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力及其作用效果》教学设计2-八年级物理下册【鲁科版】.doc,共(5)页,7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8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教材分析】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力的作用效果的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本节内容是学生
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总结概括能力还不够;没有建立力和力的作用效果之间的认知关系。【设计思路】生活情境和体验力的概念力
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压力,二力平衡、运动和力的关系、压强、浮力生活现象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情境引入动手体验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应用【教学目标】1、能通过生活实例,归纳总结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
用,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2、能通过实验和生活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并解释生活中一些力的现象。3、能通过实验和对生活体验的分析、归纳,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会画力的示意图,并能根据力的示意图
判断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单位。【教学难点】1、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资源】磁铁,磁力棒,钢球
,弹簧,气球,钢尺,橡皮泥,海绵,多媒体软件,智能手机【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观察体验;利用智能手机和教学软件,既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也可以将学生的实验进行实时记录,从而比较容易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一、引
入新课1、请两位同学分别拉动拉力器,同学们判断谁的力气大,并说明理由。2、再请其中力气较大的同学抱起另一位同学,请同学们说出谁施加了力?谁受到了力?3、再请其中力气较大的同学抱起自己。思考抱不起来的原因。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
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力及其作用效果活动一:请同学们完成以下活动并完成表格:用手捏橡皮泥或海绵,挤压气球,拉伸弹簧,用手压钢板尺,朝不同方向推或拉笔袋,磁铁吸引静止的小铁球,在滚
动的小铁球旁边放置磁体。事例实验中出现的物体现象例如:人推小车人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思考1:.每个实验中你是通过通过什么现象感知到力的存在?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知识梳理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师:物理学中的力看不见摸不到,人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到力
的存在。思考2:每个实验中,谁施加了力?谁受到了力?力发生在几个物体之间?3: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知识梳理2:①力的概念:。②力的国际单位:,简称,符号;托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牛。活动二:利用视频回放
观察并分析刚才学生实验中的现象:两个气球或两个海绵相互挤压,观察:两个物体都变扁了。两个磁铁接近时,观察:要么都靠近要么都远离。①全体学生体验:伸出右手,用你的左手去你拍你的右手,哪只手施加了力?哪只手受到了力?左手为什么也感到疼呢?②生活经验:当你用手拉和压弹簧时,双手分别
有什么感觉?③知识应用:划船为什么桨用力向后划水船就前进了?知识梳理3:③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三、力的三要素活动三:利用视频回放观察并分析刚才学生实验中的现象: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的情况不同。思考4
:力的作用效果都相同吗?若不同,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活动四:用四个力拉同一把钢尺,F1=F3=F4>F2,使其发生图中四种形变:甲图和乙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有关;甲图和丙图说明力
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有关;甲图和丁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有关;在甲和乙图中,控制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研究力的效果与力的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做_________
_________法.知识梳理4: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所以,我们把力的、和叫力的三要素。四、力的示意图:思考:研究力的问题中怎样简单、方便的表示力?利用视频学习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画出下列各力的示意
图:A、教师示范:小明用F=1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小车。B、学生模仿、师引导纠正:用F=5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五、小结【板书设计】6.1力及其作用效果一、力及其作用效果(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力的示意图【作业布置】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