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doc,共(4)页,97.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4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2.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
/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
铅笔垂直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A.2mB.1.4mC.0.6mD.2.6m4.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右侧楼房上镶嵌着面对正西南的大平板玻璃,有人从中看到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向
左转弯,则这辆汽车的实际行驶方向是()A.向东行驶向右转弯B.向东行驶向左转弯C.向北行驶向右转弯D.向南行驶向左转弯5.“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倒影的是()6.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同步练习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
需要的平面镜至少()A.1块B.2块C.3块D.4块7.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A.缩小的实像B.等
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8.“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9
.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_(填“衣领”或“平面镜”)
.10.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高为________m.11.如图所示,李师傅要从房子A处拉导线到河岸装一盏路灯,然后拉线到房子B处安装另一盏路灯,那么河岸上的路灯安装在何处时
所用导线的总长度最短?小明将河岸当作平面镜,运用光学作图法很简单地确定了安装位置,请你画出小明的作图.12.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实验题1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__(
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移走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参考答案1.答案为:D2.答案为:D3.答案为:C4.答案为:C5.答案为:C6.
答案为:B7.答案为:D8.答案为:A9.答案为:4不变衣领10.答案为:21.7011.如图所示:12.如图所示:13.答案为:(1)薄(2)前侧等效替代法(3)不变(4)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