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学案:第四部分 五 奇中取胜的创新文体 课堂实战演练(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3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52.000 KB
  • 2022-11-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学案:第四部分 五 奇中取胜的创新文体 课堂实战演练(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学案:第四部分 五 奇中取胜的创新文体 课堂实战演练(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学案:第四部分 五 奇中取胜的创新文体 课堂实战演练(word版含解析) .doc,共(5)页,52.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33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

外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

有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命题依据】关注社会焦点,置身其中思考。【写作指导】材料分析这

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中中外两对父母对待孩子摔倒这件事情态度各不相同,这表面上是中西方家长育儿理念的冲突,更深处讲却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立意时可以从育儿观念入手,也可以深入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可以求同存异、互相吸收借鉴。立意提示①家庭教育要适应

社会发展(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既要给孩子关怀,又要给孩子独立的锻炼。②在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看家庭教育。③从育儿理念的冲突中看中西文化差异与交融。④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参考素材(1)理论素材。①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

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龙应台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④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

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2)事实素材。①顾群业的平面设计作品《叩》,通过对典型文化象征符号的提炼重组,表达了对全球化环境下多元文化间互动融合的思考。设计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虚拟了这样一幅画面:“蜘蛛侠”的一只手轻轻伸向中国传统的兽首衔环样式的门

环,正要做一个叩门的动作。表面上看,设计者以“蜘蛛侠”代表美国大众文化,“兽首衔环”的黑漆大门代表中国文化,将两者组合在一起,作品似在传达中西文化的并存与碰撞的主题。②在我国革命历史上,刘伯承、邓小平两人之间的

合作,充分验证了“君子和而不同”的从政道德。刘、邓二人都是四川人,但刘伯承生于1892年,邓小平生于1904年,年龄相差不小。在革命工作中,按照分工,刘伯承主管军事工作,邓小平主管政治工作。但是分工不分家,始终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刘伯承的工作态度是“举轻若重”,事必躬亲;而邓小平则是“举重若轻”,每

遇大事,都以轻松态度对待。但两人从不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就一致地去做。刘、邓团结协作,默契配合,使刘、邓大军数十年如一日地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能百战百胜。③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都以优异的成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想在父亲的公司里大展宏图,干一番事业,但李嘉诚果断地拒绝了:“

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你们还是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能到我公司来任职。”于是,兄弟俩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投资银行,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风生水起,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李嘉

诚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培养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一“表情包”是一种通过图片来表达感情的方式,现在年轻人的社交方式是所谓“天可不聊,

图不可不给”,几乎任何对话都会出现表情包。材料二一位教授说,现在学生都喜欢用表情包,有时他劝导学生几句,学生回一个表情包;表扬或批评学生几句,他们也是发来一个表情包,表情包简直是结束聊天的“利器”。材料三专门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艾伯顿·梅热

比曾提出公式: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语速(38%)+表情/姿态(55%)+语言内容(7%)。对“表情包”,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命题依据】关注社会焦点,置身其中思考。【写作指导】材料分析本

题为多则材料作文,带有明确的任务指令,选取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颇高的“表情包”作为写作话题,拓展了写作空间。题目包括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概述表情包在当今社会年轻人中的使用情况,第二则材料举例说明表情包对沟通交

流的影响,第三则材料则直接引用了相关学者的理论。材料是客观的叙述,并无褒贬的倾向,考生可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立意。从肯定的角度考虑,表情包可涵盖表情、姿态和语言内容,“一图抵千言”,可满足人际沟通的需求。人们在人前难以传达的喜怒悲欢,可在表情包中得到宣泄

,使现实生活中饱受压抑、煎熬的心灵得到慰藉与补偿。表情包的创作和开发门槛较低,人人都可以成为表情包的创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与创造性。从否定的角度考虑,表情包助长了我们表达的惰性,削弱了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相对于语言表达的无穷无尽,表情包的表达则是有限的。很多表情包都带有恶搞性质,配图和文字的强烈反差,具有引人发笑的效果,滥用表情包助长了恶搞之风。当然,还可以从辩证分析的角度立意:表情包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也的确具备一定的叙事功能,但其内

核是孤独与思想的贫乏,缺乏精致的美感与对时代的沉思洞见。立意提示①表情包便于缓和尴尬,促进和谐。②表情包便于情感宣泄,慰藉心灵。③表情包便于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与创造性。④表情包助长人们表达的惰性,削弱文字表达能力。⑤表情包缺乏精致的美感与对时代的沉思洞见。参考素

材互联网时代下,表情包成了新兴的网络语言。相比文字信息,表情包是一种低门槛的表达方式,它突破了地域、文化和教育程度的局限,凭借其简单、直观、通用风靡网络。在更迭速度极快的互联网领域,表情包却保持茁壮甚至愈发强大的生命力,对热点话

题的隐喻和借用被加入到表情包的创作中,使其成为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换代的“快消品”,也成了网友们的“接头暗号”,对热点话题相似的调侃趣味显示的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集体认同。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