发表的很多想法都很有见地。那么你们提出的这些办法到底能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呢?对于这个问题,人类目前到底又是怎样处理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通过收集信息去了解一下人类为解决发展和环境问题,即寻求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师: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资料和电脑,同学们可以查阅这些资料,也可以上网收集资料,从中寻找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此类资料并不少见,教师提前准备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国环保部门的一些相关文件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的相关举措等资料,供学生课上查阅和交流。还有在这些政策措施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效的数据信息。通过这些资料,应该让学生知道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加以保障)(学生阅读资料,标出重要信息,上网查阅资料,收集相关信息)(3)处理信息。师:我们从资料中获得了哪些相关信息?生1:我从网上查到了有关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性措施: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大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1.0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1.创意【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包含任务发布、头脑风暴、表达交流和评价四个部分。在这四个部分中,任务发布对本课乃至整个单元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对任务要求的理解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提出符合比赛要求的科技作品创意。头脑风暴部分突出学生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境提出符合限定条件的创意。表达交流部分重在梳理与交流,根据表格内容梳理相关问题,从而尽可能全面地描述自己的创意。评价部分的主要活动是组内互评,并根据比赛标准进行判断。学情分析:在几年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多次技术与工程类的实践活动,这为本课和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能够有章可循。在动手能力方面,学生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学生还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也为本课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阅读科技制作大比拼邀请函,明确比赛规则和作品要求,知道工程技术问题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以及验收标准。[科学思维]通过头脑风暴活动,提出满足限制条件的创意,明确创意中运用的科学原理,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探究实践]通过科技制作创意表,知道提出创意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知道技术与工程的核心是设计。[态度责任]愿意沟通和交流,能够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与观点能够调整自己的想法。【教学准备】[材料准备]科技制作大比拼邀请函、科技制作创意表。[活动场地]在教室内或实验室内均可。【教学过程】(1)引入:科技制作大比拼邀请函。师:同学们,我们年级将要举办一场科技制作大比拼活动。这是本次活动的邀请函,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阅读邀请函,了解科技制作大比拼的时间、地点、作品要求、比赛规则以及其他一些具体要求。为了更好地理解比赛规则,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何时竞赛,我们的准备时间有多少?②以什么形式提交作品,除作品外还要提交什么?③对作品的要求是什么?④比赛将从哪些方面对作品进行评比,我们要注意什么?(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师:你们弄清楚这些内容了吗?生1:竞赛时间是5月31日,距离比赛还有20天。我觉得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生2:我们要在指定的时间内提交一件作品,并且在展示评比会上全面介绍我们的作品,而且这个作品还要蕴含一定的科学原理,不能只是一件单纯的手工作品或者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0.5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2.设计【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课的中心任务是将头脑中的创意转化为设计图纸。教材首先让学生讨论补给舰模型有哪些系统及如何制作,以便学生有依据地设计补给舰模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运用发散思维选择补给舰的船体结构、船体材料、动力装置等。实验环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船体选用哪种材料或结构漂浮性能更好,需要学生设计探究实验进行研究。设计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思考如何设计才能达到预定目标,需要学生在设计补给舰模型结构时,考虑可能会影响补给舰运载能力、行驶速度的因素,然后绘制出尽量规范的设计图。设计图纸完成后,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介绍、评价,通过观察其他小组的设计,发现他们的优点及不足,并相互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对自己的设计图纸进行反思和调整。学情分析:这是本单元的第2课,在上一课中学生通过头脑风暴、表达交流及评价等过程确定了做一个补给舰的实践活动。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了解了船与浮力的关系,并具有针对作品中所包含的科学问题和原理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为本课中按照满足的标准和受到的限制条件形成多种可能的设计方案、基于研究证据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最终确定方案的一系列任务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设计补给舰,知道工程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知道补给舰由多个系统组成,认识各系统间的关系。[科学思维]通过绘制补给舰的设计图表达创意。[探究实践]会设计实验研究材料和结构的漂浮性能,并选择适合制作船体的材料和结构。[态度责任]善于质疑,乐于尝试补给舰的多种设计思路。【教学准备】[材料准备]水槽、水、泡沫塑料板、纸板、木板、空矿泉水瓶、木条、锡纸、胶带、皮筋、绳子、布、胶枪等。[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学过程】(1)讨论。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确定了做一个补给舰来参加科技制作大比拼。关于补给舰,你有哪些了解呢?生1:我知道补给舰的主要作用是给其他船只补给物资,所以它需要有很大的船舱用来放置货物。生2:我知道补给舰和其他船只一样具有动力系统,而且补给舰通常是以柴油机作为动力的。生3:在补给舰向前行驶的过程中还可以改变方向,这是由补给舰的控制系统控制的。生4:补给舰的船体主要是以钢铁为材料制成的。师:同学们分别从补给舰的作用、船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及材料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如果设计一艘补给舰模型,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生:我们需要考虑补给舰模型的船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船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1.5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3.制作【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课的中心任务是按照设计图制作补给舰模型。教材首先引导学生为制作补给舰准备好需要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合适的工具、按照一定的步骤来完成制作过程。在表达交流环节,让学生总结、汇报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通过实验测试补给舰的载重量和行驶速度,看看能否达到设计目标。最后让各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相互评价、提出建议。学情分析:这是本单元的第3课,在上一课,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设计及改进,已经完成了补给舰的设计方案,并根据科学原理或限制条件进行筛选和完善,这为本节课实施计划,利用工具和材料加工制作补给舰,并根据实际效果进行修改迭代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制作电动补给舰,知道工程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知道补给舰由多个系统组成。[科学思维]在制作补给舰的活动中,能够依据科学知识与技术条件及时调整制作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探究实践]会通过实验测试补给舰的载重量和行驶速度,并根据结果进行调试和改进。[态度责任]愿意就补给舰设计制作过程中的分歧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基于证据反思和调整设计制作方案。【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小电机、电池盒、导线、螺旋桨、空矿泉水瓶、木条、冰糕棍、小木盒、皮筋、小开关、胶带、塑料胶套、胶枪、彩笔、展板等。[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学过程】(1)制作。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是小小设计师,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设计完成了补给舰的设计方案,并且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今天,我们来做建造师,将我们设计的补给舰制作出来吧!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作为一名建造师,在拿到设计图后要做些什么呢?生1:我认为首先要阅读设计方案,了解设计图中的尺寸、结构、形状及其他要求。生2:我们还应该依据设计图中标注的材料,将材料准备好。师: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首先要阅读设计图,了解设计图提供给我们的信息,然后依据相应的信息准备材料。师:以老师这张设计图为例,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制作这艘补给舰要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用于制作补给舰的哪些系统。生1:我们需要准备小电机、电池盒、导线和螺旋桨,这些材料可以制作补给舰的动力系统。生2:还需要准备两个矿泉水瓶,它们用来制作船体。生3:我补充一点,用矿泉水瓶制作船体还需要用胶带将它们固定起来。师:同学们分别从补给舰的动力系统和船体结构所需的材料进行了思考,第三位同学还在船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1.0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1.动物的家园【教学分析】本课是“生物的家园”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以丹顶鹤和大熊猫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搜集证据,了解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和生存需求。然后通过整理资料,分析丹顶鹤和大熊猫生存需求和身体特征的不同,推断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接下来通过游戏活动,给其他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园,并说出动物的家园为它们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交流总结动物的生存环境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生存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训练学生运用比较规范的科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最终得出结论: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的栖息地。【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够通过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等方法来了解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存需求。[科学思维]能够分析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存需求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探究实践]知道动物的栖息地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态度责任]愿意合作交流,能够运用比较规范的科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不同动物生存需求的记录表等。[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①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图片:丹顶鹤经常栖息于沼泽、湖泊、海边滩涂地带,大熊猫则生活在茂密的竹林里。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动物会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③作出假设。师:请基于自己的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生1: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是不同的。生2:丹顶鹤的脚细长,可以生活在沼泽、湖泊等地;大熊猫喜欢吃竹子,可以生活在竹林里。(2)事实证据(可以课前布置)。①计划组织。师:我们以丹顶鹤和大熊猫为研究对象来展开研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生:我们可以通过调査、采访或者査资料等方法来了解它们的生存需求。我们可以把调査采访所得的资料填写在不同动物生存需求的记录表里,方便后期整理资料和表达交流自己的看法时使用。师:请小组设计丹顶鹤和大熊猫生存需求的记录表。②搜集证据。学生收集资料并填写丹顶鹤和大熊猫生存需求的记录表。(3)处理信息。①明确处理信息的要求。食物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顶鹤鱼、虾、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结群生活、每年换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79.5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4.科技制作大比拼【教学分析】教材分析:经过了“创意”“设计”“制作”的准备,本课最终开启了“科技制作大比拼”的教学活动。本课的中心任务是交流与评价,将对前期的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展示。在交流板块中,介绍作品时要聚焦作品本身与实践过程这两大方面。在作品本身方面需要阐明作品的名称、功能、结构、原理等相关内容;在实践过程方面,需要通过展板等形式介绍本组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过程,例如遇到了哪些困难,采用了哪些方法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等。在反思评价板块中,重在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作品与实践过程进行评价,突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材中没有对展示形式做出具体规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学生分析:展示交流在学生的科学课程学习中已经屡见不鲜,学生曾参与了多次的展示交流汇报。在介绍与评价活动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方法,这将为本课的交流与评价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在评价的态度与方法上,学生能够注意利用一定评价方法,实事求是地与同学交流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为创建一个良好的评价交流氛围创造了条件。【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各小组的交流汇报,理解科技作品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及其在科技作品中的应用。[科学思维]能够梳理并借助文字、图表等形式阐述自己的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过程。[探究实践]通过参与交流活动,理解工程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这一科学观念,知道工程通常由多218个系统组成。[态度责任]能够参与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规,并依据评价量规对他人的产品和实践过程进行恰当的评价。【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学生制作的作品、展板、评价表、贴纸。[活动场地]在教室内或实验室内均可,每组提前布置好相应展位。【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行科技制作大比拼的展示与评审活动。今天的整个活动分为“各组陈述”“游览交流”“现场评价”“颁奖仪式”四个环节。(1)各组陈述。师:在这个环节中,每组将会有3分钟的时间介绍你们的作品。介绍内容要涵盖作品名称、功能、原理、组成部分、突出特点以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与解决办法等,展示形式不限。各位评审员要认真倾听,公平负责,如果有疑问可以在稍后的游览交流环节进行提问交流。作品一:电动补给舰生1:大家好!这是我们小组的作品“电动补给舰”,我们的这个实物模型可以运载500克的物资。传统的船只使用的是内燃机或是其他机器驱动,需要燃油或者是其他燃料,这样可能会对空气和水造成污染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1.5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2.金丝猴的家【教学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会了动物的栖息地可以为动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各种条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金丝猴的生活习性和生存需求,为金丝猴选择适合的栖息地,并利用调査、采访和査阅资料的结果撰写金丝猴最佳栖息地研究报告。因此,本课的探究过程共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实际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第二部分通过整理获得的资料分析金丝猴适合的栖息地,第三部分根据分析结果撰写金丝猴最佳栖息地研究报告。本单元的探究要素是“表达交流”,撰写研究报告活动就是本课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一个重要活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科学思维]撰写金丝猴最佳栖息地研究报告。[探究实践]能够整理查阅的资料并分析金丝猴适合的栖息地。[态度责任]学习运用研究报告进行表达交流。【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记录表等。[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教学过程】(1)视频导入,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①创设情境:为金丝猴寻找合适的家。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师:人们要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设立自然保护区,为金丝猴寻找合适的家。金丝猴保护区设在什么地方合适?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生1:我知道四川的高山上有金丝猴,我听爸爸说过。生2:金丝猴的家得有充足的食物,还得为金丝猴提供庇护。生3:也要考虑气候因素。(2)计划组织。师:怎样为金丝猴寻找合适的家呢?我们需要制订一个研究计划。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生1: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调査、采访或者査资料来了解金丝猴的身体特征、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性等,以此来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而后再分析什么样的环境能够满足金丝猴的生存需求。生2: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记录表,把我们收集的资料记录在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记录表上。小组设计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记录表。(3)事实证据。小组通过实际调査、采访或者査资料来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并记录在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记录表中。(4)处理信息。①明确处理信息的要求。师:我们收集了关于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资料,让我们先整理一下。请同学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并贴上“食物”“生活习性”“身体特征”“栖息地提供的条件”等标签。②处理信息。学生分小组处理信息,给不同的资料贴上合适的标签,分析金丝猴适合的栖息地,组长进行简单汇总。③交流处理后的信息。全班同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7.0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4.植物与环境【教学分析】前三课学习了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那么植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呢?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调査、采访或者査资料的方式来学习环境为植物提供了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本课的探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头脑风暴——“植物与环境”知识知多少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植物也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吗?第二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调査、采访或者査资料的方式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求。第三部分,通过阅读《高山与植物》进一步了解高山上因海拔高度不同造成的阶梯式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第四部分,总结交流研究结果,讨论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栖息地为植物提供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够通过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的方式了解植物的生存需求。[科学思维]知道栖息地为植物提供了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探究实践]知道不同植物的生存需求不同,因此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态度责任]初步树立保护生物家园的意识。【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植物生存需求的记录表、阅读卡片《高山与植物》。[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①激趣引入:视频展示多姿多彩的植物。师:从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植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呢?生1:我发现植物多姿多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生2:热带雨林里生活的植物叶片偏大,温带生活的植物叶片稍小,寒冷地带森林里的植物叶片最小。生3:有的植物喜欢阳光,有的植物不喜欢阳光。生4:有的植物喜欢水,能够生活在水里,有的植物耐旱。②提出问题。师:从这些信息里,我们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生1: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这是为什么呢?生2:动物需要合适的栖息地,植物也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吗?③作出假设。师:植物也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吗?请同学们基于自己的知识作出合理的假设。生:我认为植物也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这应该跟植物的生存需求有关。(2)调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求(可以课前布置)。①制订计划。师:仿照对动物的家园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调査、采访或者査资料的方式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求,然后分析它们的生存需求和它们的生长环境的关系。植物种类繁多,我们可以研究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如主要的粮食作物、喜阴植物与喜阳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8.5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3.环境变化与动物行为【教学分析】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知道了动物的生存与栖息地的环境密切相关,栖息地为动物们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那么当栖息地的环境变化时,动物行为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就是本课的学习内容。本课的学习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白天鹅喜欢迁徙到三门峡来越冬?基于自己的知识作出假设。第二部分调査白天鹅的生存需求以及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第三部分调査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会有什么变化。第四部分交流调查研究的结果并得出结论——当环境条件如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够通过查资料、采访或者实际调查等方式了解白天鹅的生存需求和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科学思维]知道当环境条件如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探究实践]能举例说出动物行为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例子。[态度责任]知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环境变化与动物行为变化的记录表等。[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①创设情境。视频导入:三门峡的白天鹅保护区。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白天鹅喜欢迁徙到三门峡来越冬?基于自己的知识提出合理的假设。生1:我觉得这可能和白天鹅的生活习性有关系,我知道白天鹅是候鸟,每年都会迁徙。生2:我觉得这与三门峡的环境变好有关系。生3:我们需要研究白天鹅的生存需求,以及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2)事实证据。①制订计划。师:我们以白天鹅和三门峡白天鹅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一下吧!我们可以收集白天鹅的生存需求和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把收集的资料填写在记录表里,方便后期整理资料和表达交流自己的看法。②搜集证据。小组内设计调査记录表,并通过査找资料、采访或者实际调査了解白天鹅的生存需求和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3)处理信息。①明确任务。师:我们收集了白天鹅的生存需求和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等方面的资料,请同学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内容分别贴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8.0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5.保护生物的家园【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知道动物与环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保护生物家园的意义,并且利用前期研究中最满意的研究成果,撰写一篇关于保护生物家园的科学小论文,培养学生利用科学小论文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学习撰写关于保护生物家园的科学小论文。[科学思维]小组合作提高表达交流能力。[探究实践]培养利用科学小论文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态度责任]树立保护生物家园的意识。【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撰写科学小论文的表格等。[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明确任务。师:(播放视频《地球——生物的家园》)同学们,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生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生2:我们要共同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师:是的,前期我们进行了很多研究,那么怎样让其他小朋友也知道我们的研究成果呢?生1: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呼吁大家保护地球。生2:我们可以在社区张贴宣传小报。生3:我们可以写成科学小论文……师: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科学家在表达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时,通常会采用科学论文的形式。科学论文是书面的“讲述”形式,比口头“讲述”更系统、更完整、更有条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怎么像科学家那样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一篇科学小论文。让我们从前期的研究中选取最满意的研究成果,把它撰写成一篇关于保护生物家园的科学小论文吧。(2)讨论:学写科学小论文。师:科学小论文首先要有一个题目,题目要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写作之前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先讨论确定准备撰写的论文的题目。生1:我们小组打算撰写怎样保护白天鹅的栖息地。生2:我们小组打算撰写怎样保护金丝猴的栖息地。生3:我们小组打算撰写怎样保护丹顶鹤和大熊猫的栖息地。生4:我们小组打算撰写喜阳植物和喜阴植物的不同生长环境。师:确定题目之后,我们的任务就是写一篇完整的科学小论文了。一篇规范的科学论文通常有一定的结构。(出示课件)从整体结构上看,一篇规范的科学论文都会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开头部分要简述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以及相关的研究背景。正文部分主要叙述研究的方法、工具和研究的步骤与过程,以及研究过程中获取的相关数据、资料,并对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分析。结尾部分要提出自己的研究结论,还可以说明一下自己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有待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9.0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反思单元科学成果交流会【教学分析】本单元是六年级下册的反思单元,也是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最后一个单元。因此,本单元既是“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这两个探究要素在小学最后一个学段的落实和提升,也是对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一次总结。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以第一届“树人杯”科学成果交流会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回顾并列举自己小学六年重要的科学探究和科技制作成果,并在所撰写的科学小论文、调査报告和研究报告中选取最满意的一篇,或者选一件自己最满意的制作作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参加全班的科学成果交流会。【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科学小论文是科学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科学思维]通过回顾并列举自己小学六年重要的科学探究和科技制作成果,进一步提高反思评价能力。[探究实践]通过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科学成果并参加科学成果交流会,进一步提高表达交流能力。[态度责任]引导学生回顾并列举六年重要的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教学准备】[材料]学生进行展示汇报的PPT,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节科学课,同学们说说,通过六年的科学学习,我们都有哪些收获?生1:我们收获了很多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帮助我们认识了身边的世界。生2:我们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帮助到我们未来的科学学习。(2)阅读分析。师:看来同学们都收获满满,老师真心为你们感到高兴。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和满满的成就感,插上飞翔的翅膀,一起迎接未来的科学学习。为了庆祝同学们即将毕业,同时给大家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老师组织策划了第一届“树人杯”科学成果交流会。(出示公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则公告的内容吧。师:公告中主要提及了哪些方面?生:作品的上交时间、作品形式和作品要求。师:公告中提到的作品形式有哪些?生:有科学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师:你们撰写过科学论文、研究报告或者是调查报告吗?谁能说说这些科学成果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要怎样写呢?生1:研究报告要有标题、作者,还要有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几个部分,还可以加上研究的创新点以及对将来研究的展望……生2:调查报告也要有标题、作者,以及调查的背景、目的、方法、过程、结果,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生3:我査找了一些科学家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1.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77.5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准备单元投实心球的诀窍【教学分析】本单元以探究“投实心球的诀窍”为任务驱动,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一猜想假设一计划组织一实验一表达交流一反思评价”的全过程,感受“表达交流”“反思评价”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性。本单元以练习投实心球的生活情境引出探究主题:投实心球的角度越大越好吗?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实心球投出的距离与投射角度有关吗”,并进一步聚焦问题,明确探究任务。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投实心球的投射角度与投射距离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教材对投射物体没有做具体限制,用来投射(喷射)的物体可以是小球、水等。教材给出了几种实验装置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投射物体和实验装置,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前,教师要强调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白本次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准备和组织工作,使实验有序开展,为后续的“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留出足够的时间。实验后的“表达交流”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等写成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在学生撰写探究报告前,要强调探究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教材提供了一份探究报告示例供参考,教师也可以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探究报告模板供学生填写,探究报告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经过低年级学段和中年级学段的科学学习后,学生在“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两方面都已经历了两轮有侧重的训练。因此,六年级下学期再次对学生“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的能力进行重点训练时,训练的内容也要体现出比二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下学期在“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方面更高的要求,例如“表达交流”环节要求把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写成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等,以达成这两个探究要素在高年级学段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体投射角度与投射距离的关系。[科学思维]展示探究报告,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探究实践]能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写成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态度责任]能够比较、分析、整理自己的观点,并优化实验装置。【教学重难点】1.利用提供的材料研究物体投射角度与投射距离的关系。2.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写成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3.倾听别人对自己探究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思考建议是否合理。4.根据自己的反思和别人的建议,改进实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81.5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高考世界史考点汇总一、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考点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①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这是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深刻的背景。②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从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统帅军队,参与政治。十将军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举手的方式选出,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③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考点2罗马法(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①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及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②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③罗马法的核心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可以购买奴隶,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作用。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②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③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考点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权利法案》①时间:1689年。②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③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前期,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①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②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考点4、美国共和制联邦政体的确立(1)1787年宪法A主要内容:①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利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②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最高司法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86.5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2023年中考历史周年热点中国史逢“十”周年大事时间周年数事件经过意义或相关事件前138年2160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383年1640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713-741年1310开元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763年1260安史之乱结束唐朝由盛转衰,此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1405-1433年590郑和七次下西洋增进了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1553年470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欧洲殖民者侵略我国沿海地区1653年370顺治册封“达赖喇嘛”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理1683年340台湾归入清朝版图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1853年170《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反映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带有空想性1923年100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1953年70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三大改造开始(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抵御了帝国主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73年50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2003年20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世界史逢“十”周年大事时间周年数事件经过意义或相关事件843年1180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的雏形1453年570拜占庭帝国灭亡地跨欧亚非、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1783年240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1793年230法国路易十六被处死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统治,传播了资2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1883年140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解决动力问题,在交通领域引发一场变革1903年120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1929-193390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加速二战爆发1933年90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90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43年80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53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2.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155.0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高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指导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4-7题,19分,不能够低于13分)[约20分钟]文言翻译(7题,10分,力争6分以上)[6分钟]①虚词:18个虚词(之、其、而、则、以、于、为、何、乃、若、因、所、者、且、也、焉、乎、与)必须过一遍②句式和活用:明确类型和用法,参看句式、活用学案。③翻译:注意直译,力求“信、达”,结合语境,疏通文句。【友情提醒】1、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事件,它或许是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或许是几件事的勾连组合。阅读时应注意文中的帝号、庙号、年号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由于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时参考。2、解题时,必须看清题干的要求,尽快把握住命题意图,尤其在“选正确”还是“选错误”的问题上,不能犯低级错误。3、解答文言词语理解题,既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成语、熟语、诗句),联系课内所学或平时所练,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合理迁移,又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千万不要死记硬背。特别是涉及一词多义的词,一定要联系语境确定其意。同时要联系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知识。4、文言文翻译,要遵循“留、换、补、删、调”的原则。★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操作时要打草稿,由于文言句语言障碍较大,难以一锤定音,如果一下子写在试卷上,然后再改,造成卷面邋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差。5、根据去年的评分标准,抓住关键词语的翻译十分重要,因为评分时关键词语是主要得分点。大家在翻译时要估计出哪些是关键词语,千万不能让它们糊过去。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解决方法有两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11 页
- 大小: 109.500 KB
- 时间: 2023-02-22
-
1九年级历史下册最新命题导向测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一至第三单元)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玻利瓦尔剑是玻利瓦尔的生前佩剑,委内瑞拉将授予该剑的复制品视为最高荣誉。这主要是因为玻利瓦尔()A.带领南美人民打败了葡萄牙殖民者B.解放了北美洲C.领导拉美独立运动,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D.领导了委内瑞拉、智利等地区的独立运动2.(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2山东任城一模)农民为了人身自由和获得份地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当时农奴主分给农民的全部土地价值约6亿5千万卢布,而农民必须交给近9亿卢布。这笔钱农民须立即付20%~25%,其余75%~80%由政府垫付给地主,而农民则要在49年内每年向政府还本付息。截至1905年革命为止,农民所付赎金超过了20亿卢布。材料主要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A.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B.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D.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横向对比)(2022山东东平实验中学第二次月考)美国内战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是()①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②都维护了专制统治③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④都推动了国家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4.(学科素养·史料实证)(2022江苏扬州中考)如图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一项成就,与此直接相关的措施是()八幡制铁所(钢铁厂)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2D.扩军备战5.(2022江苏亭湖景山中学一模)韩东育在《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中指出:从1592年到1945年,日本在东亚地区先后发动了“壬辰倭乱”“甲午战争”和侵华战争等数次大规模兵燹。这一系列剑指东亚的侵略行动,定调于丰臣秀吉(16世纪末),承绍于明治天皇,膨胀于昭和时代(1926-1989年),已形成隐秘于事实背后的一以贯之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惯性。这表明()A.日本的对外侵略起始于明治维新后B.日本对外侵略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C.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D.昭和时代的日本始终坚持侵略东亚6.(2022山东薛城舜耕中学月考)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年份/年1880190019101920产量/亿吨0.040.210.460.94A.蒸汽机的改良B.火车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7.(2022辽宁营口中考)在抗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9 页
- 大小: 687.500 KB
- 时间: 2023-02-22
-
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1.糖的变化【教学分析】本课通过探究白糖在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变化现象,认识物体变化的两种类型。学生在三年级“溶解的秘密”单元中探究过白糖的变化,观察到白糖溶解在水中逐渐消失不见,随着水分蒸发,白糖会重新结晶。在生活中,学生也常常看到白糖的各种变化,但可能没有思考过变化后的白糖还是不是白糖。我们要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实验,对比观察不同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本课的另一目标是学习撰写探究报告,要让学生在表述探究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探究报告模板尝试填写关键信息,完成探究报告。【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探究白糖的各种变化,认识到物体可能在外部特征和内在属性方面发生变化。[科学思维]了解探究报告的基本体例,学习撰写探究报告。[探究实践]认识到物体的变化分两种:有的产生了新物质,有的没有产生新物质。学会判断物体变化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态度责任]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能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教学准备】[材料]白糖、研钵、烧杯、水、搅拌棒、酒精灯、蜡烛、三脚架、陶土网、蒸发皿、铁勺、火柴等。(2)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甜品吗?厨师们用白糖做了各种甜品。(课件出示:撒上糖粉的甜甜圈、糖画、绿豆糖水、焦糖布丁等图片)师:你还知道哪些甜品?你知道这些甜品的制作过程中白糖都有哪些变化吗?生1:甜甜圈在和面的时候加入了白糖,烤好后上面有一层白色的,是糖块磨成的粉。生2:绿豆糖水就是在煮绿豆时加入白糖,白糖溶解到水里,甜甜的,很好吃。生3:我在街上看过有些老艺人把白糖加热熔化成糖浆,可以做冰糖葫芦、糖画。生4:还有拔丝地瓜。生5:把白糖用火枪烤成焦糖,做成焦糖布丁。生6:对,那白糖的颜色都烤得焦黄焦黄的了,又香又甜。不过也有的烤过头了,吃起来就有点苦了。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科学家,留意到了白糖这么多的变化。老师想问问大家,白糖经历这些变化之后还是白糖吗?生1:当然是,它还是甜甜的呢。生2:糖水中的水分蒸发完后,糖会重新结晶的。生3:对,加热熔化的糖浆,冷了以后还是结成固体的糖块。生4:可是原来白糖没有香味,火枪烤了之后就很香,这还跟原来的白糖一样吗?熬糊的糖浆颜色变了,冷却成的糖片还发苦,这就不是白糖了吧?(2)事实证据。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猜想。要想知道真相,还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9 页
- 大小: 100.500 KB
- 时间: 2023-02-22
-
第二单元自然资源1.地球,人类的宝藏【教学分析】本课学习内容隶属核心概念“人类活动与环境”下的“自然资源”主题。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地球上存在着生物资源、土壤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并且初步认识到了这些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系统梳理自然资源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知道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借助资料分析,知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最后通过家庭能源使用情况调査,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能源利用现状,树立地球家园意识,培养学生搜集证据、热爱表达、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科学品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地球为人类提供的自然资源。[科学思维]通过调查能源的使用情况,意识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探究实践]会使用统计图表分析能源消费结构[态度责任]知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教学准备】[材料]地球仪(或者世界地图),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家庭使用的电费、气费等缴费单,计算器。【教学过程】(1)回顾引入。师:同学们,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为我们的生存生活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请大家结合以往科学课中学习的内容,说一说地球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生1: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够满足我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生2: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资源,是我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生3:地球上有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可用于建筑、工业生产等。生4:还有地下水、海洋、冰川等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必需条件。生5:……师:同学们列举的示例真多!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矿产资源等各种自然资源,地球是人类的宝藏(板书课题),这些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2)联系生活。师: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用到了哪些自然资源?小组内交流一下吧。生1:洗衣做饭用到水,水是自然资源。生2:我们食用的牛羊肉,以及鸡蛋等来自动物,动物资源也是自然资源。生3:还有做衣服用到的棉花、制造家具的木材来自植物,植物资源也是自然资源。生4:矿产资源也是自然资源。生5:……(3)搜集证据。师:看来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自然资源。其实,除了同学们提到的这些,能源也是一种人类常用的重要资源。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学过能源矿产,还记得有哪些吗?生:煤炭、石油、天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12 页
- 大小: 117.500 KB
- 时间: 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