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日食和月食》(第一课时)教案.doc,共(2)页,10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3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5节《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日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类型。2、认识日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日食
的形成原理理解日食的形成原理教学准备:日食的图片、学生自制的大圆和小圆或大球和小球教学过程设计:讲述:日食趣闻:全球流行一个古老的传说:“天狼食日”。你认为日食是怎么回事?设问:真是天狗吃日吗?(不是)一、日食1、概念:地球
上某些区域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同学们猜想:日食产生可能跟谁有关呢?(月球)问;月球又是怎样挡住太阳呢?探究实验:实验一:观察两球的遮掩现象。1、介绍:我们实验时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大球是小球直径的4倍,人的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注:(1)观察时用单
眼。(2)观察A和C时把两球置于同一水平视线,观察B时小球略偏离水平视线.(3)调节好眼与球的距离。2、巡视学生实验过程。并纠正错误的姿势。3、提醒学生及时画下观察结果。4、展示分析学生的实验结果。5、引导学生从模拟实验转化到实际日食形成过程,将大球、小球和人眼三
者之间的位置关系转化到日、月、地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鼓励学生说出日食的类型2、日食类型:(1)日全食——A.大球完全被掩盖------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2)日偏食——B.大球的一部分被掩盖-------月球挡住部分太阳光(3)日环食——C.大球的中间部分被掩盖-------月球挡住太阳光的
中间部分日食到底是怎样形成呢?下面我们以日全食为例来了解其形成过程。3、日食形成原理通过对三种日食过程的了解,你能概括出日食的形成原因吗?由于地球和月球都是不发光的球体,它们在太阳的照射下,在背向太阳的一面必然发生黑影。由于月球遮蔽太阳
光,使月球背光一侧形成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4、日食过程模拟日食形成实验,并得出日食亏损的规律。做上述实验,大球为太阳不动,小球为月球由右向左移:月球由西向
东,对照日全食图。教师提醒学生眼睛始终要注意大球的变化,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本的空白圆圈里。学生实验记录下的大球被遮掩的过程图,并加以展示和交流。让同学们之间进行评价。太阳被月球遮掩时从日轮西缘开始,东缘结束。日食:先亏西5、日食形成条件(1)发生日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日、
月、地三者恰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2)日食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初一(朔新月)推测日偏食的过程:提示日偏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学生利用大圆和小圆演示日偏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本的空白圆圈里。
日、月、地三者接近于一条直线上。月球偏上或偏下。推测日环食的过程:提示日环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学生利用大圆和小圆演示日环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本的空白圆圈里。日、月、地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月球的距离靠近太阳
一些。讨论:1、为什么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有一个5o的左右的夹角,因此„„)2、怎样观测日食?(观测日食时不能直接用肉眼看,可用涂黑的玻璃或曝光过的黑白胶片作为滤光镜。)3、观测日食有何意义?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练习:课后练习1、2、3。作业: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