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体育与健康【通用版】五年级《立定跳远》PPT课件1(共13页).pptx,共(13)页,1.04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44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立定跳远立定跳远是指不用助跑从立定姿势开始的跳远,是集弹跳、爆发力、身体的协调性和技术等方面的身体素质于一体的运动。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并与上肢的摆动相配合,所以它也需要一
定的灵巧性。跳时两腿稍分,膝微屈,身体前倾,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两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身体在空间成一斜线,过最
高点后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要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力量是基础,特别要提高膝、踝、髋三个关节的协调用力及爆发用力的能力。注意事项:•(1)尽量选平坦又不过于坚硬的地面进行练习
,如蹍道、土地、地板地、沙坑等。过滑的地面不宜练习。•(2)提高爆发力的练习,重复次数一般不超过10次。•提高力量耐力的练习,重复次数必须在10次以上,并尽可能增加重复次数。•(3)立定跳远动作中,从起跳到落地瞬间的几个身体相关关节
的角度(8个角度),对跳远成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运动后放松,运动员在训练后应注意用手轻柔进行放松缓解,降低在后面的训练中发生肌肉拉伤的风险。练一练:蹲起跳•这是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跳的方法:双脚左右
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两臂自然后摆。然后两腿迅速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同时两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摆,最后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接着再跳起。每次练习15~20次,
重复3~4组。单脚交换跳•这是发展小腿、脚掌和踝关节力量的练习。•跳的方法:上体正直,膝部伸直,两脚交替向上跳起。跳时主要是用踝关节的力量,用前脚掌快速蹬地跳起,离地时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原地跳时,可规定跳的时间(30秒~1分钟)或跳的次数(30~60次)。行进间跳时,可规定跳的距离(
2~3米)。以上练习重复2~3组蹍跳步•蹍跳步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群肌肉和踝关节的力量,训练身体的协调性。•动作方法: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时左(右)腿屈膝向上举,右腿落地,然后换腿,用同样方法跳,两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摆动。跳时踝关节和前脚掌要用力,整个动作轻
快。它与舞蹈的"蹍跳步"动作类似。折叠纵跳摸高•这是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力量而经常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动作方法:两脚自然开立成半蹲预备姿势,一臂或两臂向上伸直,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单手或双手摸高。每次练习10次左右,重复3~
4组。蛙跳•是发展大腿肌肉和髋关节力量的练习。•动作方法:两脚分开成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在体后成预备姿势。两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两臂迅速前摆,身体向前上方跳起,然后用全脚掌落地屈膝缓冲,两臂摆成预备姿势。连续进
行5~7次,重复3~4组。障碍跳•主要发展腿部肌肉和踝关节爆发力。•练习方法:地上放小海绵垫6~10块,每块距离1米左右。练习者站在垫后,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平行,屈膝向下,两臂自然后摆,用脚掌力量向前上方跳过障碍,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动,落地时屈膝缓冲,落地后迅速做下次跳跃。
重复5~6组。跳台阶•主要发展腿部力量和踝关节力量。•动作方法:两手背在身后,两脚平行开立,屈膝半蹲,用前脚掌力量做连续跳台阶动作。一次可跳20~30个台阶,重复3~4组。冰棍跳•主要为了锻炼踝关节的灵敏度
和力量值。•练习方法:双手背在身后,两脚自然站立,膝盖伸直,前脚掌发力向上纵跳,膝盖不弯曲以练习踝关节力量,跳到脚踝微发酸为一组,重复3~4次。•力量是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基础,但没有合理的技术,力量的
作用也无法充分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进行腿部力量练习的同时,必须改进立定跳远技术。折叠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
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左右,完成3-4组。收腹跳•练习:从原地直立开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动作或双手在腿前击掌,落地时一定要屈膝缓冲。•越过一定高度兼远度或一定远度兼高度。•个别辅导,纠正存在的错误动作。•预摆不协调。解决办法:反
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03/04/场地:起跳区的地面应平坦,不能有明显的向前倾斜度。起跳线宽5厘米、长1.25米,为白色直线。成绩丈量:从受测者身体任何部分着地最近点,垂直量至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后沿。记录成绩以厘米为最小
单位,不足1厘米不计。01/02/受测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判为犯规。(1)起跳前一刹那有任何一脚移动出起跳位置,然后再起跳。双脚没有从静止状态开始起跳。(2)采用单脚起跳。(3)起跳时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或起跳线前的地
面。(4)使用起跳坑(穴),或类似抵足的物体起跳。(5)落地时没有用脚先落地。(6)落地后向后走出沙坑。每名受测者最多可跳3次,以最优成绩作为决定成绩。不及格者可另行组织补测。如果3次跳都犯规,没有成绩,按“0”分计算。05/裁判员与分工:裁判长1名,负责组
织测验,点名和下达口令,判定犯规情况,记录成绩。丈量裁判员2名,丈量和报告成绩。•1.每名受测者最多可跳3次,以最优成绩作为决定成绩。不及格者可另行组织补测。如果3次跳都犯规,没有成绩,按“0”分计算。•2.受
测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判为犯规。(1)起跳前一刹那有任何一脚移动出起跳位置,然后再起跳。双脚没有从静止状态开始起跳。(2)采用单脚起跳。(3)起跳时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或起跳线前的地面。(4)使用起跳坑(穴),或类似抵足的物体起跳。(5)落地时没有用脚先落地。(6)落地后
向后走出沙坑。•3.成绩丈量:从受测者身体任何部分着地最近点,垂直量至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后沿。记录成绩以厘米为最小单位,不足1厘米不计。例如:丈量为2.308米记为2.31米。•4.场地:起跳区的地面应平坦,不能有明显的向前倾斜度。起跳线宽5
厘米、长1.25米,为白色直线。为了便于观察起跳触线犯现,也可在起跳线的后沿(离落地区远的沿),拉紧一条白线绳与后沿重合,线两端钉入地下固定。起跳线距沙坑(或落地区)近端距离,不少于1米,远端距离不少于4米,并与沙坑(或落地区)近端平行。沙坑宽不少于
2米,应填平湿沙,沙面与起跳区地面齐平。如不使用沙坑,落地区应平坦,能留下落地痕迹,以便判断落地点。起跳线后3米处,画一条与起跳线平行的集合线。•5.裁判员与分工:裁判长1名,负责组织测验,点名和下达口令,判定犯规情况,记录成绩。丈量裁判员2名,丈量和报告成绩。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