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力学考点集训:考点3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含解析) .doc,共(10)页,197.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86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考点3重力、弹力和摩擦力1、下列关于力的概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B.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的力可能不相等。2、有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它的受
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3、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
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B.扶梯加速时,扶
梯对顾客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C.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上方,再竖直向上D.顾客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后受到两个力的作用4、暴雨时,陡峭且无植被的山体上容易发生滑坡。陡峭的山体与平缓山体相比,其坡面上相同质量的泥石块(简化模型如下图)()A.对山体斜面的压力与陡峭程度无关B.在陡峭
山体上对山体斜面的压力更大C.重力沿山体斜面的分力与陡峭程度无关D.重力在陡峭山体上沿山体斜面的分力更大5、如下图所示,其中甲图为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mA>mB),紧贴着竖直粗糙墙面由静止开始下落;乙图为A、B、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图为倾斜细线
悬挂下的均匀直杆静止在地面上;丁图为A、B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B物体受重力、压力和摩擦力B.乙图中A对B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右C.丙图中杆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且杆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
向右D.丁图中B受到水平向向左的摩擦力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正方体和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面间,处于静止状态。m和M的接触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大于MmgB.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
小为cosMmgC.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tanmgD.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cotmga7、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a、b串接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弹
簧的P端向右拉动弹簧,当a弹簧的伸长量为L时()A.b弹簧的伸长量为12kLkB.b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C.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D.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12(1)kLk8、如下图所示,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
上,则()A.P向下滑动B.P静止不动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2m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1mMgC.当2()FMmg时,木板发生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10、如图,光滑的半球形碗边上放置一根重力为G的筷子,O为
碗口的圆心,A、B为接触点,且∠OAB=30°。若筷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则筷子在A、B处受到的弹力大小分别为()A.33G,G33B.2323,33GGC.,?GGD.3,3GG11、如图所示,A、B质量均为
m,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上端与B不连接,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保持静止,现对A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F(F>2mg)的力,将弹簧再压缩一段距离(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而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撤去力F,设两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则关于FN的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刚撤去外力F时,2NmgFFB.弹簧弹力等于F时,2NFFC.两物体A、B的速度最大时,FN=2mgD.弹簧恢复原长时,FN=mg12、两根圆柱形长直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处时速度较大
,有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适当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B.适当减少两杆之间的距离C.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D.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13、据报道,我国将在2017年左右实现载人登月,届时宇航员将登临月球,访问“
吴刚”。假设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乘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9.8/gNkg,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1.6/gNkg.回答问题。1.该宇航员在地球上的质量为多少?所受重力大小为多少?2.该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多少?所受重力大小为多少?14、如图所示,两个半
圆柱A、B紧靠着,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质量均为m,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初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未拉动A时,B对C的作用力大小为
多少?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为多少?15、所受重力18G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为2100G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如图所示,试求:1.
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2.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3答案及解析:答案:BCD解析: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将两个物体做为一个整体,可知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等于
Mmg,A错误;B错误;对m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知1sinFmg,12cosFF,因此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2cotFmg,C错误;由于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左侧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也为2cotFmg,D正确。7答案及解析:答案
:AD解析:8答案及解析:答案:BD解析:P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设P的质量为M,斜面的倾角为θ,则有μ0Mgcosθ≥Mgsinθ,当加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Q后,仍然有μ0(M+m)gcosθ≥(M+m)gsinθ,因此P仍处于静止状态,A项错误,B
项正确;由于P处于静止状态,合外力为零,C项错误;由物体的平衡条件知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由Mgsinθ变为(M+m)gsinθ,D项正确。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1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斜面的高度及
倾斜角度不能再变的情况下,要想减小瓦滑到底部的速度就应当增大瓦与斜面的摩擦力.由f=μFN可知,可以通过增大FN来增大摩擦力;而增大瓦的块数,增大了瓦的质量,虽然摩擦力大了,但同时重力的分力也增大,不能起到减小加速度的作用,故改变瓦的块数是没有作用的,故C、D错误;而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
可以增大瓦受到的两支持力间的夹角,而瓦对杆的压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增大,故增大两杆间的距离可以在不增大重力分力的情况下增大瓦对滑杆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13答案及解析:答案:1.宇航员在地球上的质量为60kg,所受重力大小为609.8588GmgNN2.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仍为60kg,所受重力大小为601.696GmgNN。解析:14答案及解析:答案:1.C受力平衡,如图所示:32cos30,3FmgFmg2.C刚要降落到地面时,B对C支持力
最大为Fm,此时对应有min如图所示:则根据力的平衡可得:2cos60,mFmg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mincos60,sin60NmNmFFmgFF,所以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为min33解析:15答案及解析:答案:1.64.8N2.76.4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解析:如图
甲所示分析结点P受力,由平衡条件得:1cos37AFG,sin37ABFF,可解得:BP绳的拉力为6?BFN,再分析2G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2sin37cos37fBFGF,2sin37cos37NBF
FG,又有BBFF,解得:64.8fFN,76.4NFN.答:1.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64.8N;2.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大小为76.4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