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培训课件.ppt,共(77)页,257.647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14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发生在肛管直肠部位的相关疾病,主要有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痈)、肛瘘(肛漏)、直肠脱垂(脱肛)、直肠息肉(息肉痔)、肛管直肠癌(锁肛痔)。2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解剖
概要】•(1)肛管•消化道的终端,上接直肠,下端终止于肛门缘。•解剖学肛管——上自齿线,下至肛缘,长约3~4cm•外科肛管——上自肛管直肠环,下至肛缘,上界扩展至齿线上1.5cm左右3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男性肛管前
面与尿道及前列腺毗邻,女性则为子宫及阴道,后为尾骨,周围有内、外括约肌围绕。4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2)肛门•肛管的外口,位于臀部正中线、会阴与尾骨之间,两侧坐骨结节横线的交叉点上。5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3)直肠•消化道的末段,位于盆
腔内,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全长约12~14cm。6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直肠上1/3前面与两侧为腹膜覆盖,中1/3前面腹膜向前反折成为直肠膀胱凹陷或直肠子宫凹陷,下1/3无腹膜覆盖。7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4)齿线•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由肛瓣及肛柱下端
组成,该线呈锯齿状,故称齿线(或称梳状线),为重要的解剖标志。8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齿状线上、下的解剖差异部位齿状线以上齿状线以下组织黏膜皮肤动脉供应直肠上、下动脉肛管动脉静脉回流直肠上静脉丛回流入门静脉直肠下静脉丛回流入下腔静脉淋巴回流腹主动脉周围或骼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或髂
外淋巴结神经支配植物神经支配,无痛觉阴部内(脊)神经支配,痛感敏锐9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5)肛管特异性解剖结构•肛柱——齿线以上的黏膜,由于括约肌收缩,出现6~10个长约1~2cm的纵形条状皱襞,又叫直肠柱•肛瓣——各直肠柱下端
之间的半月形黏膜皱襞•肛窦——肛瓣与直肠柱之间的直肠黏膜形成的向上开口的袋状小窝10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肛乳头——肛瓣下方的三角形乳头状突起•肛腺——正常肛管内有4~8个肛腺,多集中在肛管后壁,每个肛腺开口于肛窦处•肛梳——齿线以下的一宽约1cm的环状带,表面光滑而略有光泽
11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肛白线——肛梳下缘的环状线,此线恰为肛门内、外括约肌的交界处,直肠指检时可触知(括约肌间沟)•肛垫——直肠肛管移行区环状的海绵状组织带•肛管直肠环——由外括约肌浅部、深部及提肛肌的耻骨直肠肌和内括约肌的一部分组成的一围绕肛管的肌肉12肛门直肠疾病临
床表现和治疗【检查体位】•侧卧位•膝胸位•截石位•倒置位•蹲位•弯腰扶椅位13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检查方法】•(1)肛门视诊;•(2)直肠指诊;•(3)肛镜检查;•(4)肠镜检查;•(5)钡灌肠。14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部位标识】时钟定位法•以肛门为中心,按时钟面的12点来描计,前
正中线为12点,后正中线为6点,左侧正中线为3点,右侧正中线为9点。15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一、痔•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的瘀血、扩张、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俗称“痔疮”。16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痔是“血管性肛垫”,是正
常解剖的一部分,普遍存在于所有年龄、男女性及各种族,不能认为是一种病,只有合并出血、脱垂、疼痛等症状时,才能称为病(痔病)。17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流行病学】•发病率高,真正发病率不详。•“十人九痔”、“十男九痔”、“十女十痔
”•成年人群中痔疮发病率约占60%,内痔占53.7%。•1977年全国155个单位普查57927人,患肛肠疾病共有33837人,总发病率为59.1%,其中痔的发病率占87.25%。18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病因】•(1)解剖因素
:肛门直肠位于人体下部,直肠上静脉及其分支无静脉瓣,静脉血液向上回流困难,容易造成肛门直肠静脉瘀血、扩张;直肠血管穿过直肠肌层和肛门括约肌,易受压;痔内静脉丛位于直肠末端粘膜下疏松组织内,缺乏弹力纤维组织的支持作用,易造成静脉丛血液瘀滞。19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
和治疗•(2)肛垫下移学说:肛垫松弛、肥大、下移和出血。•(3)遗传、地理及食物因素20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分类】•(1)内痔:发生于齿线上•(2)外痔:位于齿线下•(3)混合痔:直肠上、下静脉
丛瘀血、扩张、屈曲、相互沟通吻合而形成的静脉团21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一)内痔•母痔——发生肛门于右前、右后、左侧(3、7、11点)的内痔(原发性内痔)•子痔——除母痔外其余部位发生的痔(继发性内
痔)22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发性内痔与血管分支有关,直肠上动脉主要终末分布在右前、右后及左侧正中的直肠柱内,该三处并行的直肠上静脉丛比较屈曲。23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临床表现】•(1)便血:内痔的早期症状;•(2)脱出:
晚期内痔的主要症状;•(3)疼痛:不明显;•(4)粘液流出;•(5)肛周瘙痒;•(6)便秘。24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内痔分期】根据是否有痔核脱出及脱出程度•(1)Ⅰ期内痔•(2)Ⅱ期内痔•(3)Ⅲ期内痔•(4)Ⅳ期内痔25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诊断】•间断性大
便带血和肛门肿物脱出,应首先考虑内痔。内痔的诊断主要靠肛管直肠检查。首先做肛门视诊,其次做直肠指诊,最后做肛门镜检。根据痔块脱出情况判断分期情况。•注意与直肠癌相鉴别26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治疗】•内痔的治疗,重点在于消除症状,而不是痔核本身•(1)多数无症状的痔无需特殊治疗;•(
2)有症状的痔积极对症处理;•(3)症状严重反复发作者手术治疗。27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1)一般治疗•多食粗纤维食物•形成良好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局部卫生清洗28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
•(2)注射疗法•①硬化萎缩注射法•②消痔灵注射法•③坏死枯脱注射法•④枯痔钉疗法29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内痔的各种非手术疗法的目的都旨在促进痔周围组织纤维化,将脱垂的肛管直肠粘膜固定在直肠壁的肌层,以固定松弛的肛垫,从而达到止血及防止脱垂的目的。30肛门直肠疾病临
床表现和治疗注射疗法注意事项•(1)首次注射最重要,如注射足量,疗效良好,较少量多次注射效果更佳。注射针宜用9号长的穿刺针。•(2)注射中和注射后,都不应有疼痛,如觉疼痛,往往为注射位置太靠近齿线所致,因此,针尖刺入处
,绝不能在齿线下。31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3)注射后24小时内不应大便,以防痔块脱垂。如有脱垂,应告诉病人立即回纳,以免发生痔静脉栓塞。•(4)第2次注射前先做直肠指诊,如痔块已硬化,表明粘膜已固定,则不应再注射•(5)注射后卧床休息片刻,防止虚脱。3
2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3)内痔器械套扎法•(4)手术治疗(切除、结扎)33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二)外痔•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由痔外静脉丛扩张曲张而形成。表面覆盖皮肤,不易出血,其形状大小不规则
。34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临床表现】•(1)疼痛•(2)肛旁异物感•(3)大便困难35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病理分类】•(1)结缔组织性外痔(皮痔)•(2)静脉曲张性外痔(血痔)•(3)血栓性外痔(葡萄痔)36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治疗】内治外
治并重•(1)一般治疗:改善饮食,预防便秘•(2)外用药物:抗菌素软膏、止痛剂、止血剂•(3)手术治疗:痔切除术37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三)混合痔痔内、外静脉丛曲张,扩大,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
形成一个整体。38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表现与内、外痔相同,且兼而有之。•治疗参照内、外痔(内痔注射外痔切除术、外切内扎术)39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二、肛裂•齿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
的缺血性溃疡。•发病率在肛门部疾病中仅次于痔疮。•中医:“裂痔”、“裂肛”、“脉痔”、钩肠痔40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病因】•(1)解剖因素:肛尾韧带伸缩性及血供均较差,而且直肠末端的生理曲度是由后方向前弯曲至肛门,肛门后方在
排便时承受压力较大,故后正中处易受损伤。41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2)外伤:慢性便秘病人,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另外医源性损伤也是一个明显因素。42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3)感
染:肛裂的主要原因。齿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慢性溃疡。43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4)肛门内括约肌痉挛:肛管部慢性炎症刺激使肛门内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粘膜肌层和肛管皮肤弹性减弱,紧张度增强,致肛管皮肤裂开。44肛门直肠
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病理】(1)新鲜肛裂•裂口新鲜,整齐,底浅有弹性,色红,无瘢痕形成。45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2)陈旧性肛裂•①梭形溃疡:纵裂,长约0.5cm~1cm•②肛乳头肥大:肛乳头炎引起•③哨兵痔:裂口下端肛缘部结缔组织外痔
•④栉膜带:溃疡基底的底深质硬灰白组织•⑤潜在瘘道:肛窦感染化脓,形成小脓肿“肛裂三联征”:①+②+③46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临床表现】•(1)疼痛:周期性疼痛•(2)便血:与肛裂大小、深浅有关•(3)便秘:加重肛裂47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诊断】•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就应考虑有
肛裂的可能。局部检查发现肛管后正中部位的肛裂“三联征”,就可确诊。•确诊肛裂者,不宜做直肠指检和肛镜检查。•注意和其他溃疡型肛管疾病(结核、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48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分期诊断】肛裂的分期是根据局部病变为准则(一)Ⅲ期分类法•(1)Ⅰ期肛裂:病
程短,溃疡边缘整齐,无瘢痕形成。裂口新鲜,尚未形成明显裂痔及肛乳头肥大,下端有哨兵痔。49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2)Ⅱ期肛裂:病程长,反复发作,溃疡边缘增厚变硬不整齐,已形成哨兵痔。•(3)Ⅲ期肛裂:溃疡边缘结缔组织
增生,变厚,有潜在管道,裂口上端有肛乳头肥大,下端有哨兵痔。50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二)Ⅱ期分类法•(1)早期肛裂:裂口新鲜,尚未形成慢性溃疡,疼痛较轻。•(2)陈旧性肛裂:裂口已形成梭形溃疡,边缘不整齐,有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变硬有潜在瘘道,有
裂痔,也有肛窦炎或肛乳头肥大,并有周期性疼痛。51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治疗】•解除括约肌痉挛,帮助排便,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52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一)一般治疗•(1)口服润肠药物:果导片、麻仁丸、液体石腊油
或蜂蜜。•(2)定时生理排便:早晨起床或饭后。•(3)坐浴或外洗:1/5000高锰酸钾液,复方芩柏颗粒。53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4)局部敷药:利多卡因软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九华膏•(5)封闭疗法:0.25%布比卡因5ml在长强穴作扇形封
闭,隔日1次,5次为1疗程。54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二)扩肛术•(1)适应症:早期肛裂。•(2)操作方法: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医者戴无菌手套,食指中指涂润滑油,先伸入右手食指以润滑肛门,然后背向伸入左手食指,轻
轻向肛裂两侧撑开肛管,进而伸入两手中指参与扩张,位于肛裂病变处的两指应向下向外用力。55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三)手术治疗•(1)肛裂切除术•(2)内括约肌切除术56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四)辨证论治•肛裂辨证,当首辨虚实。实者损之,虚者补之。•
(1)风热肠燥证——凉血地黄汤(《外科大成》):生地、当归、地榆、槐角、黄连、天花粉、甘草、升麻、赤芍、枳壳、黄芩、荆芥57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2)湿热蕴结证——内疏黄连汤(《保命集》):黄连、芍药、当归、槟榔、木香、黄芩、栀子、薄荷、桔梗、甘草、连翘、大黄。•(3)血虚肠
燥证——润肠丸(《沈氏尊生书》):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58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三、直肠脱垂•直肠粘膜、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外的一种慢性疾病。•中医:脱肛、垂肠痔、截肠症(脱肛绞窄、坏死、脱落者)•多见于小儿、经产妇和老人,经
年累月,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甚至丧失劳动能力。59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病因】•(1)解剖因素•(2)盆底组织软弱•(3)腹压增高•(4)其他因素60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病理】•(1)滑行方式•(2)套叠方式61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Ⅰ度脱垂:2~4㎝(3)脱出长度Ⅱ
度脱垂:5~8㎝Ⅲ度脱垂:8㎝以上63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临床表现】•(1)脱出•(2)肛周潮湿•(3)坠胀•(4)嵌顿64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治疗】•(1)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首选疗法,有黏膜下注射法(点状和柱状)和直肠周围注射法。•(2)肛门环缩术
:适于直肠脱垂并发肛门松弛、失禁。•(3)直肠悬吊及固定术:适于病情较重反复发作者。65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四、肛管直肠瘘•指直肠、肛管与肛周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中医:痔瘘、肛漏。•反复发作,经久不愈。66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
【病因】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常见后遗症•(1)解剖因素:肛窦、肛腺处炎症好发;肛管上皮薄,易受伤;肛管表皮层血供差;肛周脂肪组织多间隙多。•(2)物理因素:肛管创伤。•(3)病理因素:多数由一般化脓性感染所致,少数由结核感染所致。67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病理】•(1)原发性内口
:感染源的入口•(2)瘘管:有直有弯,少数有分支•(3)继发性外口:脓肿溃破处或切开引流处68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分类】••单口内瘘(内盲瘘)•内外瘘•(1)按瘘口•单口外瘘(外盲瘘)•全外瘘69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直瘘弯瘘•(2)按瘘管后位马蹄形瘘前位马蹄形瘘环行瘘7
0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非特异性肛瘘•(3)按病因特异性肛瘘(结核性肛瘘、梅毒性肛瘘、放线菌性肛瘘)71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4)统一分类高位单纯性肛瘘高位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72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临床表现】•(1)
流脓•(2)瘙痒•(3)疼痛•(4)肛缘硬条索状物•(5)探针、美兰染色、X线造影等检查明确瘘道深浅、走向和内口所在73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诊断】•(1)既往有肛痈反复发作史,并有自行溃破或曾切开引流的病史;•(2)有肛旁反复流脓、疼痛、瘙痒的症状;•
(3)有必要的辅助检查所获得的阳性结果。74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治疗】•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包括挂线疗法)。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因瘘管与括约肌关系密切,防止因括约肌损伤而引起术后肛门失禁是手术的关键。
因此要确定内口部位及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根据内口位置及瘘管与括约肌关系来选择手术方法,是肛瘘手术的要点。75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1)低位肛瘘切扩术•(2)高位肛瘘挂线术76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术后并发症】•(1)复发:10
%左右。多因术中未找到内口,未能切除原发性肛隐窝病灶。若肛瘘手术方法正确,仍有复发,则需考虑是否有特异性感染,如结核、克隆病等。•(2)肛门失禁:早期肛门暂时性失禁常见,和炎症、疼痛和敷料有关;若括约肌受损重者,出现永久性肛门失禁。•(3)直肠粘膜脱垂。•(4)慢性肛瘘癌变(
粘液性癌)。77肛门直肠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