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1-七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doc,共(2)页,7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6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八音之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对比西洋管弦乐器、电声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从而引出中国民族乐器。2、常见中国民族乐器了解。3、八音。4、民乐演奏形式。5、音乐活动(小型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茉莉花》)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常见中国民族乐器,八音、民乐演奏形式。2、通过讲解、讨论和相关图片、视频的观看及学生的音乐活动(民乐小合奏、演唱)的组织实践,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自豪和热爱。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八音、民
乐演奏形式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重点突破方法:讲授法教学难点:现场小型器乐合奏的组织及效果。难点突破方法:演练法教学类型:综合课教具:常见民族乐器吹、拉、弹、打四类代表性乐器及PPT教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新课之前首先来判断一下摆在大家面前乐器属于哪一类?是西洋管弦乐器、电声乐器还是中国民族乐器?生:—“中国民族乐器”。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师:同学们对中国民族乐器了解多少
呢?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是什么?我们中国现在有多少乐器?生:学生讨论发言。师:老师小结并简述中国民乐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师:利用PPT认识并了解常见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并根据演奏方式不同而分类:“
吹、拉、弹、打”四类。师:早在3000年前老祖先对中国民族乐器就有一个称谓叫——“八音”。为什么叫八音?学生讨论,老师小结并引到课本P21——“八音之乐”。二、讲授新课:(一)“八音”1、“八音”概念2、展示PPT,图文并茂认识并辨别“八音”
所对应乐器种类。3、现场实物乐器与“八音”归类,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二)常见民乐合奏形式:1、吹打乐:概念—音乐风格—音乐示例《小放驴》2、江南丝竹:概念—音乐风格—音乐示例《行街》3、民族管弦乐:概念—音乐风格—音乐示例《春江花月夜》引导学生对比三种民乐合奏形
式的不同,老师小结引导下文。(三)音乐实践活动:《春江花月夜》主题及《茉莉花》民乐小合奏。1、引导全体学生视唱并背会《春江花月夜》主题,老师引导教唱。2、民乐特长生为同学们合奏《春江花月夜》主题,老师指
挥。3、全班同学齐唱《茉莉花》,小型民乐队伴奏,老师指挥。将民歌、民乐融为一体,全体师生参与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4、播放视频:观看中央民族乐团98年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经典民乐演奏。讨论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小结
本课:继承和发扬中国民乐我们任重道远,但我们有信心百倍!我们让要使中国民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都来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