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声现象复习》PPT课件1-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ppt,共(24)页,98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9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通过复习,掌握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的特性以及声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如何控制噪声的危害。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声知识分析简单的声问题的方法。3.激情投入,积极思考,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重点:声音的产
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性,防治噪声的途径。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复习目标1、观察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转换法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
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3)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渐渐听不到电铃的声音渐渐听得到电铃的声音空气真空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作为传声介质;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_________
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_______中较快,_______中最慢。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思考:在足够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先后听到几次敲击声?传来的敲击声的介质依次是:3次铁管、水、空气结论:340m/s介
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固体液体气体介质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声源发出声音后,以形式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碰到物体反射回来,人们能区别回声和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回声的测距的计算方法:,人耳能区分原声和回
声的最少距离为。0.1sS=vt/2波17m2.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B.磁性物质C.真空带D.绝缘物质C1、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物体振动停止,声音消失;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知识巩固:1.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_图和_____图;响度相同的是__图和_____图。甲
乙乙丙二、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2、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节奏不同C二、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3、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
_____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音色响度知识巩固:4.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用嘴对着瓶口吹,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逐渐。若用筷子敲击它们发声时,那么发声体是,从左至
右音调渐。瓶里水面上方的空气柱降低升高知识巩固:瓶子和水1、乐音:物理学: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三、乐音与噪声:2、噪声:环保方面: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波形是有规律的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物理学:环保方
面:四、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传播途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要有声源;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要有健全的听觉;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内:20Hz—20000
Hz。1、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五、声的利用2、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应用:医院的B超检查、声呐、倒车雷达、超声波清洗眼镜、洁牙等。3、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应用:预报地震、海啸、台风和监测核爆炸等。(2018年)中考链接C1、(2018安徽13题3分)如图所示
,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
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2、(2017安徽第1题2分)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
D调“1”比C调“1”的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2017年)中考链接音调(2016年)中考链接3、(2016安徽1题2分)声呐在海洋勘查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的设备超声波4、(2015安徽第1题2分)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会降低(2015年)中考链接音调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归纳:4、声的利用:2、声音的三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产生的原因:传播的条件、速度:由于物体的振动(V固>V液>V空气)
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3、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介质1.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B小试牛刀:2、北宋时代的沈
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马蹄声让士兵知道敌人来夜袭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士兵能辨别
出是马蹄声而不是狗叫声,是根据。大地快信息音色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不同。响度音色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写出两点)物体(钟)振动产生声音(钟声)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是钟声5、列车驶入隧道前应鸣笛,司机在离隧道口262.5m处鸣笛,鸣笛后经过1.5s听到由隧道口的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列车行驶
的速度?设列车的行驶速度为v1,列车鸣笛时列车距峭壁的距离s,∵v=s/t∴1.5s内火车行驶的距离:s1=v1t,1.5s内鸣笛声传播的总路程:s2=v2t,根据题意:s1+s2=2s,即:v1t+v2t=2s,v1×1.5s+340m/s×1.5s=2×
262.5m,解得:v1=10m/s=36km/h答:列车的行驶速度是36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