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2《溶解度》PPT课件4.ppt,共(15)页,58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04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饱和溶液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一、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探究实验(一)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少
量的氯化钠,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如果继续加入氯化钠,这杯水能够一直溶解氯化钠吗?3、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怎样的问题?一、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结论: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水量的增多,溶解的物质也增多。一、饱和与不饱和溶液(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
解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搅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继续加入硝酸钾至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在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思考】通过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一、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结论: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对于大多数的物质温度升高溶解性也增大。一、饱和与不饱和溶液(三)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演示实验)【思考】从这里你又注意到描述饱和溶液还需要哪些条件?一、饱和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能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这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小结:1、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溶质是否还能继续溶解3、为什么必须指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饱和与不饱和溶
液某物质溶于水后,各阶段所得溶液如图……由c、b知,b中物质还在溶解,b为不饱和溶液;由d、c知,c中物质不再溶解,c、d为饱和溶液。t(时间)二、交流讨论(一)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1、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溶
液,则是饱和溶液。2、加少量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溶液。(二)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转换三、巩固练习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达不到目的的是:1)降低溶液温度;2)加入溶质硝酸钾;3)升高溶液的
温度;4)蒸发溶液中的溶剂。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很浓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D.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扩展练习:试判断正误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
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④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⑤在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⑥两种不同溶
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