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7.1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学设计2-八年级下册数学苏科版.doc,共(2)页,3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60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章头图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活动,学生能够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了解能用计算机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2.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数据,做出判断和预测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和
发展统计观念。3.引领学生构建全章的结构框架,发展学生系统地认识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观看短片.设计意
图:通过观看关于大数据的短片,了解大数据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与重要性,激发学习热情.2.了解全班同学最喜爱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情况.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全班同学最喜爱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情况,感受统计的完整过程,并在整个统计过程中切实感受
需要进一步学习的知识的必要性.3.了解全校八年级学生身高的范围和整体分布情况.设计意图:通过该问题感受已经学过的统计图的限制性,需要进一步学习一种与条形统计图不同的内容,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二.探索活
动1.画统计图.设计意图:在小学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制作,并感受扇形统计图的合适性,却有操作上的困难,从而切实感受到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2.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设计意图:不同的问题在调查上具有不同的特征,体会面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调
查的局限性,感悟抽样调查的必要性.3.感受分组整理数据的必要性.设计意图:感受连续型的统计量与已有经验的不同,感悟分组的必要性,激发探索精神.三.课堂小结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构建全章的结构框架,发展学生系统地认识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学习的
活动经验.四.课后作业选择一个你认为有意义的问题,展开调查,进行进一步研究。设计意图: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