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导学案:《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含答案).doc,共(4)页,33.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9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2、预习范围教材第16章第四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能,这个现象叫做_____
_________________.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导体的__________,跟___________________。3.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就是为了__
_________,使用时一定要把防尘的布罩拿开。三、预习检测1.两根相同的电阻丝,将它们串联或并联接入电压相同的电源上,电路中产生相等的热量所需的时间分别为t串和t并,则t串:t并等于()A.1:4B.4:1C.1:2D.2
:12.灯泡通电后灯丝已经热得发光,而连接灯泡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其原因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线的绝缘皮隔热B.导线散热比灯丝快C.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灯丝的电流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灯丝的电阻3.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
线却不怎么热,对于这种现象,它们各自进行了解释,其中观点正确的是()A.导线说:因为我的电阻小B.电炉丝说:因为我的电阻小C.导线说:因为通过我的电流小D.电炉丝说:因为通过我的电流大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电热器师生交流:(1)家里还有哪些用电器通电后会发热?(2)课本P13页图15-9中
的家用电器有何共同点?我们使用这些电器是为了得到哪一种能量?学生归纳:教师总结:(1)是每一种用电器使用时都会出现的;(2.)电热器就是主要利用工作的装置。2.焦耳定律师: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
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师生交流:(1).焦耳定律的公式:(2).单位:——A,——Ω,——s。则Q——J例题:一只白炽灯,灯丝正常发光时电阻为44Ω,现将其接在家庭电路
中,工作10min,求灯丝所放出的热量为多少?方法一:解:由I=U/R=220V/44Ω=5A由Q=I2Rt=(5A)2×44Ω×600s=6.6×105J方法二:学生自己完成点评:结合I=U/R,焦耳定律可以推导出两
个公式:Q=U2t/R和Q=UIt。有时,这两个推导公式应用更灵活。二、随堂检测1.某电热器通过0.5A的电流时,在5秒内放出的热量是Q,如果通过它的电流是1.5A时,则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A.3QB.9QC.16QD.Q2.下
列家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收音机B.电视机C.电风扇D.电饭锅3.下面生活用具中,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饭锅B.电热水壶C.电风扇D.电烤火箱参考答案预习案1、B2、D3、A探究案1、B2、D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