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案

DOC
  • 阅读 6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67.000 KB
  • 2022-11-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案.doc,共(3)页,67.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20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1邹忌讽齐王纳谏1.掌握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2.结合注释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义。3.分析人物形象。4.理解文中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把握文章的劝谏技巧。一、导入新课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若想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作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

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品,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战国策》: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

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它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也是一名十分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先秦齐国一个

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后期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目标导学二: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言现象【词类活用】①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

为„„美)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④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特殊句式】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②忌不自信。(宾语前置)③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④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⑤此所谓战

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⑥王之蔽甚矣。(被动句)目标导学三: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义1.本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

才可以兴国的道理。也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2.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骗的?明确:“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3.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

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明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4.劝谏的结果如何?明确: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5.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明确: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目标导学四:把握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出了邹忌和齐威王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义简要分析。明确:(1)邹忌:课文首先通过“三问”“三思”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

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然后写邹忌进谏时的“三比”,表明他是一个忠君爱国、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2)齐威王:从一个“善”字,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从“三赏”可以看出齐威王的明智果断和兴利除弊的决心;而“皆朝于齐”则从侧面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

、改革成效十分显著。目标导学五:赏析文章讽谏艺术,把握文章写作特点1.邹忌进谏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有哪些?请你赏析文本的讽谏艺术。明确:(1)从家庭小事入手,以家事类比国事。邹忌将“妻私己、妾畏己、客欲有求于己”

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有很强的说服力。(2)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语言委婉含蓄,容易让人接受。邹忌没有直言齐威王的弊病,而是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3)讽谏有针对性,设身处地地为齐威王着想

。邹忌针对“王之蔽甚矣”的现实和齐威王希望修明政治、兴利除弊的愿望进行讽谏,让齐威王欣然接受。(4)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说服力。邹忌在讽谏时,连用了排比句,增强了语言气势。2.本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你做简要分析。明确:

(1)本文采用了“三叠法”。排比句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更造成一种步步紧逼的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王之蔽甚矣”的论点。(2)本文巧妙地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3)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三、板书

设计可取之处本文在教学时首先侧重于引导学生关注文言字词,把握文言现象,强化学生的文言感知能力,深化学生对文言语言的理解,这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此外,本文在内容上并未过多纠缠,将重心放在对人物形象感知与讽谏艺术手法上,有力地剖析了文章的艺术核心,学生也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

典人文精神与智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不足之处本文缺少对朗读环节的强调,而朗读对培养文言语感几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本文教学的失误。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