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docx,共(6)页,47.32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2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能源。知道哪些属于可再生能源,哪些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知道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知道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就是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历史,并能通
过。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3.了解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能源危机,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学会辨证的思考问题、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XXK]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可再生
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2.知道世界能源的构成和我国能源的结构。3.了解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难点: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分类及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国家主席是谁?生:习近平。师:去年我国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同学们知道是
什么会议吗?生: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习近平主席这段讲话的重要内容。(播放视频)师:为什么要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革命。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朗
读1、了解能源及能源的分类。2、认识能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3、了解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4、理解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意义,了解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二)、学习新知探究点一:能源与社会学生阅读课本,了解:1、自然界中的能源可分哪两类、这两类能源的特点是什么?列举部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可
再生能源:可长期提供货可以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不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等。2、人类能源利用历史上经历了哪几个过程?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远古时代:人们学会钻木取火;古代社会:人们利用材
薪、水力、风力、畜力获取能量;近代社会:煤的大量开采、用煤作燃料的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电的发明和使用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就是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的文明史。可以说能
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探究点二:能源与环境[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教师引导: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大量问题。请阅读课本P199~200页能源与环境和下
列材料,小组交流讨论后回答:1、谈谈能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哪些问题?2、请列举能源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了的环境问题?注:学生回答第二问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了解国家和地方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措施。3、生活中,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我们可以怎么做?请谈谈你的想法。材料一:现在世界能源
消耗中90%以上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中:石油大约占40%,煤大约占35%,天然气大约占20%。材料二: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煤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探究点三:开发新能源
请阅读课本P200~203页,了解太阳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小组交流讨论理想能源应该具备哪些特点?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理想的新能源应该具备哪些特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开发利用成本低…….2、开发新能源(1
).太阳能主要利用方式: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的优点:能量巨大、供应时间长、分布广泛、获取方便、无污染、安全经济。缺点:能量分散,且又间断和不稳定。(2).核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核裂变释放能量;另一种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①核裂变核裂变核聚变科
核裂变是较重的原子核裂变为较轻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②核聚变科网ZXXK]核聚变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氢弹就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制造的一种威力比原子弹还要大的核武器。③和平利用
核能:利用核能发电是人们和平利用核能的一个重要方向。3.其他新能源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探究点四:感受我国新能源开发成就观看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视频,谈谈自己的感受。(三)、小结今天我学到了什么?(四)、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堂堂
清。2、课外拓展:调查湄潭当地的能源利用情况。四、板书设计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能源与社会。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2.能源与环境。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带来环问题3.开发新能源(1)太阳能。(2)核能。
(3)其他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