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5.2 认识电功率》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上册【粤沪版】.doc,共(6)页,1.20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7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15.2认识电功率(沪粤版)学科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沪粤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沪粤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有:电功率的概念,单位,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本节是在上一节学习了电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电功率是电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反映用电器工作性能的重要参数,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也是以后学习电学等知识的基础,在电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整节内容的编排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理解电功率,知道电功率的单位。(2)、知道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能运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过程和方法(3)、调查常见家用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电功率。(4)、经历探究电功率与哪
些因素有关的过程,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并进行实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6)通过具体事例,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及STS教育。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九年级学生正处
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强的观察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的概念以及电功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增加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机会
,体现成功感。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学案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组织调查、点拨矫正、总结升华的作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认识电功率及电压、电流的关系,学习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意义。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及建立过程,电功率的探究过程及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探究灯泡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设计实验时既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又要用转换法显示
比较电功率的大小。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从认识用电器的铭牌开始1、通过播放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电功率。2、活动1:让学生观察教材图15-5中用电器的铭牌,说出节能灯、电熨斗铭牌上的“7W”“1200W”分别表示什么?学生根据学过的功率单位和自己的
生活经验会说出:表示它们的功率。然后教师出示“220V15W”和“220V100W”两个灯泡。教师:若把它们并联接在220V的电路中,那个灯泡更亮?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亮度,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1)在相同的时间
内,那个灯泡消耗的电能多?为什么?(2)在相同的时间内,那个灯泡中的电流做的功多?那个灯泡中的电流做功快?说出你的理由。学生讨论认识到:100W的灯泡更亮你,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100W的灯泡消耗的电能多,转化成的光能多,电流做的功多;因为时间相同,10
0W的灯泡电流做的功多,说明该灯电流做功快。观察、思考回答:学生:100W的灯泡更亮,因为它的功率大。学生:(1)“220V100W”灯泡消耗的电能多......(2)在相同的时间内,“220V100W”的灯泡中电流做的功多;学生讨论
思考回答:还是“220V100W”的灯泡中电流做的功快。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并联系自己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铭牌电功率的认识来感受电功率的存在,从而认识电功率的概念(二)电功率教师:由此看来,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电流做功的快
慢不同。那么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3、活动2:利用学案给出下面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是怎样比较机械功做功快慢的?能否用同样的方法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说出你的方法。(2)为了定量地比较机械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电功率的概念。回忆功率是如何定义的?写出它的公式。(
3)为了定量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电功率的概念。若电功率用P表示,电功和时间分别用W和t表示,你能否对照功率的定义、公式,给出电功率的定义和公式呢?观看课件及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所学的结论。学生经历过速度和功率概
念的建立过程,让他们自己通过类比,建立电功率的概念,既有利于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也能使学生学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电功率的定义和公式,给出电功率的单位。然后让学生进一步说出
节能灯、电熨斗铭牌上的“7W”“1200W”的物理意义,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4.活动3:探究灯泡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同一个灯泡消耗的功率不是固定的,而是有时大,有时小,这是怎么回事?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加设根据刚才看到的现象和你的生活经验
,你的猜想是什么?(学生:电功率可能与电压有关,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学生:电功率可能与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教师:给学生提供两个电阻不同的小灯泡,其他器材自选,设计实验验证P与U、
I的关系。思考讨论:(1)要探究P与U的关系,应控制什么不变?两个灯泡应如何连接?需要收集哪些数据?画出电路图。(2)要探究P与I的关系,应控制什么不变?两个灯泡应如何连接?需要收集哪些数据?画出电路图。(3)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比较什么来比
较两个灯泡电功率的大小?进行实验与分析论证教师:按照你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并把你收集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下表中,实验后请及时思考表后的问题。实验一:将两个灯泡串联,使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电压/V灯泡亮度(明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并根据得到的数据经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电功率的大小跟通过用电器的
电压、电流有关。在电压相等时,电流越大,电功率就越大;在电流相等时,电压越高,电功率就越大。通过实验完成前面的问题。自主完成学案中的作业。义。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猜想。当学生发现串联和并联时,灯泡的亮度不同,感到惊奇和疑惑,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要让学生养成做完实验,就动脑分析实验现象的良
好习惯。学生实验完毕后要尽量把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黑板上的表格中,一是展示学生的实验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二是数据越多越有说服或暗)灯泡L1灯泡L2实验二:将两个灯泡并联,使他们两端电压相同电流/A灯泡亮度(明或暗)灯泡L1灯泡L2思考讨论:比较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分析电功率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有怎样的关系?学生汇报展示交流后,让学生把结论填写在教材中:电功率的大小跟通过用电器的电压、电流有关。在电压相等时,电流越大,电功率就越大;在电流相等时,电压越高,电功率就越大。教师说明:精确的实验表
明,电功率等于电压跟电流的乘积,即P=UI。在使用公式P=UI时,电压的单位是V,电流的单位是A,电功率的单位是W。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铭牌上所标示的功率,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的功率才正好等于它所标示的功率呢?我们将
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力。良好的课堂结尾,为下节课做好铺垫。(三)、课堂小结(1)通过电功率的学习过程,你有哪些收获?(2)在探究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你有改进的方法吗?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知识—学会学习。(四)、课堂练习1.电流可以做功,电流做功的过
程就是把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的过程。电流通过电灯,将能转化为能;学生自主完成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2、在家庭电路中,一只标有“220V100W”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比标有“220V25W”的白炽灯发光__,说明电流通过两灯
做的功是___(填“相同”或“不相同”)3、教材中节能灯铭牌上“7W”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探究灯泡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探究方法;同时我们还用到了__
_______方法。(2)在链接电路时我们应注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我们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后作业(1)教材
第94页第1至4题。(2)观察记录家中用电器的铭牌,了解用电器的电功率。用能力七、教学评价设计1、各小组由组长负责对本组各成员进行评价,评出优、中、差等级。2、由物理课代表对全班对各小组进行评价,评出一、二、三等级。3、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全班同学学习情况的观察
和细致的分析对全班同学做出总的评价,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15.2认识电功率一、电功率:(1)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2)它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3)计算公式:P=W/T:二、电功率的单位:(1)焦/秒(J/s);(2)瓦特(W);(3)1
W=1J/s。三、电功率的测量1.根据定义式进行测量;2.利用电流和电压进行测量。P=UI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电功率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电功率计算,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用电器工作情况与其电功率的关系。这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
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及物理课堂应以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为目的”的新课程理念。从教学流程看,本节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始终被充分调动。尤其是在体会用电器工作情况与电功率关系时,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课堂出现了一个高潮。但是,由于本节课容量
大,教师留给学生的时间略显得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