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4-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DOC
  • 阅读 6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42.169 KB
  • 2022-11-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4-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4-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4-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docx,共(3)页,42.16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9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平面镜成像特点》习题课教学设计本节课是教科版教材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中的第3节《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在生活中也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一)、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通过相关题型的训练进一步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掌握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练结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相关题型的训练是学生形成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常见生活问题的常识;通过掌握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的方法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作图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运用。教学难点: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

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归纳总结法。(四)授课类型:习题课(五)教学过程:例:同学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实验中提供了几块玻璃板和平面镜,进行实验时你应选择进行实验,这样选的目的是:.(2)实验中提供了两块5mm厚的茶色玻璃板与无色透

明玻璃板,两块2mm厚的茶色玻璃板与无色透明玻璃板,你应选择mm厚的(选填“茶色”、“无色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3)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室内的光线应一些(选填“强”或“弱”);(4)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为了比较像

与物的关系.(5)为完成本次实验探究,还需要一种测量工具,这种测量工具是,实验中这种测量工具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是否相等.(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瑞瑞同学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

璃板后并移动,他的眼睛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A”或”B“)侧现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瑞瑞通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7)小明同

学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选填“实”或“虚”)(8)瑞瑞同学接着测出了蜡烛A

和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都为15cm,因此他得出了“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方法是否理?答:理由是:。(9)为证实上述有关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措

施:()A.保持A、B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10)实验时,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丙),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处(选填“A”或“B”).拓展: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11)小光和小温同学在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

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分析与论证】小光和小温同学在分析数据时发现,四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小一些.小温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细心的小光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且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小光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小可能与玻璃板的

厚度有关.【交流与评估】1、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2、“像距都比物距小”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cm.实验序号1234物距u/cm4.25.06.810.0像距v/cm3.74.56.39.

5(六)、设计的目的教师活动:通过一个例题知识的层层推进,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涉及到的知识都包括在其中,从器材的选择、实验要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拓展等方面进行训练,达到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给出解题方案

,并派代表进行讲解。(七)、课堂小结:由学生小结知识点;(八)、布置作业:《同步练》第35页2、6、9、10小题。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