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高考)高考政治二轮精品专题六 党的领导与民主建设(考点清单).doc,共(6)页,156.324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37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从命题内容看,人大的地位和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民主集中制;党的性质、宗旨、地位、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建设;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大。从考查形式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常综
合考查党、政府和人大的知识。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主观题。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结合全国“两会”的召开理解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2)结合中国共产党发展新理念的提出等,理解党的性质、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3)进一步明确要坚定不移地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出发点,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落脚点,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主体,凸显“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重要命题。(4)结合
我国在民族、宗教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措施,理解我国为什么能实现“风景这边独好”。第四单元考查的重点有:主权国家的权利;联合国的作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时代主题;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核心考点一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产生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民主选举产生性质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
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命题趋势考点清单专题六××党的领导与民主建设地位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履职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审
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产生“一府一委两院”,并监督“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③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④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
位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民主集中制原则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
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与完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3.核心知识总结: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制
度国体和政体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核心考点二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作
用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③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
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执政方式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性质、宗旨、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
局、协调各方。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③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
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内容①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②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③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新”的表现①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
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②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③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
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作用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①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②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
、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协商式监督③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
,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3)协商民主①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的渠道主要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②健全协商民主
制度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维护社会团结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考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1.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
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②内容: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③必然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
存的民族关系④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本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持我
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求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
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3.各主体对推动民族地区发展肩负的责任主体措施中国共产党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作用,提高执政能力,坚持科学
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统筹区域发展,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人大通过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督促有关国家机关落实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为民族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公民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②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维护民
族平等。③贯彻和遵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以自身的行动推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实现。④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自觉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