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1单元 第2讲 课后真题精炼(含解析).doc,共(10)页,124.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2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必修2第一单元第2讲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形成配子时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B.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传递中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可以同时发生作用D.揭示的都是真核生
物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答案】B【解析】形成配子时,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分离,A正确;如果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
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正确;染色体分布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定律所说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正确。2.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
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受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A.24∶8∶3∶1B.25∶5∶5∶1C.15∶5∶3∶1D.9∶3∶3∶1【答案】A【解析】F1
黄色圆粒植株去掉花瓣相互受粉,相当于自由交配,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两个分离定律问题,由F1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出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故有:①Yy×Yy→黄色Y_=3/4、绿色yy=1/4,②
R_×R_→皱粒rr=2/3×2/3×1/4=1/9,圆粒R_=8/9,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4×8/9)∶(1/4×8/9)∶(3/4×1/9)∶(1/4×1/9)=24∶8∶3∶1。3.玉米的宽叶
(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
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B.有9种基因型C.高产抗病类型占1/4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答案】D【解析】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
2Aa∶1aa)(1DD致死∶2Dd∶1dd),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2∶1,故A错误;有6种基因型,故B错误;高产抗病AaDd的比例为1/2×2/3=1/3,故C错误;宽叶有茸毛(A_Dd)比例为3/4×2/3=1/
2,故D正确。4.(2017年江西宜春阶段考)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B、D基因。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考虑致死现
象)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A.均在1号染色体上B.均在2号染色体上C.均在3号染色体上D.B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D基因在1号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如果B、D基因均在1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的配子为
:1ABD、1a,自交子代基因型为:1AABBDD、2AaBD、1aa,表现型为长纤维不抗虫∶短纤维抗虫=1∶3,A错误。如果均在2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的配子为:1aBD、1A,自交子代基因型为:1aaBBDD、2AaBD、1AA,表现型为短纤维抗虫∶
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B正确。如果均在3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为:1ABD、1A、1a、1aBD,自交子代有4种表现型,C错误。如果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AaBD生成配子为:
1AD、1aB,自交子代基因型为:1AADD、2AaBD、1aaBB,表现型为短纤维抗虫∶长纤维抗虫=3∶1,D错误。5.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人类某高胆固醇血症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Dd为中度患者,dd为高度患者。下图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
病(A、a表示相关基因)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Ⅰ1的基因型为AaDd,Ⅰ2的基因型为AaDDB.Ⅱ9的基因型为aaDDC.Ⅱ7与Ⅱ8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6D.Ⅱ7与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
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18【答案】C【解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的基因型为A_Dd,Ⅰ2的基因型为A_DD,而Ⅱ6为白化病患者,因此Ⅰ1的基因型为AaDd,Ⅰ2的基因型为AaDD。Ⅱ9患白化病而不患高胆固醇血
症,基因型应为aaDD。Ⅱ7不患白化病而患中度高胆固醇血症,基因型为A_Dd,Ⅱ7是AADd的概率为1/3,是AaDd的概率为2/3。Ⅱ9的基因型为aaDD,因此Ⅰ3的基因型为AaDD,Ⅰ4的基因型为AaDd,Ⅱ8的基因型应为A_DD,其中AADD占1/3,Aa
DD占2/3。Ⅱ7(A_Dd)和Ⅱ8(A_DD)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2/3×2/3×1/4=1/9,患高胆固醇血症的概率为1/2,所以两病都患的概率为1/9×1/2=1/18,C错误。6.(2017年山东师大附中二模)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
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D.自交后
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答案】D【解析】根据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6∶2∶3∶1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子代中红色∶白色=2∶1、窄叶∶宽叶=3∶1,可知红色、窄叶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花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子代中只有白色窄叶和白色宽
叶中有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12,即1/6。7.(2017年山东菏泽月考)已知某种植株花的颜色受若干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相关等位基因如果是1对,则用A与a表示;如果是2对,则用A与a、B与b表示,依次类推)控制。现用该种植物中开红花的植株甲与开黄花的纯合植株乙杂
交,F1都开黄花,F1自花传粉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红花=27∶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花的颜色是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B.F1的基因型为AaBbCcC.F2的黄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7D.F2的红花植株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3/37【答案】D【解析】“F1自
花传粉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红花=27∶37”,即黄花占27/(27+37)=27/64=(3/4)3,由此可以确定,该性状是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正确;自交要得到27/64的黄花,则F
1的基因型必定为AaBbCc,B正确;F2的黄花植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CC,占F2的比例为1/4×1/4×1/4=1/64,因此F2的黄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7,C正确;F2的红花植株中,至少有一对基因为隐性纯合子,故F2的红花植株自交后
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D错误。8.(2017年河南郑州检测)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有三对亲本组合,杂交后得到子代不同表现型的数量比如表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项目黑蚁黄茧黑蚁白茧淡赤蚁黄茧淡赤蚁白茧组合一9331组合二0101组合三3010A.组合一亲本一定是AaBb×AaBbB.组合三亲本可能是AaBB×AaBBC.若组合一和组合三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与组
合三的相同D.组合二亲本一定是Aabb×aabb【答案】C【解析】组合一亲本杂交后代比例为9∶3∶3∶1,所以亲本一定为AaBb×AaBb;组合二亲本杂交后代只有白茧,且黑蚁与淡赤蚁比例为1∶1,所以亲本一定为Aabb×aabb;组合三亲本杂交后代只有黄茧,且黑蚁与淡赤蚁比例为3∶1,所以亲
本为AaBB×AaBB或AaBb×AaBB;只有组合一中AaBb和组合三中AaBB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才与组合三的相同。9.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
a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3种表现型C.
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占3/8D.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3种【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由于控制花瓣大小与颜色的基因独立遗传,可以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分析,且aa为无花瓣,也就无颜色之分
。据此,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基因型种类为3×3=9种,表现型种类为2×2+1=5种。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5种表现型。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所占比例为3/4×1/2
=3/8。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红色小花瓣、黄色小花瓣与无花瓣3种。10.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控制种子的圆粒与皱粒(Y、y)及黄色与绿色(R、r)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
3∶3∶1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C.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D.甲、丁豌豆杂交后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甲(YyRr)与乙(YyRR)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A错误;乙(YyRR)与丙(YYrr)杂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B错误;甲(YyRr)与丙(YYrr)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C错误;甲(YyRr)与丁(Yyrr)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3×2=6(种),表现型有2×2=4(种),D正确。11.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
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
粉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答案】C【解析】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遗传的基本规律,必须是可以在显微镜下表现出来的性状,即非糯性(A)和糯性(a),花粉粒长形(D)和圆形(d)。①和③杂交所得F1
的花粉只有抗病(T)和染病(t)不同,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项错误;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应该选择②④组合,观察F1的花粉,B项错误;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一半花粉为蓝色,一半花粉为
棕色,D项错误。12.(2017年四川成都联考)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如表是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亲本组合F1株数F2株数紫色叶绿色叶紫色叶绿色叶①紫色叶×绿色叶121045130②紫色叶×绿色叶
8902428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C.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D.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3∶1【答案】A【解析】该性状是
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此性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组合①的F2中紫色叶∶绿色叶约为15∶1,故F1含有两对等位基因,F2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的叶片表现为绿色,基因型为A_B_、A_
bb、aaB_的植株的叶片均表现为紫色,故组合①的紫色和绿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2中15份紫色叶植株中有3份为纯合子,即1AABB、1AAbb、1aaBB,故F2的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5。由组合②的F2中分离比约为3∶1,推知F1中只含
1对等位基因,故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绿色叶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叶∶绿色叶=1∶1。二、非选择题13
.(2017年湖南永州三模)下图为永州蚕豆(地方品种,制作兰花豆的上乘食材)花色代谢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花色代谢途径可知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从花色代谢途径可知遗
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蓝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蓝花植株∶白花植株=3∶1。若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预计所得的植株中可育的二倍体蓝花纯
种所占比例为________。(4)用下列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蓝花×白甲,F1表现为蓝花,F1自交,F2表现为蓝花∶白花=9∶7;实验2:白乙×白丙,F1表现为蓝花,F1自交,F2表现为蓝花∶白花=9∶7。若要鉴定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请你设计杂交实验方案(实验条件满
足要求):让该白花植株分别与亲本白乙、白丙杂交。结果及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_(或A_bb)。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答案】(1)控
制酶的合成(2)控制花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Ⅱ号、Ⅴ号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控制花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3)AABb、AaBB(缺一不可)0(4)①若两个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之一出现了蓝花植株②若两个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
均为白花植株【解析】本题涉及遗传基本规律等知识,重点考查分析综合能力。(1)从花色代谢途径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因为控制花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3)子代表现为蓝花植株∶白
花植株=3∶1,说明自交个体只有1对等位基因,因此,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若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全部都是单倍体,不可能得到可育的二倍体蓝花纯种。(4)要鉴定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让该白花植株分别与亲本白乙、白丙杂交。若该白花植株的
基因型是aaB_(或A_bb),则两个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之一出现了蓝花植株。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则两个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均为白花植株。14.(2017年山东潍坊模拟)现有两个黑毛和白毛豚鼠纯合品系。虽然基因突变率极低,但在某次杂
交实验的后代中出现了两个突变体。请回答:(1)黑毛甲(雌)和黑毛乙(雄)为亲本杂交,子代均为黑毛豚鼠。子代黑毛豚鼠之间随机交配,其中丙(雌)和丁(雄)交配产生的8个后代中出现2个黄毛隐性突变体戊(雌)和己(雄),其他所有杂交后代均为黑毛豚鼠。①根据此实验过程和结
果可推测,控制黄毛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②有人分析认为:亲本甲、乙其中之一已经为黄毛基因携带者,而不是甲、乙之一在此次杂交实验中产生配子时发生基因突变。为证明上述分析是否正确,利用黄色突变体进行
回交实验,回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若所有的回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此人的分析正确。③让丙和丁后代中的6只黑毛豚鼠(雌、雄各3只)随机交配,预测后代中黑毛个体占的比例
是____。(2)已知控制豚鼠毛色基因有黑色A1、黄色A2、白色A3,它们之间互为等位基因,且黑色A1对黄色A2为显性;黑色A1和黄色A2对白色A3均为显性。若常染色体上有B基因时豚鼠均为白毛,b基因使毛
色基因正常表达。现用纯合品系的黄毛、黑毛、白毛豚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项目亲本组合F1性状F2性状实验一黑毛豚鼠×白毛豚鼠全为白毛13白毛∶3黑毛实验二黄毛豚鼠×白毛豚鼠全为白毛13白毛∶3黄毛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基因B、b和毛色基因位于______(填“一对”或“两对”)染色体上。亲本中白毛豚鼠基因型为________。②根据①中对毛色遗传的分析,选择F2中多对黑毛豚鼠和黄毛豚鼠交配。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常染色体②甲×己、乙×戊黑毛∶黄毛=3∶1③8/9(2)①两对A3A3BB②黑毛∶黄毛∶白毛=6∶2∶1【解析】(1)①黑毛丙(雌)和黑毛丁(雄)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出现黄毛,故黄毛为隐性
性状,且后代黄毛在雌雄中均有,则控制黄毛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可用黄色突变体戊(雌)×黑毛乙(雄)或用黄色突变体己(雄)×黑毛甲(雌)杂交,如果亲本甲、乙其中之一已经为黄毛基因携带者(若甲为携带者),则甲×己→1/2黑毛∶1/
2黄毛,乙×戊→1黑毛,则回交后代黑毛∶黄毛=3/2∶1/2=3∶1。如果亲本之一在此次杂交实验中产生配子时发生基因突变,这种突变是不定向的,在回交中不一定能发生突变,因此所有回交后代可能没有黄色或者黑色和黄色的比例是不确定的。③丙和丁后代中
的6只黑毛豚鼠(雌、雄各3只),假设雌雄中各有1/3的纯合子和2/3的杂合子,随机交配中只有雌性杂合子(2/3)与雄性杂合子(2/3)杂交才能产生黄色后代1/9,故后代中黑毛个体占8/9。(2)实验结果中F2中出现16份,说明题中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又
因为实验一的F2中有黑毛和白毛而没有黄毛,故亲本黑毛基因型为A1A1bb、白毛基因型为A3A3BB。F2中多对黑毛豚鼠(1/3A1A1bb或2/3A1A3bb)和黄毛豚鼠(1/3A2A2bb或2/3A2A3bb)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毛∶黄毛∶白毛=6∶2∶1。
15.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基因型A_bbA_BbA_BB、aa__表现型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
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
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实验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
色体上。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
体上,则取(2)题中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________。【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2)①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②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③淡紫色∶白色=1∶1(3)53
/7【解析】(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AAbb)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A_Bb),由此可推知亲本中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2)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可根据题目所给结论,逆推实验结果
。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其比例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1/4AABB、1/2AaBb、1/4aabb
,表现型比例为淡紫色∶白色=1∶1;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1/4AAbb、1/2AaBb、1/4aaBB,表现型比例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3)若A、a和B、b
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共5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