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doc,共(5)页,33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6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5.3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课,1课时)【教材分析】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作用。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因此要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设计、数据记录与分析得到结论等方面对学生全面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由于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
,但本实验又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作,正确地记录数据并得出结果,因此,在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量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需要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器材?用什么办法测量?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明确实验目的、知道实验原理,在实验设计中,会选择实
验器材,明白实验步骤,能及时正确地将数据填入表格得出结果。实验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及时掌握各组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时交流反馈。【学情分析】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测量过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有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做基础,因此本节的探究活动学生是有能力自主完成
的。另外,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喜欢动手操作,但缺乏严谨的思维,所以本节课可以利用误差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固体体积的方法.·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
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
学生对测量性实验的一般研究方法有所了解,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等各个过程都有初步认识和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
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学习用天平和量筒
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难点】·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体积较大不能放入量筒固体、漂浮物、易溶于水、易吸水等特殊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教法学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具学具】天平和砝码、量筒
、石块、细线、水、烧杯、食用油、奖牌、蜡块、冰糖、吸水石、溢水杯、面粉、细铁丝、漏斗、课前微课、多媒体演示课件等.【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微课自主学习提前一天发放课前微课(讲授量筒使用方法、密度测量原理等)及前测练习,指导学生完成前测练习并批改。提
前一天观看微课,完成前测练习。较简单知识课前解决,课堂进行深入拓展。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小视频《啤酒瓶的华丽变身》提出问题:如何鉴别绿钻真伪?观看视频思考如何鉴别绿钻真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测量固体的
密度(以小石块为例)1.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原理、器材、测量方法。2.引导学生说出测量步骤(点评误差最小的方法)3.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思考实验原理、测量方法阐述测量步骤,比较获得最优方案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开启寻宝之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4.收集学生
实验数据5.评估交流★拓展实验(测量特殊固体的密度)每个小组资源选取感兴趣的拓展任务并利用实验器材完成特殊固体密度测量。1.体积过大,无法放入量筒的奖牌2.放入水中漂浮的蜡块3.放入水中易溶于水的冰糖4.易吸水的吸水石交流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小组选取实验
任务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进行密度测量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特殊固体密度测量方法拓展特殊固体密度的测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二、测量液体的密度(以食用油为例)1.对比实验方案,引导学生选出最优方案。2.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3.收集学生实
验数据4.评估交流思考两个实验方案优劣,选出最优方案学生分组实验交流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以鉴别食堂食用油是否为地沟油为引子,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拓展实验过程中量筒不小心打碎了,现在只有一架天平(带砝码)、一只
小烧杯、适量的水、如何测出食用油的密度?要求:(1)简要说出实验步骤;(2)根据你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食用油密度的公式。思考缺少仪器的测量方案分享实验方案深度挖掘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
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______g/cm3。学生完成练习随堂练习,巩固提升。畅谈收获
系统升华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从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三方面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畅谈收获,共同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强化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促进情感的提升。课后延伸思维拓展引导学生课后通过
采访、调查、网络查询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密度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知识,以及测量物质密度的其他方法,以“密度与生活密不可分”(或其他)为题,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
走向社会”的理念。【板书设计】5.3测量物质的密度原理:一、测量固体的密度:二、测量液体的密度【教学反思】本节课属于一节比较典型的实验课,为了让同学们对物质密度的测量有更深入的研究,因此设置了特殊固体密度测量等拓展实验。受课堂时间限制,考虑到学生对量筒的使用方
法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因此将量筒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原理等较简单内容以课前微课的形式发给学生自学,利用前测练习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效果较好。此举节省了不少课堂时间,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充分开展实验探究。整节课以鉴别“绿钻”为引子,开启寻宝之旅,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设置拓展实验环节,有效拓宽了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运用了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测量液体密度实验中,大胆提出用所学知识鉴别地沟油,
是想提醒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参与度较高。在测量小石块密度和食用油密度实验中,引导学生选择最优方案,更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实验方案对实验结论所造成的影响,学会对误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
。由于时间掌握不太好,最后的随堂检测反馈环节比较仓促,没有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感觉比较遗憾。mρ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