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歌》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冀少版】

DOC
  • 阅读 1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85.500 KB
  • 2022-1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冀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冀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游击队歌》教学设计1-八年级下册音乐【冀少版】.doc,共(3)页,8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56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游击队歌》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弱起及弱起小节。2、能力目标: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并能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和急吸缓呼的换气方法演唱《游击队歌》。3、情感目标:了解《游击队歌》的相关文化及历史背景,感受抗日

战争时期游击队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风貌。【教学重点】用轻巧、弹性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并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教学难点】1、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起唱。2、连续十六分音符处,演唱要清晰均衡,附点八分音符处要处理

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1、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

家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彩片段(播放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生:——抗日战争时期。2、师: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知道他们是哪

支队伍吗?生:——游击队。3、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三、聆听体验,激情感受:1、初次欣赏,整体感受。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歌曲描绘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生:——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2、二次欣赏,分析

歌曲。师: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然后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聆听歌曲,从拍号、节奏、风格、旋律等角度探讨)拍号4/4拍节奏密集、活跃、富于变化。旋律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

。风格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师小结:《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3、再次欣赏,划分结构。师:歌曲的音域、力度在哪里发生了变化?可以将歌曲划分为几个乐段?反映了游击队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一起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找出答案。生:——音域由低音区

到中音区,力度由中弱到中强,所以分为两个乐段。师小结:歌曲分A段(第1—8小节)和B段(9—16小节)两个乐段。歌曲表现了游击队战士神出鬼没,深入到敌人后方与敌人进行机智、灵活、英勇、顽强的斗争,生动刻画了游击队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顽强决心。四、合作探究,学唱歌曲。1、音乐知识:师:A段采用了什么节奏形式?生:——弱起节奏形式。师:那么你知道什么叫弱起或弱起小节吗?讲解:歌(乐)

曲或歌(乐)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开始的,叫做弱起。弱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或称不完全小节。弱起的歌(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多数也是不完全的。首尾两小节的拍子相加,为一完全小节,这是歌(乐)曲常用的一种形式。如:《歌唱祖国》就采用了这种形式。2、节奏练习: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弱起节奏,接

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歌曲的基本节奏型,并一起边划拍子边读出这组节奏。4/40xx∣xxxxxxxx∣xxxxxxx.xx∣(注意:弱起节奏、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3、视唱曲谱。(1)找一找,唱一唱。师:

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的眼力。请同学们找出歌谱中与这组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并唱一唱。4/4055∣11223234∣3121767.65∣(注意:弱起小节的起唱、十六分音符要唱得均匀)(2)比一比,唱一唱。师:B段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的旋律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你能试着把它唱出来吗?(

自由练习,分组展示,相互纠正)4/4333222∣32321765∣333666∣2223#45比较:345,3﹟45师:4升高半个音使我们在演唱时能够联想到战士的气势怎样呢?生:——战士的气势更加的高涨。师:B段第二乐句与A段的第几乐句

基本相似?生:——B段第二乐句与A段的第二乐句基本相似。师小结:B段第二乐句再现A段的第二乐句,所以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3)完整视唱全曲。(轻声、慢速、划拍视唱)4、学生用Bang模唱曲谱。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的棒。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用Bang(也就是模仿枪声)把这首歌的曲

谱模唱一遍,看谁能唱出游击队员个个都是神枪手的气势。5、填唱歌词。师:同学们唱的真好!那你们能不能用刚才的状态把歌词再试着唱一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着轻声填唱歌词)6、教师伴奏,学生跟琴演唱歌曲。(注意

:声音有弹性、咬字要清楚、换气记号)7、复听歌曲: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听游击队员抗战到底的决心吧。听后说一说:歌曲A、B乐段间情绪和力度有什么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演唱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放歌曲录音)8、歌曲处理:(1)A段表现游

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轻巧、有弹性。(2)B段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力度可以稍微强些,应该带着一种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来演唱。9、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

挥全体学生齐唱。10、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师:同学们,唱的真棒!你们的歌声让老师觉得格外的振奋!那么,这首歌曲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演唱?(男女生分组,一领众合„„)五、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1、

作者生平及作品: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那么,你们知道是哪一位作曲家创作了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吗?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贺绿汀。简介: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

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有独唱曲:《嘉陵江上》;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合唱曲:《游击队歌》《垦春泥》等。2、创作背景:《游击队歌》是贺绿汀在1938年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首抗战歌曲。“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做抗日宣传工作,通过与指战员接触,

他对我军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住在一个冰冷的煤仓里,但是他不畏严寒,在一夜之间连词带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军抗战歌曲——《游击队歌》。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六、拓展欣赏,情感升华:师:同学们,《游击队歌》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后又改编为芭蕾舞,

被引用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欣赏。(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版本的《游击队歌》)七、课堂小结:岁月的长河流淌着许多难忘的旋律,它们讲述着历史,记载着过去。请同学们

回去之后查找一下反映抗日战争的一些小故事和相关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