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一下第7课《玩泥巴》教案13.docx,共(4)页,15.03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06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7玩泥巴一、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泥”并不陌生,儿时经常玩泥巴,小学的美术课上接触橡皮泥和黄泥,泥塑和其他平面美术不同,它直观立体,便于成型,可以不断修改、整理、再塑,方法简便易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玩的愿望和对
创作表现的渴望。二、活动目标1、使学生掌握泥工最基本的技能,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2、通过学生探索与尝试,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形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引导学生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三、重点难点1、使学生掌握泥工最基本的技能
,团圆、搓条、压扁等方法。2、通过学生探索与尝试,改变泥块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形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引导学生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四、活动准备生泥、竹签、泥塑盘等、火柴棒若干、叶
子等装饰材料。五、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呢?2、出示泥工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3、提醒学生在玩时应注意什么?二、动手操作(学生自由选择泥块玩泥。)1、鼓励学生尝试泥的玩
法,引导他们团圆、搓条、压扁。2、引导学生捏出自己喜欢的造型。(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试着去捏。)三、成果展示,分享快乐1、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捏的是什么?怎样捏的?向全班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经验。2、学生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四、活动延伸8
复制玩具1.知识与技能: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特种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以及玩法。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体验各国玩具不同的材料、用途和地方文化艺术特色、审美趣味。3.情感、态度、价值观: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感受民间玩具浓厚的乡土味和强烈的装饰风格,了
解国外玩具的地域特色,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国内外国民间玩具,了解不同玩具的构造特点、人文内涵、风土习俗教学难点:能够了解国内外不同玩具的构造特点、人文内涵、风土习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
工具教学过程整合点分析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啊?(出示板书:我喜欢的玩具)既然带来了自己的好朋友,那一定要介绍给大家,想一想,怎样来介绍你的玩具朋友呢?(出示板书:介绍)二、交流讨论,学习观察方法1.指名学生交流如:“为什
么这是你最喜欢的玩具?”“你知道吗?这个玩具很特殊。”“我的玩具是这样玩的!”“玩具告诉了我一个故事。”或“请你猜一猜我的玩具是什么?”引导学生用声音描绘、动作模仿、谜语等方式进行。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出示板书:造型、色彩、材质、功能引导学生从造
型、颜色、质地、性能等方面进行观察。2.小组内讨论交流1)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玩具,可以说说自己喜爱的原因,最特别的地方,如:造型可爱,色彩搭配漂亮,材质很柔软,还会说话,发出声音等每组由组长负责,每个学生都要交流,最后选出介
绍最出色的学生。2)指名几个推选出的代表上台交流。评出合作最佳的小组3.欣赏中外民间玩具(教师用纸袋装起来)请一名学生上台观察,并描述玩具的特征,让大家猜一猜。俄罗斯套娃,师简单的介绍它的传说故事:相传俄罗斯民族有两
家表亲相邻,表兄妹童年相伴长大,后来表兄远走它乡,由于思念家乡的表妹,每年续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数年后,见到表妹就将一排木娃娃送给表妹以表达思念之情,后人模仿传称套娃,又叫吉祥娃娃。京剧脸谱:色彩图案变化多
样的脸谱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脸谱的色彩十分讲究,五颜六色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内行的人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脸谱艺术可是门学问。看来玩具还能让我们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