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唱歌 阳关三叠》教学实录3-七年级下册音乐【鲁教版】.doc,共(6)页,7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4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阳关三叠》——观评记录肖老师:1、课前准备充分。由于本节课需要欣赏古琴曲《阳关三叠》的演奏视频及合唱版的录音,杨老师课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制作课件。语言的设计,教哪些知识,让学生怎样地愉悦接受,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了精心地准备。2、突出主体,重在歌唱。
音乐歌唱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杨老师打破了以往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的尴尬局面。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的特点,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的变化。但也不免存在着一些问题:1、学生是学习
的主人,在这节课中,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得还不够。2、如果教师在教授歌曲时能够范唱几句,那样教师的亲和力会更强,师生间的距离会更近。张老师:1、有较扎实的音乐功底。杨老师艺术素养高,有较强的艺术底蕴,基本功扎实。课堂中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得轻
松,学得扎实,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教学过程民主化。2、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杨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多媒体把这首歌放给学生们听、看,学生们在音乐的感染下,渐渐感悟到音乐的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有效的突
破教学难点。3、教学结构安排合理。教学设计由浅入深,教学内容程度合理。当然,如果杨老师更注重音乐课的活动化,更多关注全体学生的体验,更注重师生面、生生面的评价,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想,学生参与面就比较广,师生关系会更融洽,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阳关三叠》
观课量表(一)观察教师姓名:学科音乐年级初二班级七授课教师杨丽丽课题阳关三叠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提问的艺术及将问题转换成课题的方法和要点,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会确定课题。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教师利用多
媒体展示、小组合作、师生互动问答等方式呈现了主要知识点。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将知识与生活联系?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4.详略得当:是否做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讲解和辨析,并让学生亲自实践,真正掌握5.能否熟练运
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于教学的信息技术手段合教师能够正确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合理地、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并能够依据教学内容,适度拓展。理、恰当,与教学目标贴切,教具可利用性强。6.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
法的指导和培养?课堂中,教师只起到了一个引导、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自然练习过程中,自己找出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并学会歌词的演唱,然后又让他们自己找出难点,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阳关三叠》观课量表(二)观察教师姓名:
学科音乐年级初二班级七授课教师杨丽丽课题阳关三叠观察事项观察记录与随笔环节呈示①这节课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本节课主要分导入、学习新课、小结三个环节,都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②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③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导入约7分钟,以引导为主;学习新课
环节约35分钟,以教师引导学多听自学为主,小结环节以巩固提升为主,约3分钟①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讲解清晰,结构合理,契合主题,语速适中。②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帮助?板书采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简单、明了,不
花哨,有利于学生学习。③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媒体文件呈现适当,效果好。④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和动作(如走动、指导)是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利教学?教师讲解规范,巡回指导合理、及时对话①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提问的学生分布广,次数一
般,能比较有效的展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②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是否有效?教师对生成性问题把握适度,对有价值的问题处理及时。③对话围绕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对话紧密契合课题,与学习目标一致。指导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对小组合作学习所提的任务明确,学生的探究活动目的清晰,
活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