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唱歌 阳关三叠》教学反2-七年级下册音乐【鲁教版】.doc,共(1)页,2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4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阳关三叠》课后反思1、本课的引入部分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并功地引入到课题,确实激发了学生想对古琴做进一步了解的兴趣。2、在感受与体验这一部分,两对比鉴赏层层深入:通过吟唱上阕,对琴歌中上阕与下阕的音乐要素对比,学生可以感受到歌曲情感
的递进,深刻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比如:课堂上学生讨论到八度大跳所表达的情感起伏,反复吟唱所表达的无限眷恋与依依不舍之情等。接下来是合唱版与琴歌版的对比,通过对音色、速度、力度、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的对比鉴赏,学生能体会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3、在创造与活
动这个环节,学生积极性被调动,参与面也很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场面活跃。在创造性的改编活动中,学生结合所学,新的创意层出不穷,让人大吃一惊。4、不足之处在于对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的背景等介绍还不够。5、在
课前准备阶段,我找了很多与《阳关三叠》有关的资料,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对于教学的安排我也认真地做了规划,但是语言的安排还需要更精彩一些,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与设计让我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尤其是通过这种磨练得来的教学经验来之不易。我深刻地体会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非常重要,而
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反复地磨练,不断地总结,最终才能成功地建立起自己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