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8.4《焦耳定律》PPT课件1-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ppt,共(25)页,48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25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焦耳定律学习目标•知道电流的热效应;•通过探究知道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应用;•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实验结论(一)在
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3.mpg实验结论(二)(2)在通电时间一定、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流大时,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实验结论(三)(3)在电阻相同、通过的电流一定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焦耳(JamesPr
escottJoule1818-1889)焦耳,英国物理学家,一生致力于实验研究。用近40年的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研究热和功的关系。根据所测量电流通过电阻放出的热量,提出焦耳定律。他的研究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了纪念他对科学发展的功绩,能量和功的单位被
命名为“焦耳”。2、焦耳定律(1)焦耳定律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Joulelaw)。2、焦耳定律(2)焦耳定律公式:Q=I2Rt•Q——热量——焦(J)
•I——电流——安(A)•R——电阻——欧(Ω)•t——通电时间——秒(s)焦耳定律公式的理论推导电流流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而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等于消耗的电能,即Q=W。(纯
电阻电路)Q=W=Pt=UIt=IRt=URt22问题讨论•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呢?答:电炉通过导线接到电路中,导线中的电流跟电炉丝中的电流相等,但电炉丝的电阻比连接电炉丝
的导线电阻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Q=I2Rt知,电流相等时,电阻大的,相同时间里放出的热较多,所以电炉丝很热,而导线却不热。想想议议:•我们知道,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可是按照焦耳定律,电阻越大,单位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二者似乎有矛盾,这是怎么回事?例题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解:=6480JUIR2=QIRt36V600.6A2=(0.6A)60560s3.电热
的利用与防止(1)电热的利用电热器(发热体):利用电来加热的设备。它的特点是电阻率大、熔点高。如: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电烤箱、电热孵化器等电热器。3.电热的利用与防止(2)电热的防止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动机的散热片、电子计
算机内的散热风扇等。小结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实验结论(1)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2)在通电时间一定、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流大时,导体产生的热量多。(3
)在电阻相同、通过的电流一定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2、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2)公式:Q=I2Rt
3、电热的利用和防止(1)电热的利用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电烤箱、电热孵化器等电热器。(2)电热的防止电视机的散热窗、电动机的散热片、电子计算机内的散热风扇等。•1.电流通过导体时,将电能转化为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日常生活中用的等就是利用电流
的热效应的用电器.热电饭煲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比,跟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二次方电阻通电时间3.大功率晶体管上附有散热片,电视机外壳有散热窗,大型变压器四周设散热油管,其目的是.
防止电热危害•4.有三个用电器,其中一个为“220V60W”的电风扇,一个为“220V60W”的白炽灯,另一个是“220V60W”的电热器,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比较这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A.电风扇最多B.白炽灯
最多C.电热器最多D.都一样C•5.下列情况中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A.电视机背后有散热窗B.家用电器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通电一次C.家庭电路一般安装自动保护装置,当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D.
大型爆破工程,用电热装置引发炸药A•6.将两根火柴分别放在串联的两根电热丝R1和R2上,若R1=5Ω>R2,通电后问哪根火柴先被点燃()•A.R1在上的火柴B.在R2上的火柴C.同时点燃D.无法确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