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4 课文3 张衡传 (含详解)

DOC
  • 阅读 6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109.000 KB
  • 2022-11-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4 课文3 张衡传 (含详解)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4 课文3 张衡传 (含详解)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4 课文3 张衡传 (含详解)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4 课文3 张衡传 (含详解)
(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4 课文3 张衡传 (含详解)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4 课文3 张衡传 (含详解).doc,共(9)页,109.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6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基础积累奠基高考一、诵读全文,用“/”给未加标点的段落断句,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第1段)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①()属.②()文,游.③()于三辅,因.④()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⑤()淡静,不好交

接俗人。永元中,举.⑥()孝廉不行..⑦(),连辟.⑧()公府不就.⑨()。时天下承.⑩()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⑪()。衡乃拟.⑫()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⑬()以讽谏..⑭()。精思傅会

..⑮(),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⑯()其才,累.⑰()召不应。(第2段)衡善机巧..①(),尤致思..②()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③()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④()拜郎中,再迁..⑤()为太史令。遂乃研核..⑥()阴阳,妙尽璇机之正.⑦()

,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第3段)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①(),所居之官辄.②()积年..③()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第4段)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①()

铜铸成员.②()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④()柱傍.⑤()行八道施.⑥()关.⑦()发.⑧()机.⑨()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⑩()之其牙.⑪()机巧制.⑫()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⑬(

)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⑭()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⑮()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⑯()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⑰()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⑱()怪其无征.⑲()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

动所从方起(第5段)时政事渐损.①(),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②()在帷幄..③(),讽议④()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⑤()者。宦官惧其毁.⑥()己,皆共目.⑦()之。衡乃诡对..⑧()而出。阉竖

恐终为其患,遂共谗.⑨()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⑩(),乃作《思玄赋》以宣寄..⑪()情志。(第6段)永和初,出.①()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②();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

车,治威严...③(),整法度,阴④()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⑤(),上下肃然,称为政理..⑥()。视事..⑦()三年,上书乞骸骨...⑧(),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答案(1)断句略。(2)(第1段)①善:擅长②属:连缀③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④因:随后,接着⑤从容:言语举

止适度得体⑥举:(被)举荐⑦不行:没有去(应荐)⑧辟:召⑨就:就任,赴任⑩承:相承,连续⑪逾侈:过度奢侈⑫拟:模仿⑬因:依靠,凭借⑭讽谏:用委婉的言辞进谏⑮傅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⑯奇:认为„„奇特⑰累:屡次(第2段)①机巧:器械方面制造的巧妙②致思:用心思③雅:素常④特征:

特地征召⑤再迁:两次迁升⑥研核:研究考验⑦正:道理(第3段)①当世:权臣大官②辄:总是③积年:多年(第4段)①精:精纯②员:通“圆”,圆周③尊:通“樽”,酒杯④都:大⑤傍:通“旁”,旁边⑥施:设置⑦关

:枢纽、关键⑧发:拨动⑨机:机件⑩承:承接,接住⑪牙:发动机件的枢纽⑫制:形制、构造⑬周密:严密⑭振:通“震”,震动⑮激扬:清脆响亮⑯方面:方向⑰合契:符合、相合⑱咸:都⑲征:应验(第5段)①损:坏,腐败②引:延请③帷幄:这里指皇宫④讽议:规劝,提出意见⑤疾恶:痛恨⑥毁:说坏话⑦目:递

眼色⑧诡对:不用实话对答⑨谗:说别人坏话⑩幽微难明:幽深微妙,难以看清⑪宣寄:表达和寄托(第6段)①出:离开(朝廷)②典宪:典章法制③治威严:治理严厉④阴:暗中⑤禽:通“擒”,捕捉⑥政理:政治清明⑦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⑧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

老了请求辞职,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二、基础梳理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员.径八尺②尊.则振.龙③傍.行八道④一时收禽.答案①通“圆”,圆周②通“樽”,酒杯/通“震”,震动③通“旁”,旁边④通“擒”,捕捉2.古今异

义词例句古义今义①寻其方面..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叫一个方面②衡下车..从车上下来③常从容..淡静不慌不忙,镇静,沉着;(时间或经济)宽裕④举孝廉不行..不可以;不被允许⑤覆盖周密..无际周到而细密⑥振声激扬..激浊扬清;激动昂扬;激励使振作起

来⑦公车特征..拜郎中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答案①方向②官吏初到任③言语举止适度得体④没有去(应荐)⑤严密⑥清脆响亮⑦特地征召3.一词多义词语例句意义或用法(1)征①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②公车特征.拜郎中③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

一国者(《逍遥游》)④挟天子以征.四方(《赤壁之战》)⑤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举①举.孝廉不行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③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④今亡亦死,举.大

计亦死(《陈涉世家》)⑤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⑥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孔雀东南飞》)⑦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过秦论》)⑧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3)卒①永和四年卒.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

沛公军(《鸿门宴》)③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④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⑤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⑥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4)雅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②都督

阎公之雅.望(《滕王阁序》)③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答案(1)①动词,应验②动词,征召③动词,取信④动词,征讨⑤名词,征验,迹象(2)①动词,(被)举荐②动词,举起,抬起③动词,举出,提出④动词,兴起,发动⑤动词,拔、攻占⑥动词,发言⑦

动词,吞并⑧形容词,尽(3)①动词,死亡②名词,步兵,士卒③动词,完毕,结束,到„„为止④副词,终于⑤副词,通“猝”,突然⑥副词,终究(4)①副词,素常②形容词,高尚的,美好的③形容词,正确的,规范的4.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宦官惧其毁己,皆

共目.之②时.天下承平日久③妙尽璇机之正.④衡少善.属文⑤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答案①名词作动词,递眼色②名词作状语,当时③形容词作名词,道理④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⑤意动用法,认为„„奇特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②未之有也③验之以事④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

算⑤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⑥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答案①判断句标志词:也②宾语前置句标志词:未(否定副词)、之(代词宾语)③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以④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⑤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以⑥被动句标志词:举(被举荐)、辟(被征召)6.文化常识(1)《后汉书》:一部记载________(朝代)历史

的________(体例)史书,由南朝宋时的范晔所著,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马彪《续汉书》补入)。全书主要记述了从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之间的195年的历史。(2)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①,观太学..②①京师:古代__________________的通称。②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________。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

,“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

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3)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是指《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经典,“六艺”是指礼

、乐、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六种学问和技能。(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用来选拔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_____

___的雅称。(5)豪右:旧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6)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官吏________。语出《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蓟。”(7)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官员________。多指政事而言。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________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答案(1)东汉纪传体(2)①京城(首都)②学府(3)《书》《礼》《易》《春秋》御书(

4)举人(5)富豪家族世家大户(6)初到任(7)到职工作辞职三、典句翻译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得分点:举、不行、连、辟、就,句意通顺)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华奇特,多次征召他做官,他也不去应召。(得分点:奇、累、召、应,句意通顺)3.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译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地动仪)用纯铜铸成,圆周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形状像酒杯,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做装饰。

(得分点:员径、合盖,状语后置,句意通顺)4.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任职三年,就向皇帝

上书请求辞职回家,(皇帝)却下诏书任命他为尚书。(得分点:视事、乞骸骨、拜,句意通顺)四、高考中的课文判断下面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是否正确。(1)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2018年全国卷Ⅱ第11题A项)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正确。(2)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2018年全国卷Ⅱ第11题D项)答: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错误。解析“师”单用时,几乎没有指京城或国都的含义,只有和“京”合用时,才指京城或国都。(3)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

”表示官吏初到任所。(2017年全国卷Ⅱ第11题A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正确。拓展训练走进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目。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出继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高祖相国掾,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

郎,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为秘书丞,父忧去职。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顷之,迁尚书吏部郎。元嘉元年冬,彭城太妃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东府。晔弟广渊,时为司徒祭酒,其日在直。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

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在郡数年,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加宁朔将军。兄皓为宜都太守,嫡母随皓在官。十六年,母亡,报之以疾,晔不时奔赴;及行,又携妓妾自随,为御史中丞刘损所

奏。太祖爱其才,不罪也。服阕..,为始兴王浚后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及浚为扬州,未亲政事,悉以委晔。寻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

“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时晔与沈演之并为上所知待,每被见多同。晔若先至,必待演之俱入;演之先至,尝独被引,晔又以此为怨。晔累经义康府佐,见待素厚,及宣城之授,意好乖离。谢综为义康大将军记室参军,随镇豫章。综还,申义康意于晔,求解晚隙,复敦往好。

(节选自沈约《宋书·范晔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B.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

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C.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D.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

徒从事中郎/答案D解析句中“晔”作后句主语,前面应断开;“行”是“惮”的内容,不应断开;“部伍”是前句的宾语,后面应断开。综合选项,D项正确。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史,“经”主要指儒家经典,“史”主要指各种正史。经史

子集,是我国传统图书的四大部类,泛指我国古代典籍。B.服阕,指守丧期满。古代守丧分五服,以亲疏关系规定服丧时间长短和穿不同丧服。期,是指服丧期一年。C.太守,原称郡守,汉景帝时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自行任

免所属掾吏。D.古代职官变动有专用动词,如“领”指兼任;“加”指任用、加封;“迁”指官职升迁;“出”指京官外调。答案D解析“迁”指官职调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晔博览群书。年少好学,涉猎广泛;善为文

章,删削各家《后汉书》史料,编成《后汉书》。B.范晔精通音律。他擅弹琵琶,能作新曲;皇帝在一次宴饮畅快之时,自己唱歌,请范晔伴奏。C.范晔待人真诚。对同僚沈演之以真诚相待;与刘义康虽有嫌隙,但经谢综调和,最终冰释前嫌。D.范晔不拘礼法。彭城太妃去

世,范晔却以听挽歌为乐;知道母亲生病,仍携带妓妾去探望。答案C解析文中无双方“冰释前嫌”信息,选项无中生有。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译文: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晔与沈演之并为上所知待,每被见多同。译文: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皇上想听范晔的弹奏,多次用含蓄的话暗示他,范晔却假装听不懂,最终也不肯为皇上弹奏。(2)当时范晔与沈演之同被皇上当作知心

,接见都受到同等待遇。参考译文范晔,字蔚宗,顺阳人,是车骑将军范泰的小儿子。他的母亲上厕所时生下他,他的额头被砖弄伤了,所以他以“砖”作为小字。他过继给伯父范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范晔从小好学,博览经史,善

写文章,能写隶书,通晓音乐。他十七岁时,州里辟召他为主簿,他没有去赴任。曾任高祖刘裕的相国掾,彭城王刘义康的冠军参军,随府又转任右军参军。入朝补任尚书外兵郎,出任荆州别驾从事史,不久又召回朝任秘书丞,因父亲去世而卸职。服丧期

满他担任了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兼任新蔡太守。檀道济北征,范晔害怕随行,借口脚有疾病,皇上不允许,让他由水路来运载兵器物品。军队回来以后,范晔担任司徒从事中郎,旋即,升任为尚书吏部郎。元嘉元年冬天,彭城太妃逝世了,将要安葬的时候,设奠祭那天

晚上,官员故旧都集中在东府。范晔的弟弟广渊,当时为司徒祭酒,那一天正好值日。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在广渊的府中住宿,夜里二人畅饮,打开北面的窗户听挽歌取乐。义康大怒,贬范晔为宣城太守,范晔不得志,于是删削数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范晔在宣城待了好几年,才升任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长史,又加官为宁朔将

军。范晔之兄范皓担任宜都太守,其生母跟随范皓在所任上。元嘉十六年他们的母亲去世了,但遣人报告范晔却只说母亲有病,范晔没有及时奔赴。等到范晔启程(去看望他母亲时),又携带了妓妾跟从,这件事被御史中丞刘损上奏了。太祖怜惜范晔的才华,没有降罪。为母服丧期满后,范晔担任了始兴王刘浚的后军长史

,兼任南下邳太守。等到刘浚到扬州任职,没有亲自过问政事,都委托给范晔处理。不久范晔又升任左卫将军、太子詹事。范晔身高不超过七尺,又胖又黑,没有眉毛和胡须。他擅长弹琵琶,能够作曲。皇上想听范晔的弹奏,多次用含蓄

的话暗示他,范晔却假装听不懂,最终也不肯为皇上弹奏。皇上曾经在一次宴会上很快活,便对范晔说:“我想唱歌,你来伴奏。”范晔才依旨(而为皇上弹奏)。皇上唱完了,范晔也停止了弹奏。当时范晔与沈演之同被皇上当作知心,接见都受到同等待遇。范晔若先到,一定要等沈演之来了才

一起入内,有一次沈演之先到,就独自被引见了,范晔对此事有怨气。范晔多次担任义康的府佐,义康待他一向优厚。自从范晔被贬到宣城太守之后,两人意见和喜好就有了分歧。谢综担任义康大将军记室参军,随义康镇守豫章。谢综回朝时,向范晔申述义康的意向,请求范晔消除两人之间的不和,恢复往日的友

好关系。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