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3.1.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学案.doc,共(4)页,315.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00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2.知道微粒运动快慢、微粒间隔大小的影响因素,微粒间隔大小与物质状态的关系。3.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学习重点】能从微观上认识
微粒的性质【学习难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高锰酸钾固体的颜色为_______,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色。2.冰、水、水蒸气是同种物质吗?___________;干冰和冰是同种物质吗?____3.水的电解和水的
蒸发是同种变化吗?你能解释吗?4.汞俗称水银,可作为温度计的材料,你能解释原因吗?水能否作为制作温度计的材料呢?夏天,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你知道原因吗?二、合作~研讨~点拨活动一、探究物质的可分性[观察实验]高锰酸钾
溶于水[现象记录]①固体颗粒逐渐_____。②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__[交流讨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结论]物质由极其微小的_________构成活动二、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观察实验]见课本中p63的“观察与思考”[现象记录]【实验1】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____
_。实验2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讨论]实验2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_______[观察与思考]实
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再分别加入一颗大小相等的品红颗粒。现象:结论:微粒运动越快[观察实验]见课本中p63的“活动与探究”。[现象记录]实验1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现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交流讨论]实验1说明了什么?实验2说明了什么?[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阅读]P64完成下列填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二氧化碳、氧气、水等
由构成,铜、铁等金属及金刚石、稀有气体由构成,食盐由构成。三、总结~反思~提升1.活动一、活动二。2.反思“预习交流”中的第4题,你能用微粒的观点来分析吗?3.你能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解释“预习交流”中的第2、3题吗?4.
沙尘暴现象的存在能证明微粒具有运动的性质吗?海绵能够吸水的事实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吗?5.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是多少?50ml酒精与50ml酒精呢?6.学生观察“魔棒生烟”实验,结合“练习与实践”第5题,回答有关问题7.从热水瓶中倒完
开水,塞瓶塞时,瓶塞总是往上蹦,这是什么原因?四、自检~反馈~巩固【课堂反馈】1.为探究物质的可分性,小琴同学用高锰酸钾颗粒依次进行了下列三步实验操作。①研磨:从试剂瓶中取少量高锰酸钾颗粒放在研钵中研碎成粉末
;②溶解:取少量粉末放在试管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③稀释:把试管中的溶液全部倒进盛有200mL水的烧杯中。其中哪些操作步骤中高锰酸钾不再分?()A.全部B.只有①C.只有②D.只有③2.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物质
由微粒构成的是()A.碳素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全杯水都变黑B.加热试管中的碘晶体,片刻后试管中充满紫色蒸气C.一袋大米中有很多米粒D.少量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不见了3.某同学为探究分子的特性,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100m
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B.品红放入水中,整杯水逐渐变红C.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得到了氧气D.两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前者比后者容易压缩4.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
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5.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如右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约10~15滴),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仪器的用途是______
_。(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可说明_______。6.(2016•成都)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
很小B.分子的质量很小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课后作业】1、水结成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由水的微粒变成冰的微粒B.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C.水的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D.水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2、(2
016•济宁)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3、为预防疾病,常喷洒某些药水对环
境进行消毒杀菌,这时往往会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这种现象说明构成药水的微粒具有()A.质量很小B.微粒之间有空隙C.微粒在不停地运动D.微粒是被风吹进鼻孔4、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A.水的微粒大小变了B.水的微粒空隙变了C.水的化学性质变了D.水
的微粒本身变了5、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A.微粒不断运动B.微粒之间有空隙C.微粒很小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6、铁路上的铁轨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很小的“缝隙”,这些缝隙的作用是。这体现了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性质。7、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________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打开盛有酒精的瓶盖,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因为构成酒精的微粒_____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
。白酒瓶一定要盖严瓶盖,否则酒的香味变淡,度数会降低,其原因__________。9、用微粒观点解释:充满气体的橡皮球加压时体积明显缩小,而充满水的橡皮球加压时体积变化却不大10、超市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
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解释】请用分子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结论】保鲜膜除
了可阻止食物中的水分流失,还能隔绝,防止食物腐败。【反思】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所以要控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