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1 为文学作品配画》教学设计4-九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常锐伦).docx,共(2)页,26.52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8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为文学作陪配画》---人美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课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插图的特点,认识插图与文学作品的重要关系,感知插图所应表达出的文学作品的意境和情趣。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不同风格的插
图,学习创作插图的基本方法,并绘制出草图。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发现文学作品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关注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画境,体会文学描写中的画面感,尝试用绘画去表现这种感觉和意境,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教学重点:学习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
础上如何能创作出贴切表达文字意境的插画。教学难点:理解如何恰当的表达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和内容,构思的画面生动有趣。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看图猜诗:以《观沧海》《悯农》等古诗插图引导学生抢答。提问:为何同学们通过插图一下就能猜出作品?(因为插图展现出了作品的情景,体现出了
作品的精神内涵)如果让我们为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配画,应该怎样做?(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读诗赏画,学习意境的表达方法:1、闭目听诗:教师朗诵《游子吟》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说出心中浮现的画面,指导学生找出诗中描述的具体事物、色彩、情节等
。并试着分析作品从哪些方面表达出诗的意境的。2、赏析《蛙声十里出山泉》和《深山藏古寺》,分析画家是如何表达诗中意境的。提问:除了意境的表达,在具体画面上还有哪些表现方法--色彩、情景、构图。(板书)引导思考:如何为文学
作品配画?--通过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运用适当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技巧,形象的再现文章情节体现作品的文学精神。(二):多种文学形式配图欣赏:1、古朴雅逸的古典文学:《红楼梦》插画,《登鹳雀楼》插画2、充满童趣的儿童文学:《LOSTANDFOUND》英奥利弗、杰法3、清新浪漫的青春文学:《
踮脚张望的时光》-寂地提问:你最喜欢的诗句是什么?如果试着给它配画,你将如何表达始终的内容和意境呢?学生讨论,表述自己想法。(三)指导学生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故乡》《山居秋暝》等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课堂实践指明标准。三:课堂实践与评价:
1、教师出示草图范例,以便学生明确本课时需要完成的程度。2、作业内容:根据各小组实际情况二选其一。A:根据老师提供的诗句,完成配画的草图绘制(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踏花飞处马蹄香。)B:选择自己喜欢
的或者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一首古诗或一段文字,创作一幅插画。3、作业要求:绘制配图草图,并讲述创意过程。(注意构图安排-情节表现-环境处理-作品内容-情节表现-体现作品意境-构思画面生动有趣)4、展示学生作品,畅谈思路
,自评互评。四:小结与课后拓展:1、总结本课内容,同时提示下节课内容。2、推荐学生课后阅读欣赏:A:波兰插画大师《艾米丽、杜巴克》作品B:台湾漫画家几米作品C:陆俨少作品推荐作品,指示阅读,慢慢累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