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5.4 探究焦耳定律》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上册【粤沪版】.doc,共(2)页,37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7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5.4《探究焦耳定律》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通过生活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及解释简单的现象.3.通过学习电流热效应的利用和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二、1、学习重点:焦耳定律的实验探究。2、学习难点:焦耳定律的理
解应用。三、课堂导学知识点一:电流的热效应1.生活中的电暖器、电热水器、饮水机等这些用电器都具有把能转化为能的特点。2.把电流通过导体时能转化成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3.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知识点二:
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1.想想议议:电炉通电后,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它连接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2.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3.猜想假设: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
与等有关。4.设计实验:(小组内交流完成下列问题)(1)由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进行观察比较,实验中将两个透明密封容器中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热量,容器中空气受热膨胀,推动U形管中红色水柱上升,水柱高度变化越大,电阻丝产生热量越多,应用了法的科学思想。(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
阻、电流、通电时间等多个因素有关,应用法来研究。5.实验探究(学生完成演示实验)实验1:研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时(如甲图所示),需要控制和相同,改变,所以要把这两个电阻联(填“串或并”)接入电路。①实验现象:给电阻R1和R2通电后,观察到电阻(填“大或小”)的U形管中红色水柱高度的变
化大,这说明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填“多或少”)。②实验结论:在和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实验2:研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时(如乙图所示),需要控制和相同,改变,所以要在两个容器中接入相同的电阻,并且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联(填“串或并”)上一个等大
的电阻来分流。①实验现象:给电阻通电后,其中I1>I2,观察到电流(填“大或小”)的U形管中红色水柱高度的变化大,这说明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填“多或少”)。②实验结论:在和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
热量越。实验3:研究电热与通电时间的关系时,由上面实验和生活积累可得出电热与通电时间的关系。结论:在电阻和电流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知识点三: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比
,跟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2)公式:公式中符号意义及单位:Q—热量—焦耳()I—电流—安培()t—时间—秒()R—电阻—(Ω)(3)公式推导: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就消耗的电能W,即Q热=W电=Pt=UIt=IR×It
=I2Rt(4)适用范围:焦耳定律Q=I2Rt适用于任何用电器的热量计算,对只存在电流热效应的电路(纯电阻电路)也可用Q=W=UIt=Pt=U2/Rt来计算热量。非纯电阻电路:W电>Q热(5)例题训练与展示:1、某电热器电阻丝的电阻是2Ω,当1A的电流通过时
,1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2、一只“220v500w”电炉,正常使用时,每分钟产生多少热量?(6)小组讨论交流: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知识点四: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与控制1.列举生活中利用电热的用电器有2.生活中通过哪些措施防止电热带来的危害:四
、课堂小结1.电流的热效应2.焦耳定律3.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与控制五、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