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3章第3节《水资源》(含答案)

DOC
  • 阅读 1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88.5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3章第3节《水资源》(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3章第3节《水资源》(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3章第3节《水资源》(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3章第3节《水资源》(含答案).doc,共(6)页,88.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57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节水资源【目标导航】:1、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和影响。2、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3、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自主学习】1、______水和_______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2、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____

_______。大致以______流域北界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_____以上,北方不足_______,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3、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是____________,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4、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

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和________;南水北调的工程有______、______、______三条调水线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_____比调水更重要。【探究】

1.为什么说我国是贫水国家?2.读图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分析:(1)从时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如何解决?(2)从空间(地区)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如何解决?3.读图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分析:(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________水系的丰富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地区。(2)南水北调工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调水路线。东线调水可利用运河河道,经过、、、、五个省级行政

区。中线是从水库调水,经过、_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直辖市)市和(直辖市)市。西线方案是以直接将江,以及江的支流江与黄河的游连通。4.阅读课本图文资料,了解农业、工业、家庭的节水措施容。答:(1)农业节水:(2)工业节水:(3)家庭节水:课堂小练1.我国水土

资源分配较差的地方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地区2.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进入2015年6月干旱更为严重。为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某校八年级学生提出以下建议

,其中不合理的是()A.跨流域调水B.改变灌溉方式,推广滴灌、喷灌技术C.大量开采地下水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3.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都是自然资源。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A.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C.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D.引黄济青工程可以缓解青岛市用水紧张的状况4.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水资

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居世界前列B.时间分布上看,我国的水资源与降水的季节变化一样C.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现南方多,北方少的特点D.水污染比较严重5.能够缓解华北平原春旱的重大工程是()A.葛洲坝工程B.沿海

防护林工程C.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工程D.南水北调工程6.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南方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华北7.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A.东少西多B.南少北多C.南多北少D.南北差

不多8.下图是哪一项资源利用的标记()A.节电标记B.节水标记C.节能标记D.节地标记9.下图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A.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减少B.从东北沿海向西南内陆逐渐减少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

减少D.从北方地区向南方地区逐渐减少10.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的集中产区,其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3.8%,反应我国水资源()A.空间上分布均衡B.时间上分布不均C.空间上分布不均D.时间

上分布均衡11.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的是()A.新疆地区B.四川盆地C.华北地区D.云贵高原12.跨流域调水是为了解决()A.水资源年际变化大的问题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C.水资源污染的问题D.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13.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我们能积

极直接参与的是()A.跨流域调水B.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C.修建水库D.淡化海水14.下图示意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至北京、天津,沿途经过()A.豫、晋B.豫、冀C.鲁、冀D.鲁

、晋(2)实施南水北调,是由于我国水资源()A.地区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C.年际变化较大D.总量逐年减少15.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电,从权威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

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

津,线路全长1432公里。读材料和图,完成下面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地区的缺水的问题()A.西北B.东北C.华北D.西南(2)图中的“中线干渠”,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个()A.3B.4C.5D.6(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A.基本不需要借助抽水站,可以自流到北京、天津B.运水渠道可以绕过黄河C.有现成的运水渠道D.山东也能受益于中线运水工程(4)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

建“引江济汉”等生态建设工程;这里“引江济汉”工程中的“江”是指()A.黑龙江B.珠江C.长江D.汉江参考答案1.答案为:B.2.答案为:C解析:我国某些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用水困难。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3.答案为:

C解析:A、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重要途径之一,叙述错误,符合题意;D、引黄济青工

程可以缓解青岛市用水紧张的状况,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为:A5.答案为:D.6.答案为:D7.答案为:C8.答案为:B解析: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是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匮乏的,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此图为节水标志,其含义是: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

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手接着水珠,寓意接水,与节水音似.9.答案为:C.10.答案为:

C11.答案为:C解析:华北地区以华北平原为主体,华北平原又称为黄淮海平原。黄淮海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1/3,农业产量占全国的40%。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对全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自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气候持续偏旱,缺

水形势日益严重。1980年到1989年,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10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10%—15%,气温偏高0.1—0.6摄氏度。由于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地面蒸发损失加大;同时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补给量明显减少。根据海河管理委员会初步分析,1980—1989年

海滦河全流域产生的地表径流量仅154亿立方米,比1956—1979年多年平均径流量288亿立方米减少了46.5%,约134亿立方米。为了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南北方水资源分配不均匀,南方土地占40%,而水资源占80%;北方土地占60%,而水资源仅占20%,

因此B、D两项位于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C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A项新疆地区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耕地较少,多以耐旱作物为主,因此对水资源的需求量相对较少,所以本题答案选择C项。该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清楚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配情况,并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而结合当

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得出本题答案。12.答案为:B13.答案为:B解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在生活中可以直接参与并能做到: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A、C、D是需要投入大量水利工程设施,我们并不能直接参与其中,B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14.

答案为:(1)B;(2)A解析:(1)读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自南向北经过了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和北京市,它们的简称分别是鄂、豫、冀、京。所以正确的是B。(2)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多北少,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你的问题,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所以根据题意选A。

15.答案为:(1)A,C;(2)C;(3)A;(4)C解析:(1)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

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根据题意。故选:AC。本题考查了兴修水利工程的意义,理解记忆并结合图示解答。(2)读图可得,图中的“中线干渠”,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有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共5个。故选:C。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分

布,读图解答即可。(3)经过专家长期、科学的论证,基本上确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中线、东线三种调水方案。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

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根据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了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东线知识点,理解记

忆解答即可。(4)2014年9月26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建成通水,从长江干流500立方米/秒的最高流量使汉江因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后径流量减少的问题得以解决,67公里的渠道还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故选:C。考查引江济

汉工程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