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试题-九年级下册化学北京版.doc,共(2)页,12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97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溶解度试题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这句话表示()A.100克水溶解31.6克硝酸钾一定饱和B.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有31.6克硝酸钾C.20℃时,131.6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有31.6克硝酸钾D.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31.6%2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B.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3.欲将100ml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
液,可采用的方法是()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升高温度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温度不变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硝酸钾B.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C.室温下与固
体溶质共存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多B.一定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些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
D.饱和溶液析出溶质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一定变小6.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110g,在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正确的是()A.溶液:溶质=21:10B.溶液:溶剂=11:10C.溶剂:溶质=10:21D.溶质:溶剂:溶液=11:10:217.下列几种
方法中,可以用于检验某种溶液是否饱和的是()A.加热该溶液B.加入溶剂C.把溶液冷却D.添加一些该溶液的溶质8.如右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分别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等方法变为饱和溶
液的是()A.甲溶液B.乙溶液C.丙溶液D.甲、乙混合溶液9.30℃时,甲烧杯中盛80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乙烧杯中盛50克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各自蒸发掉10克水后,在冷却到30℃时,甲烧杯析出W1克硝酸
钾晶体,乙烧杯则析出W2克晶体,则W1与W2的关系是()A.W1=W2B.W1<W2C.W1>W2D.无法判断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有晶体析出D.
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1.在一定下,某固体物质在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叫做的溶解度。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在室温(20℃)下,溶解度是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小于10g、大于1g的叫做物质,小于g、大于g的叫做微溶物质,小于g的叫做难溶物质
。12.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⑴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⑵b和c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⑶有a、b、c三种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欲使其饱和,a应采用法;b应采用法;c应采用法。⑷t3℃时,将100g水中加入20ga物质,所得
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欲使其饱和,可再加入ga物质,也可蒸发掉g水;或把温度降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