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5《渐变的色彩》教案1

DOC
  • 阅读 5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59.500 KB
  • 2023-03-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5《渐变的色彩》教案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5《渐变的色彩》教案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5《渐变的色彩》教案1.doc,共(4)页,5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0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浦东新区小学美术学科青年“新锐”教师培养公开课教学设计1/4【课题】《渐变的色彩》【课型】绘画【教材】上教版【教材分析】本课是上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感受色彩中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是在《色彩的冷暖》和《用色彩画心情》两个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课是要让学生发现并

掌握渐变色的规律,并运用合适的涂色工具,用不同的接色方法表现画面。由于本课是练习的是色彩的运用,对造型的要求不宜过高,所以设定了以“奔跑吧新世界”为主题的镂空式作业设计效果,让学生感受不同渐变色从镂空图案中透出有变化的渐变色彩带来的梦幻效果。【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在一年级学习色彩和前两个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色彩的种类、性质等知识,以及平涂的涂色技法,以往的美术学习中,他们也已经有意识地运用相近的颜色进行涂色,以达到比较协调的色彩效果。因此,在推进该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比较感兴趣,而且色彩对视觉具

有冲击效果,学生一般都比较喜欢表现色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晓色彩深浅变化的知识,学会接色法表现色彩渐变的技能。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尝试以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各种接色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表现色彩渐变的奔跑的人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色彩渐变的美,激发色彩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选择哪些颜色来渐变教学难点:不同接色方式的表现浦东新区小学美术学科青年“新锐”教师培养公开课教学设计2/4【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掌握已有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采用了

情境的创设贯穿了整个教学,特定了以“奔跑吧新世界”为主题的镂空式作业设计效果,让学生感受不同渐变色从镂空图案中透出变化的渐变色彩梦幻效果。其中穿插了“玩一玩”、“变一变”、“找一找”、“赏一赏”、“考一考”等游戏、欣赏、师生共同示范、小组合作等环节,激发学生探究色彩渐变的规律和

尝试运用不同接色方法表现画面的欲望。这些环节的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能够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有效的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具学具】学具:纸、炫彩棒、油画棒、写生板等教具:课件、炫彩棒、范作、纸等【教学过程】一、

游戏与发现1.情境创设玩游戏:排排队请为参加“奔跑吧新世界”有颜色牌的同学按色彩的特点排排队。2.说一说:这些颜色的排列规律。(相近的颜色从深到浅或从浅到深的变化过程叫做色彩的渐变。)3.揭示课题:《渐变的色彩》(学生翻

牌出示课题)4.欣赏:生活中渐变色彩的运用和视觉美感。二、魔术与讨论1.变变魔术教师帮“奔跑的孩子”变换有渐变色效果的衣裳,并让学生说感受、猜颜色及揭秘颜色。(教具展示——镂空的小人渐变色变装秀)2.找找说说(1)找颜色:学生在笔盒中找和

老师前面用的不一样的可以接色的颜色,并浦东新区小学美术学科青年“新锐”教师培养公开课教学设计3/4举起来示意。(2)教师给予反馈并选择学生找的颜色进行示范接色。(接色时我们要记住一个口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白点”用浅色补。

)(3)揭示不同渐变规律:可以是(深浅不一的同一种颜色接在一起渐变),还可以是(不同的相邻的颜色接在一起渐变)。(板书出示——两组色轮)3.讨论方法(1)欣赏用规律接色方法表现渐变色作品。(2)学生考老师:请一位学生在教师的空白纸上用炫彩棒随意画个形状,老师把它变成有渐变效果的作品。出示其它

用不同形状包围的规律接色方法表现的渐变色作品。(板书出示——规律)(3)老师考学生:教师在纸上随意涂色,请同学上来接色成渐变的作品。出示更多用随意接色方法表现的渐变色作品。(板书出示——随意)三、作业与绘画1.出示作业要求:(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你们的“奔跑的孩子”添加具有渐

变效果的“衣裳”。(2)比一比哪组渐变表现方法多,效果凸显。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四、展评与总结1.我来评:哪一组渐变的表现方法最多?请为他们贴“笑脸”。2.说自己:说说自己给“奔跑的孩子”穿上了什么“衣裳”。3.教师总结评价。浦东新区小学美术学科青年“新锐”教师

培养公开课教学设计4/4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34403
  • 被下载 2921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