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间音乐教唱《欢欢喜喜来过年》教案-七年级上册音乐【辽海版】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23.000 KB
  • 2022-1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东北民间音乐教唱《欢欢喜喜来过年》教案-七年级上册音乐【辽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东北民间音乐教唱《欢欢喜喜来过年》教案-七年级上册音乐【辽海版】.doc,共(2)页,2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8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唱《欢欢喜喜来过年》6、听录音学唱7、随琴视唱歌曲,并且纠正错误《欢欢喜喜来过年》是一首典型的东北民歌。这首民歌和二人转“文嗨嗨”的曲牌是一样的。可以看出,二人转是以东北民歌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歌曲《欢欢喜喜来

过年》衬词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东北语言的特点。歌曲分为四句,除第三句三个小节外,其他三句都是四个小节,这是典型的启、承、转、合的民歌结构。演唱时可用一领众和,即衬词用众和的形式,歌曲用中等速度为宜,不要唱得太快。上去高山望平川,望平川(重复三个字)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由于唱词的关系,这首花儿的曲调是由上、下两个乐句加上第一乐句后一部分的重复而形成的扩充性的两句半的乐段结构。整个旋律为四声(5612)徴调式。节奏比较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跌宕,拖腔悠长。在旋律进行上,第一乐句(上句)中,就

曾两度出现由“D”音四度上跳到延长音“G”上的音调,富有先抑后扬的旋律特点。给人以翻山越岭,登山远望,万里平川映入眼帘的开阔之感。下接一个扩充性的重复第一乐句(上句)后半句的音调,这个音调在上句延长音“G”之后稍一停顿,便从下跌十一度的“D”音开

始,旋律层层上升再进行到延长高“G”上。这种旋律的发展手法,使感情得到很好的发挥,并突出了“望平川”三字,进一步加强了人们急于要了解“望平川”含意的倾向。第二句(下句)的节奏较紧凑,是迂回下行的旋律,与第一句相呼应,唱出了“望平川”

的内涵。这首“花儿”寓意深刻,富于想象,词曲结合紧密,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衬腔运用巧妙别致,整个歌曲节奏自由舒展,音调高亢辽阔、激越奔放,起伏大,拖腔长,多用假声演唱,是一首典型的长调花儿,具有鲜明的“河州大令”的特点。《上去高山

望平川》寓意深刻地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在旧社会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封建势力的阻挠,不能实现爱情自由和美好愿望而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之情。6、《花儿与少年》乐曲开始的散板用弦乐为背景,用民族乐器笙吹奏出空旷自由的旋律,好像听到远处传来的驼

铃声,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接着进入主题A用民族弹拨乐器(柳琴、三弦等)奏出活泼的民族主题,表达了人们的愉快心情。中间用弹拨乐和小提琴对奏,好像人们在生活中相互对答。第一插部B音乐具有舞蹈性,更加生动幽默、乐观,中间不同乐器的对奏,也更加人物化。经过主部和间奏,进入了优美抒

情的第二插部C,三拍子,音乐给人以无比的幸福感。接着将第二插部C进行呼应式的变奏,最后再现主题A,使音乐前后统一。结尾是短小的16分音符的快板,只有4小节,干净利落,戛然而止。十、教唱《军民大生产》10、听录音学唱11、随琴视唱歌曲,并且纠正错误这是一首具有劳动号子特点

的歌曲。曲调是加“变徴”的商调式。听起来给人的感觉是一群健壮豪迈的村民和解放军在一起劳动的热烈场面,节奏铿锵有力,准确的刻画了音乐形象。演唱时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众和时以“嗬嗨”唱出气势,加上衬词“西里里里察啦啦啦索罗罗

罗代”饶有兴趣,并富有劳动号子的特色,既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又起到了鼓舞情绪、协调劳动的作用,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欢。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分为两个乐节,第二句与第一乐句的节奏形成对比,最后两个小节是全曲的一个归纳和总结。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7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