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含解析)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427.0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含解析)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8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含解析).doc,共(9)页,427.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1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作业(二十八)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1.[2018·安徽部分中学联考]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③稀盐酸→小肠肠

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

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答案:B解析:①与②对比说明稀盐酸直接作用于胰腺不能引起胰液分泌,②与④对比说明稀盐酸可通过刺激小肠黏膜促进胰液分泌,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A正确;①与③对比只能说明胰液分泌可以

没有神经的参与,但不能说明一定不受神经的调节,还需进一步设计实验探究,B错误,D正确;①②③④对比说明在稀盐酸的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可以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正确。2.下列有关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能分

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B.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C.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被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D.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所以体内的激素含量总处于剧烈变化中答案:B解析:下丘脑能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A错误;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没有神

经系统,只有体液调节,B正确;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会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部位,但只有具相应受体的靶细胞才可识别,并非定向运输到靶细胞,C错误;正常情况下,在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下,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发

生剧烈变化,D错误。3.[2018·云南昆明一中三模]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和垂体都是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B.激素、神经递质和酶均作用于特定分子C.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均存在反馈调节机制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为葡萄糖答案:D解析: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D错误。4.[2018·吉林省吉林市四调]甲病人的甲状腺全部切除,乙病人患甲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不足,促甲状腺

激素含量过高),下列对他们所需补充激素的建议,正确的是()A.甲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乙病人需要补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B.甲病人需要补充TRH,乙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C.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TRH和促甲状

腺激素(TSH)D.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TRH和TSH答案:D解析:甲病人的甲状腺全部被切除,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须补充甲状腺激素;乙病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已经过高,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仍不

足,故应补充甲状腺激素。甲、乙两人补充TRH和TSH后,由于缺少甲状腺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故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TRH和TSH,故选D。5.[2018·江南十校摸底联考]下列有关动物体内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

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B.被手术切除性腺的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C.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D.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答案:B解析: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只有

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A正确;被手术切除性腺的动物,性激素分泌减少,反馈调节的结果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多,B错误;延长光照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进雌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产蛋率,C正确;垂体功能受损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甲

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机体产热能力降低,D正确。6.[2018·四川绵阳二诊]高糖、高脂肪膳食习惯容易导致肥胖并引发高胰岛素血症。如图是健康成人和肥胖病成人一次性口服100g葡萄糖后,150分钟内测得两者血浆胰岛素浓度及肥胖病成人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注:健康人空

腹下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μU/mL)。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肥胖病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速率高于健康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速率B.30min后健康成年人因血糖浓度降低,反馈调节使胰岛素浓度随之下降C.该

肥胖者胰岛素浓度高可能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下降有关D.长期高胰岛素水平会加重胰岛A细胞产生胰岛素的负担,将引发糖尿病答案:D解析:根据曲线分析可知,肥胖病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速率高于健康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速率,A正

确;30min后健康成年人因血糖浓度降低,反馈调节使胰岛素浓度随之下降,以防止血糖浓度降得太低,B正确;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而发挥作用,所以该肥胖者胰岛素浓度高可能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下降有关,C正确;胰岛

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D错误。7.[2018·河北两校模拟]某研究小组同学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如下实验:将少量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

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判断,A、B、C三组兔子第二次注射的物质依次是()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答案:C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进入人体后会被甲状腺吸收利用,题图的纵坐标为甲状腺的放射量,随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第

一次注射后曲线先上升后下降,4天后若注射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通过反馈调节使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故甲状腺的放射量下降减缓,对应图中的C曲线;4天后若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则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甲状腺的放射量快速下降,

对应图中的B曲线;注射生理盐水的一组为对照组,甲状腺放射量下降速度处于二者中间,对应A曲线。8.[2018·北京西城期末]有一类性别发育异常的男性(性染色体正常),性腺为睾丸而其他性征出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化。在临床发现的此类

病例中,甲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但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B.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低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有关C.乙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由于缺乏

雄激素受体所致D.乙患者体内促性腺激素的偏高与雄激素受体缺乏无关答案:D解析:男性的第二性征是由雄激素决定的,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性激素是分级调节的,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低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使得促性腺激素不能作用于性腺有关;乙患者

的女性化可能是由于缺乏雄激素受体所致;乙患者体内促性腺激素的偏高与雄激素受体缺乏有关。9.[2018·福建厦门一中期中]如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也是感受寒冷的感受器B.切除甲

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C.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D.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增加,靶细胞是下丘脑和垂体细胞答案:B解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而感受寒冷的感受器分布在内脏黏膜或皮肤,A错误;切除甲状腺后,③减少,甲状腺对下丘脑和垂体

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没有甲状腺,不能产生甲状腺激素,所以不会促进代谢,B正确;切除垂体后,③的分泌会减少,而不是立即停止,C错误;在寒冷环境中,激素①②和③的分泌均增加,加快代谢,增加产热,激素③的靶细胞

是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D错误。10.[2018·安徽黄山一模]喷乳反射是指当母体乳头受到婴儿吮吸刺激时,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引起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释放催产素,催产素作用于乳腺导管平滑肌,引起乳腺导管的收缩并排出乳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

节B.喷乳反射的效应器是乳腺导管平滑肌C.兴奋在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D.催产素的分泌和释放方式与抗利尿激素相似答案:B解析:喷乳反射过程既有神经系统参与,又有激素参与,因此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喷乳反射

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乳腺导管平滑肌,B错误;兴奋在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C正确;催产素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这种合成和释放方式与抗利尿激素相似,D正确。11.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

分别对它们切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然后测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项目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乙+--丙++-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答案:D解析:根据三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三种激素都减少的小狗应该被切除了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减少而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的小狗应该被切除的是垂体;只有甲状腺激素减少的小狗应该是被切除了甲状腺。12.[2018·河南郑州二检]如图为肾上腺素引起肌肉中糖原水解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结构位于

细胞膜上,为肾上腺素的受体B.肾上腺素没有进入肌肉细胞,但肌肉细胞发生了响应,响应之一就是糖原发生水解C.肾上腺素没有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D.在升血糖过程中,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有协同作用,故结构①也可与胰高血糖素结合,进而起到升血糖作用

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①结构可与肾上腺素特异性结合,并且位于细胞膜上,因此是肾上腺素受体,A项正确;肾上腺素并未进入肌肉细胞,只是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引起肌肉细胞发生响应,使糖原水解,B项正确;激素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

谢,而是向细胞传递信号,起调节作用,C项正确;不同的激素,与之结合的受体也不相同,D项错误。13.[2018·安徽江南十校联考]科学工作者为研究饥饿对哺乳动物胰岛素分泌的影响,选择健康大鼠若干分别禁食0、24、48、72、96小时后,测定血糖和血浆中胰岛素的浓

度变化,统计结果如图所示。(1)饥饿48小时后,血糖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血糖浓度升高。(2)胰岛素是由________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浆中。实验数据表明,和正常进食的大鼠

相比,饥饿96小时的大鼠胰腺细胞研磨液中胰岛素浓度约升高50%~55%,由此可以判断,长期饥饿状态下的大鼠,血浆中胰岛素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研究表明,哺乳动物下丘脑摄食中枢的细胞中存在着经转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判断,胰岛素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下丘脑摄食中枢,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答案:(1)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2)胰岛B饥饿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3

)胰岛素受体mRNA激素调节(或体液调节)解析:(1)饥饿48小时后,糖原已经分解完毕,此时血糖主要来源于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2)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浆中。长期饥饿状态下的大鼠胰腺细胞研磨液中胰岛素浓度约升高50%~55%,这些胰岛素不分泌到血浆中,主要原因是饥饿抑制胰岛

B细胞分泌胰岛素。(3)基因转录的产物是mRNA,由于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故哺乳动物下丘脑摄食中枢的细胞中存在着经转录形成的胰岛素受体mRNA。胰岛素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下丘脑摄食中枢,此过程属于激素调节(或体液调节)。14.[2018·河

南联考诊断卷A]尿液生成受机体调节的影响,请回答下列有关尿液生成的问题。(1)某实验小组以家兔为实验材料,分别设置注射适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和注射等量乙醇溶液的实验组,结果发现实验组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多,实验小组推测其原因有两个:一方面乙醇可作用于____

____,抑制机体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乙醇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2)该实验小组刺激家兔的迷走神经,发现家兔的尿量也明显增加,说明参与尿量调节的信息分子除抗利尿激素外,还有________。若给家兔静脉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推测其尿液的

生成量将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3)婴儿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成年人若脊髓从胸部折断会导致尿失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答案:(1)大脑皮层抑制(2)神经递质增加(3)脊髓脊髓从胸部折断,会使大脑皮层无法控制脊髓的活动,从而使人无法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解析:(1)实验小组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实验组家兔尿量明显增多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乙醇可作用于大脑皮层,抑制机体产生渴觉;另一方面,尿量增多说明抗利尿激素的分

泌减少,因此推测乙醇可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2)刺激家兔的迷走神经,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加,说明迷走神经参与调节尿液的产生。而神经调节中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给家兔静脉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因为血浆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超过肾小管

和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多余葡萄糖不能被重吸收而滞留在尿液中(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高渗尿液会带走大量水分,导致尿的生成量增加。(3)控制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婴儿大脑发育不全,不能有意识地控制低级中枢。成年人若脊髓从胸部折断,大脑皮

层无法控制脊髓的活动,使人无法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导致尿失禁。15.[2018·广东揭阳一模]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紧急状态下,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到达垂

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再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________模式完成的,使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血糖含量升高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_______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4)动物体内的激素和神

经递质在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特点)。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分级调节(神经—体液调节)(2)乙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胰岛B细胞单向传递(补充答案: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相比,速度较慢;或突触延搁)(4)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

后才能发挥作用;起作用后都被灭活;都通过体液运输解析:(1)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作用于垂体,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所以抗

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乙模式完成的,使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3)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以直接接受血糖升高的调控,也能通过下丘脑发出的相关神经调控,所以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

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属于经过突触的传递,传递的主要特点是单向传递。(4)动物体内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在作用过程中,都通过体液运输,都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且作用后都被灭活。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