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一(含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4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80.500 KB
  • 2022-11-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一(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一(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一(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一(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一(含答案解析)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语文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一(含答案解析).doc,共(10)页,80.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44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10页2020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考前天天练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在北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十三五’规划是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后的首个五年规划,公报将“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用很重的篇幅强调坚持绿色发展,释放出党中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白重恩说。(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二:8月4日,中央电视台开始在新闻联播节目推

出《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系列报道。报道称,塞罕坝主动修复生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活标本。三代人用了55年的时间,将昔日飞乌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塞罕坝林场的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

的一片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今天的塞罕坝,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摘自《人民日报》材料

三:中新网北京8月8日电(记者张尼)日前,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督察组将分别进驻吉林、浙江、山东等8省份,这也标志着中央环保督察将实现对31省份的全覆盖。此前批次的督察中,已有上万人被问责。新一轮

督察风暴又将揪出哪些环保“顽疾”引发外界关注。从另一组数字上也能看出中央环保督察取得的成效。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近日透露,此前的中央环保督察中,初步罚款约8.8亿元,立案侦查1183件,拘留1103人,约谈13593人,问责11390人,切实推动

解决了一大批环境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材料四:地球是你我共同的家园,建设美丽家园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一起参与、共同行动。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只当坐而论道的旁观者,而应成为躬身践行的参与者,从自己做起、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

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或许个人的力量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的,但聚沙成塔、积土成山,众人汇聚起来的力量第2页共10页就是磅礴伟力,唯此方能绘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幽静宜人”的美丽中国图景,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摘录自《南方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人国家“十三五”规划,并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B.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力度空前,堪称“风暴”,并将实现对全国31省份的全覆盖。

此前各批次的督察取得了显著成效,第四批督察又已全面启动。C.塞罕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场后林场三代人用了55年时间植树造林112万亩,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范例。D.建设美丽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政府有责,人

人有责,面对这一项神圣伟大的工程,每一个公民都不能缺位,没有谁是旁观者。(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材料一说明,从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到生态文明的总体规划,中央的顶层设计和科学布局为美丽中国建设描绘出了一幅宏伟蓝图。B.材料二和材料三报道的角度

有所不同:材料二着重树立生态文明的正面典型,提供示范;材料三着重呈现环境保护的具体问题,发出警示。C.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塞罕坝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释放氧气等,创造了超过120元的生态服务价值。D.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实现单位国内

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就指日可待。E.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严厉的法治作有力的保障,材料三的一系列数字既展示了中央环保督察的成效,也反映出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3)党的十八

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概括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第3页共10页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

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

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

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

、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材料二: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

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注:计算或比较不

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材料三: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

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

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第4页共10页B.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

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C.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2)下列对材

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C.博物馆免费开放

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D.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

题。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

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

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

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

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

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

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第5页共10页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

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

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

,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

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

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D.现

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B.现

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

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第6页共10页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居庸关【注】谢榛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注】居庸关,又名蓟门关,是长城

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今北京西北。(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从大处落笔,从总体上描绘出居庸关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B.颔联回顾居庸关一带征战不断的历史,每逢秋高马肥,北方部族就会入侵。C.“魏尚”是汉文帝时云中太守,他爱护士卒,治军有方,令匈奴不敢进犯。

D.尾联运用典故,借对魏尚的怀念,表达了为当朝有魏尚一样的将军镇守居庸关而欣慰。(2)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

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③,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帝览之曰:士

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

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

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注】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烝烝,zhēng,淳厚。③谯周:人名。④游夏:孔子学生子游、

子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

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第7

页共10页(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的上疏《陈情表》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言辞恳切,表达情

感委婉畅达。B.原文“泰始初”中的“泰始”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C.古代任职授官

很有讲究,用词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如“封”用于爵位,“徙、迁、调”是一般的官职调动,“擢、右迁、升”是升官,“黜、罢、除”是降官。D.古代臣民上书言事分为“上书”、“上疏”和“上封事”,其区别在于“上书”是臣民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员专

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上封事”则是向皇帝进谏带有机密性文书。(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

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B.“周门人方之游夏”“数使吴,有才辩”“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等表现出李密有才干。C.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

马。D.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译文:.((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译文:.第8页共10页答案解析1.答案及解析:(1)C;(2

)AE;(3)①党中央对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科学决策,制定了具体目标,对建设美丽中国有坚定的决心;②地方政府切实贯彻中央部署,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③对环境保护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对环境污染实行严厉的法治;④百姓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人理解、对美丽

环境的热切期待.对生态保护的积极行动。解析:(1)原文为“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2)B项,“具体问题”不对;C项,“120亿”是每年创造的生态服务价值;D项说法绝对。2.答案及解析:(1)B;(2)B;(3)①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

的科研成果;②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养出科研团队。解析:(1)B项的“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的说法不准确,根据学#科图表,2003年比2002年也有所减少。(2)A项讲的是博物馆的开放对公众的好处,

与之相关的是“材料一”的开头部分;“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说法无中生有。同C项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二”中,依据原文“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可判断C项的说法错误。同D项相

关的内容在“材料三”中,依据原文“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可判断D项的说法错误。3.参考答案:(1)答案为:B解析:“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曲解文意,文章第二段开头的表述是“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

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2)答案为:C解析:由文章第四段“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可知,现代小说重视的是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而非“不太注重”。此外“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与“

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之间也不存在因果关系。且“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的应该是“小说家”本人,而非“人们”。第9页共10页(3)答案为:B解析:“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有误,原文第四段是“甚至将

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显得更有意味”可知,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并没有降低。4.【参考答案】(1)BB.颔联是描写居庸关一带的景色,既概括了秦汉以来千年征战史,又反映明代北方边患的严重。(2)①写景精工,动静

结合:活动的“云”“鸟”,静止的“岭”“关”,愈加显示出“云”“鸟”的活泼灵动,“岭”“关”的高峻挺拔。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描绘居庸关一带气势宏伟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震撼与喜悦之情。③对仗工整,用语精当:如“断”形象地刻画出山岭

的险峻、高耸,“长”传神地表现出长关的绵延不断。5.【答案为】(1)D(2)C(“除”任命,授官,“左除”是降级授职。)(3)A(4)((1))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成子游子夏一样的人才。((2))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

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译文】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别名虔.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这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性情淳厚,非常思恋母亲,以至生了病.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

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里未曾脱衣.祖母的饭菜、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李密有时间就去学习,忘记了疲劳.他师事谯周,谯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意思是说他博览五经,精通《春

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国被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下诏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没有人侍奉赡养,就没有接受官职.他上书武帝说:“臣下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离我而去

世了.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抚养我.臣下小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浅薄,„„皇帝看了李密的表章说:“李密出名,一点也不假啊.”于是就不再征

召李密.后来,李密的祖母去世了.等到李密的丧期结束后,皇帝又征召李密到洛阳任洗马.司空张华问他:“您觉得安乐公刘禅怎么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提并论.”张华问他为什么这样说,李密答道:“齐桓公得管仲而称霸天下,用了竖刁而死于非命;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能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而亡了国.因此知道

他们的成败是一样的原因.”张华又问:“孔明的言教为什么这样琐碎?”李密答道:“过去舜、禹、皋陶交谈,所以简洁雅致,《大诰》与平常人说,适宜琐碎.没有和孔明旗鼓相当的谈论者,他的言教就琐碎啊.”张华点头称是.后来李密做到温

令一职,而厌恶从事,经常给别人写“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字句.第10页共10页从事拿着他的这些字向司隶告状.司隶认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驳回了从事对李密的弹劾.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得到升迁.而朝廷里没有

为他说话的人,只能升任汉中太守一职.自己认为朝廷没有重用他,很有怨言.等到皇上在东堂给大臣赐食蜜饯的时候,让李密作诗.他在诗的最后写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人们这

样说,有因就有果.朝中没后台,不如把乡还.明君坐朝上,俗语怎成真?)武帝为此很生气,于是,都官从事奏请皇帝罢免了李密的官职.后来,他在家中辞世.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