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本章作业》教学设计3-九年级上册化学沪教版.docx,共(2)页,167.24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8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本章作业(教学设计)活动一:赛一赛,看谁选得快。1、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B、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油库着火,用水浇灭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
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图示中共有3种不同的分子B、图示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D、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分3、乙醇
(用X表示)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试推断乙醇的化学式是()A、C3H8B、C2H6C、C2H6OD、C4H6O2思考1:你知道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吗?思考2: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你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吗?活动二:
比一比,看谁答得好。4、给煤炉生火时,用于引火的木柴不宜紧密地堆在一起,而应该架空放置。请说明这样做的目的。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并指出其中有哪些属于化合反应,哪些属于分解反应。(1)生石灰(CaO)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
(2)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Fe3O4)。(3)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4)双氧水(H2O2)分解,生成水并放出氧气。(5)氢气在加热条件下使氧化铜(CuO)还原为铜,同时生成水蒸气。6、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
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试写出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3: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才能称为燃烧?何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试举例说明两者的差异?思考4:通过第6题,你对燃烧又有什么新的认识?活动三
:练一练,看谁算得准。思考5:你如何理解化学方程式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7、(1)高温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现煅烧含有500kg碳酸钙的贝壳,最多可得到氧化钙多少千克?(2
)要使多少克水完全电解才能得到100L氢气(密度为0.09g·L-1)?点燃8、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
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稀盐酸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第一次加入5g1.5g第二次加入5g1.0g第三次加入5g0.5g第四次加入5g0.3g(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次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已完全
反应。(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9、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若1000g废气中含有1.6g二氧化硫,这些二氧化硫可以和多少克碳酸钙反应?总结:根
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除了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还有哪些注意点?活动四:画一画,看谁设计妙。10、有人设计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把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
平是否平衡(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若不合理,应如何改进?小组活动:设计方案,小组讨论,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