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走进微观》练习题-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

DOC
  • 阅读 3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78.127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1.1走进微观》练习题-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1.1走进微观》练习题-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1.1走进微观》练习题-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11.1走进微观》练习题-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
《11.1走进微观》练习题-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1.1走进微观》练习题-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docx,共(9)页,78.12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2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走进微观一、单选题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

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2.通常情况下的原子与组成它的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A.质子、中子B.整个原子、原子核C.整个原子、中子D.整个原子、质子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

子间有排斥力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4.以氢原子为例,如图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结构的是()A.B.C.D.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B.分子的体积大、有空隙,原子体积小、无空隙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在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6.卢瑟福利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相同,下述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A.B.C.D.7.通常情况下的原子与组成它的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A.质子、中

子B.整个原子、原子核C.整个原子、中子D.整个原子、质子8.你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吗?下列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地球、太阳、银河系B.分子、微生物、原子C.电子、原子核、分子D.银河系、太阳、地球9.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

子是可分的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10.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A.核子B.电子C.质子D

.中子二、多选题11.下面物体不具有一定形状的是()A.牛奶B.氧气C.铜块D.冰三、填空题12.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该实验表明_______

_.13.宇宙是由________组成的,原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14.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15.原子是由带________电的电子和

带________电的原子核构成,而原子核又是________电的中子和带________电的质子组成.原子不带电是因为组成原子的________数等于________.四、计算题16.海底石油泄漏会给海洋造成很大的污染.假设石油泄漏后均匀分散形成单层分子油膜,若把石油分子看做球形,

其直径约为10﹣10,试计算泄漏1L石油会污染多大面积的海面。五、解答题17.1克食盐中约有1.04×1022个分子,把1克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米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

计算,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六、综合题18.如图所示,是形象地描述物质存在形态的一种模型,则:(1)甲图描述的是________态物质分子的排列,理由是________;(2)丙图描述的是________态物质

分子的排列,理由是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但是分子还可以再分,故A错误;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只是如果再分,就不是原来的物质了,故B正确;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

则运动,红墨水在水中散开就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错误;D、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八个行星绕着太阳转,而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分子动理论认为: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2)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

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它还可以再分,只是如果再分,就不是原来的物质了;(3)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2.【答案】C【解析】【解答】解:原子不显电性,但是组成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其中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故选C.【分析】原子是由带

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3.【答案】B【解析】【解答】A、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的不变的最小微粒,但是分子还可以再分,故A错误;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只是如果再分,就不是原来的物质了,故B正确;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红墨水在水中散开就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错误;D、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八个行星绕着太阳转,而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分子动理论认为: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2)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星小微粒,它还可以再分,只是如果再分,就不是原来的物质了;(3)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4.【答案】C【解析】【解答】氢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

构成,且原子核相比原子的体积很小,故C正确。故选:C。【分析】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5.【答案】D【解

析】【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该选项错误;B、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都有间隔,故该选项错误;C、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故该选项错误;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

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该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6.【答案】D【解析】【解答】解:实验结果是:离金原子核远的α粒子偏转角度小,离金原子核近的α粒子偏转角度大

,正对金原子核的α粒子被返回,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本题比较简单,正确理解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即可解答.7.【答案】C【解析】【解答】原子不显电性,但是组成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其中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

的中子组成的.故答案为:C.【分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8.【答案】D【解析】【解答】解:A、正好顺序颠倒,成从小到大排列了,该选项错误;B、微生物为物质,比分子大,该选项错误

;C、也是顺序颠倒,成从小到大排列了,该选项错误;D、排列正确,符合题意,该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1)物质从大到小可以分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等;(2)物体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是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等.9.【答案】A【解析】【解答】解: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正确;B、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故C错误;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永不停止的,不过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故D错误.故选A.【分析

】(1)电子是汤姆生发现的,从而揭示了原子的结构;(2)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小颗粒的运动;(3)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4)构成物体的分子并不是非常紧密的排列在一起的,分子之间有间隙.

10.【答案】B【解析】【解答】解: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中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故选B.【分析】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理论,他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

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做圆周运动,据此回答问题.二、多选题11.【答案】AB【解析】【解答】解:液态物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能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物质

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故选AB.【分析】主要从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去分析.固态时分子只在平衡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固态时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液态时分子在平衡位

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要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不易被压缩.气态分子除碰撞外,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没有一定的体积

和形状,易被压缩.三、填空题12.【答案】分子;原子;分子间存在引力【解析】【解答】解:研究表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撤去压力也不易分开,是因为压紧过程使得两铅块有较多分子被挤压

靠近产生了分子间引力,对外表现出两块“不易分开”的宏观效果;故答案为:分子;原子;分子间存在引力.【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分子动理论: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

的引力和斥力.13.【答案】物质;原子核;电子;原子核【解析】【解答】解: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可以再分,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故答案为:物质;原子核;电子;原子核.【分析】

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4.【答案】质子;中子【解析】【解答】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点的中子组成的。故答案为:质子;中

子。【分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5.【答案】负;正;不带;正;质子;核外电子数【解析】【解答】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

子,而原子核又是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由于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答案为:负;正;不带;正;质子;核外电子数.【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原子中各微粒的带

电情况和数量关系回答本题.四、计算题16.【答案】解:石油分子的直径约为d=10﹣10m;1L石油的体积V=1×10﹣3m3,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107m2。答:1L石油会污染多大面积的海面为107m2。【解析】【分析】把油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

的空隙,油膜的厚度近似等于油分子的直径,由S=求出1L石油的面积。五、解答题17.【答案】解:水库中水的体积:V=4×109m3=4×1015cm3,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通过这一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

,数目非常多.答: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2.6×106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可获得的信息是: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解析】【分析】先对水的体积进行单位换算,再让分子总数除以水的总体积即可得出答案.六、综合题18.【答案】(1)固;分子排列紧密(2)气;分子排列极度散乱【解析

】【解答】解:(1)甲图中分子排列规则且非常紧密,符合固态分子的排列方式;(2)丙图中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分子排列极度散乱,符合气体分子的模型.故答案为:(1)固;分子排列紧密;(2)气;分子排

列极度散乱.【分析】(1)固体分子间距离极小,作用力大,分子位置固定,宏观上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具有流动性;(2)液体分子间距略大,作用力小,分子位置不固定,宏观上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3)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宏观上无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

动性.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