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学文化常识专题》突破练习(含详解)

DOC
  • 阅读 7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54.000 KB
  • 2023-05-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学文化常识专题》突破练习(含详解)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学文化常识专题》突破练习(含详解)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学文化常识专题》突破练习(含详解)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学文化常识专题》突破练习(含详解).doc,共(6)页,54.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29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学文化常识专题》突破练习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明代长篇小说《镜花缘》,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都带有浓厚神话色彩。C.法国作家

罗曼·罗兰先后创作了多部名人传记,其中“巨人三传”又被成为“三大英雄传”。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2.从传统文化常识角度看,下列各项

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猪是中国古代生肖属相中排第十二的生肖。这个属相寓意着为人勤劳质补,勇敢诚实,所以许多妈妈都在今年生下了猪宝宝,寄寓了对孩子的美好希望。B.今年夏天雨水来得特别丰沛,小明对小军说:“芒种节气到来了,预示着

农民怕伯就要开始忙录的田间劳动,之后过了小满。就可以喜迎丰收了!”C.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又被称为“菖薄节”“重五节”等。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形响广泛,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D.毕业在即,

同学们纷纷拿出准备好的礼物互增,小强为了感谢老师的垂爱,亲笔书写了对联作为礼物赠与老师。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成功塑造了心灵强大、人格独立的主人公简·爱形象。《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鲁迅先生真挚回忆了

藤野先生、寿镜吾、杨二嫂和范爱农等人物。B.年号纪年法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元丰六年”“庆历四年春”;干支纪年法是把天干地支按照一定顺序不重复搭配起来,如“丙辰中秋”“壬戌秋日”。C.《与朱元思书》的“书”指

书信:《出师表》的“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醉翁亭记》的“记”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议论的基础上,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D.“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迁客骚人”中的“骚人”指诗人;“伛偻提携”中的“提

携”指老人;“不问苍生问鬼神”中的“苍生”指百姓。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我国古代对年龄有特殊的称谓,如“加冠”指二十岁,“不惑”和“花甲”分别指的是四十岁、五十岁。B.寓言是从神话中演变而来的一种文学样式,《愚公移山》这篇寓言就颇有神话的味道。C.农历三月含有清明和谷

雨两个节气。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对年龄的表述非常讲究,如“始龀”指七八岁的时候;“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成年;“

耄”指年纪约八九十岁。B.“渔家傲”“沁园春”“浣溪沙”等都是常见的词牌名,“天净沙”“破阵子”“山坡羊”等是常见的曲牌名。C.《我爱这土地》《我的叔叔于勒》《阿长与<山海经>》的体裁分别是诗歌、小说、散文,作者分别是艾青、莫泊桑、鲁迅。D.《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

战国策》。《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东阳马生序》的“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同样也设有太学,称为国子学或国子监。B.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主要作品《童年》《在人间》

《我的大学》等,体裁都是自传体小说。C.《溜索》一文,用传神凝练的文字,塑造了高山深涧中马帮首领等人强悍勇猛的形象。D.郭沫若创作了历史剧《屈原》,是想借屈原的时代来象征当时抗日战争相持、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那个时代

。7.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文人雅士喜欢以“居士”命名,如辛弃疾号“稼轩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B.魏碑,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与西魏石刻书迹的统称,字体结构严密,笔力强劲。C.《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鲁迅盛赞这

部作品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顺序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8.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用很多词指代天下,如“四海”“六合”“八荒”等。“海内存知己”中的“海内”与“四境

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中的“四境”也是指天下。B.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C.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9.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正

确的一项是()。A.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左,下联居右,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B.诗人张友正有诗云:“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已赖阳和长,仍惭润泽频。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这里的露,反映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于

深秋的节气白露。C.小雨学习时弟弟总爱来捣乱,正在复习特定年龄称谓的她忍不住对着弟弟呵道:“黄发小儿,休得淘气!”D.张雷把妻子创作的书画送给老领导并附信:“拙荆在美术学院工作,此为其涂鸦之作,敬请笑纳。”1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

老,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C.对联又称桃符、楹联、对子等,张贴的方式是:人朝门立,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D.我国古代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男子二十岁称“弱冠”,三十岁称“而立”

,四十岁称“知命”。11.下列关于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项链》《羊脂球》是他的代表作。C.古时,人们常在住宅旁栽

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来指家乡。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用“丝竹”代指音乐,用“桑梓”代指故乡。

B.《醉翁亭记》中“射者中,弈者胜”的“弈”指投壶,是宴饮时一种游戏,即把箭投向壶中。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D.乡试是省级考试,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考中者称举人。1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大雁”常指信使,“瀚海”指大海,“汗青”指史册,“菊花”含有隐逸之志。B.《聊斋志异》是中国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鬼狐故事”。C.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其散文多写琐细事物,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D.“正月初八那天,我们家的小店终于开业了。”句中的“初八”是表示序数的数词。14.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往往用年号来称呼皇帝。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期间长达3000年的历史,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陈涉世家》便出自该书。C.《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东晋大诗人,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因不满社会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D.我国京剧

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表示阴险奸诈,黑色往往表示忠正耿直。1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B.赠序,文体名,古代

送别会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来发展到是赠言的文章都叫赠序,内容多为勉励,推崇,赞许之辞。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D.列夫·托

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1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的司马迁。B.《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

部文言短篇小说集。C.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做“避讳”。D.古代女子跪下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故称“拜手”。1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

些诗词历来脍炙人口,其中“渔家傲”“南乡子”是词牌名。B.“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祭社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这样的代称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C.汪曾祺所写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

伟大精神和意志。D.《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体现了高尔基早期作品中革命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在写作技巧上,最突出的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18.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教学相长”出自《礼记》,“

一鼓作气”出自《论语》。B.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C.贺敬之的《回延安》以陕北“信天游”的形式,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

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D.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我为什么而活着》。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B

.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百合花》中的通讯员、《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浦夫妇等。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C.苏联高尔基的《海燕》和茅盾的《白杨礼赞》两篇散文都运用

了象征手法,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白杨树象征西北敌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D.《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篇目便出自其中。2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

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如《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选自《战国策》中的《魏策》《齐策》。B.我国古代的诗歌类型多样,有古乐府、歌行、律诗,还有词和曲。如我们学过的《木兰诗》就属于乐府

诗,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就是元曲。C.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后人尊称孔子为“圣人”“至圣先师”,孟子为“亚圣”。他们的思想体现在《论语》《孟子》里面。D.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

三年》等。0.中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学文化常识专题》突破练习(含详解)答案解析一、文学常识1.答案为:B解析:B:《镜花缘》是清代长篇小说,不是明代。故选B。2.答案为:B解析:B.说法不正确。一年四季共有24节气,依次称为: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芒种”节气过后应该是“夏至”,而不是“小满”。“过了小满。就可以喜迎丰收了”说法也有错。“小满”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

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3.答案为:B解析: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鲁迅先生真挚回忆了藤野先生、寿镜吾、杨二嫂和范爱农等人物”有误;杨二嫂不是《朝花夕拾》中人物,她是《故乡》中人物

,《故乡》出自小说集《呐喊》;C.“《醉翁亭记》的‘记’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议论的基础上,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有误;“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D.“‘提携’指老人”有误;“提携”指小孩,“伛偻”指老人;故选B。4.答案为:A解析:A.“花甲”指的

是六十岁。故选A。5.答案为:B解析:B.“破阵子”是词牌名,不是“曲牌名”。故选B。6.答案为:A解析:A.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故选A。7.答案为:C解析:C.《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

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并非“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故选C。8.答案为:C解析:C.表述不正确。吴承恩是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而非“清代”。故选C。9.答案为:D解析:A.有误,传统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

,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B.有误,“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中的“苍苍”指深青色;“青春”指春天。这两句大意是:颜色深青的芳草无边无际,草叶含着露水珠儿,丛立在春天的原野上。据此可知诗句描写的春天的景色,选项中“反映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于深秋的节气白露”错误;C.

有误,“黄发”指代老人,不可用来指比自己还小的弟弟;故选D。10.答案为:D解析:D.有误,“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11.答案为:D解析:D.有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

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12.答案为:B解析:B.《醉翁亭记》中“射者中,弈者胜”的“弈”指下棋;“射”指投壶,是宴饮时一种游戏,即把箭投向壶中。故选B。13.答案为:A解析:A.“瀚海”指沙漠。故选A。14.答案为:A解析:A.“

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有误。在封建社会,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时期,往往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故选A。15.答案为:C解析:C.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16.答案为:D解析:D.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跪

下后,两手拱合,俯头至于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拜手”不是古代女子的礼仪;故选D。17.答案为:C解析:C.《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不是汪曾祺;故选C。18.答案为:A解析:A.表述不正确。“一鼓作气”出自《曹

刿论战》,出自《左转》,而非《论语》。故选A。19.答案为:D解析:A.错误,《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四篇文章作者分别是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其中范仲淹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B.错误,《威尼斯商人》是戏

剧,不是小说。C.《海燕》是抒情诗,不是散文。故选D。20.答案为:B解析:B.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词,并非元曲;故选B。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