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敬谱)】五年级下册《演唱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设计5

DOC
  • 阅读 6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847.500 KB
  • 2023-02-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敬谱)】五年级下册《演唱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设计5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五年级下册《演唱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设计5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五年级下册《演唱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设计5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五年级下册《演唱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设计5.doc,共(6)页,84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20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美丽的夏牧场》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美丽的夏牧场》学科音乐学段5-6年级年级5年级相关领域表现领域、情感领域、文化领域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基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

、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为理论依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点、已有能力和认知特点,结合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和节拍转换,在音乐活动实践中唱好歌曲,掌握音乐技能,增强音乐表现的自信心。教学背景分析(一)核心内容以《美丽的夏牧场》演唱为核心内容,有机结合“演唱”“识读乐谱”“即兴创编”等相关内容。(

二)教学内容分析(1)歌曲分析歌曲《美丽的夏牧场》,e羽调,七声音阶(清乐),与哈萨克族民歌广泛运用七声音阶的特点一致。乐曲为一段体,运用民歌旋律发展中最简朴的手法,将第一、二乐句多次反复构成全曲。歌曲的音域不宽、只有六度,加上旋律多次重复,很适合小学高年级学唱。在天山脚下有很多牧草肥沃的牧场

,恰布河横穿期间,牧民以哈萨克族为多,因此歌中赞美为“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2)乐谱分析乐曲的结构为一段体ababcb作曲者运用了民歌旋律发展中最简朴的手法,旋律重复,使其中前两行的节奏和旋律完全重复,第5句为新旋律,第6句是第二句旋律的变化重复,变化部分是因为歌词的缘故将其中的两个八分

音符,改为了一个前八后十六的节奏。3.学生情况分析(1)年龄特点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五(1)班的学生,经过四年的音乐学习,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他们喜欢音乐课,喜欢唱歌,想象力丰富,表现力强,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能主动的表现音乐。(2)识读乐谱能力节奏:

能认识并唱准八分、四分、二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并能较好听唱节奏,能够熟练掌握前八分后十六等多种节奏型。音准:大部分学生能够听辨并准确模唱老师所唱旋律,其中7位校合唱团和管乐团成员音准能力更强。五线谱的识读:已初步建立首调识谱

的概念,识谱能力较强,接触并演唱过简单的二声部合唱。(3)演唱能力歌唱习惯:学生能够根据歌曲,自信的、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演唱方法: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气息的保持来调整声音的状态;部分学生能够基本运用正确的呼吸和发声位置、自然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4)多声部演唱能力学生接触并演唱过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能够唱好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歌曲。4.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1)前期教学状况:学生的音准较好,能够准确演唱e羽调式七声音阶。歌谱中出现的四分音符、八

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二分音符、前十六后八分节奏、附点四分音符节奏等学生认识,掌握情况较好。(2)问题与对策①问题一:学生没有接触过带有哈萨克民族民歌,音乐风格不容易把握。对策:举例说明一些学生们熟知的哈萨克族民歌,并通过视频让孩子们进入音乐情境,了解感知音乐情绪。②问题二:歌曲

中加入了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在音准及声部和谐上有待提高。对策:首先引导学生初步聆听二声部的和声音响效果,在此基础上,用木琴帮助演唱,部分学生加入二声部演唱,其他学生聆听、逐渐加入合唱。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并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抒发对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地——夏牧场的热爱。(二)过程与方法:在聆听、感受、演唱、识读乐谱的过程中,采用了模仿、体验、探究等方法,识读乐谱,有风格的唱好歌曲。(三)知识与技能:①能够用深情优美的声音,有感情的表现歌曲意境及二声部合唱;②能够为歌曲设计不

同的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歌曲内容。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能够用深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二)教学难点歌曲的二声部演唱;准确转换节拍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发声与音准练习【设计意图】在演唱、对比聆听

后发现乐曲旋律的规律,降低学生学习的困难,训练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1.发声练习①确定do音位置在第二线,引导学生听出lami两音。导语:听一听,我唱的是哪些音,唱出唱名并将音符标在五线谱上。②通过指音变换不同排列,练习l-d-m音准。③演唱二声部旋律2.师生二声部合唱①学生用“lu”演

唱所练习两小节旋律,教师用“lu”演唱歌曲第二乐句旋律。A:集体B:女生C:男生提问:谁能模唱老师刚才所唱的旋律?预设: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模唱这条旋律。②学生演唱第二乐句旋律③旋律接龙导语:我们来玩儿一个接龙游戏,无论我唱什么

,都请你接唱黑板上这段旋律。二、音乐风格体验【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而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并引入本课歌曲的学习。1.观看视频提问:这段旋律你觉得来自我国哪个地区?预设:A.回答正确:表扬评价;介绍哈萨克族和它的音乐;欣赏《美丽的夏牧场》,感受哈萨克族音

乐。B.不清楚:没关系,从《美丽的夏牧场》视频中找到答案;介绍哈萨克族和它的音乐。三、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初步感受歌曲,复听教师范唱,丰富学生对夏牧场的感受,使学生在之后的演唱过程中对

歌曲能有更好的表达。1.初听情绪①承上启下:今天我们就通过这首《美丽的夏牧场》来更好地了解哈萨克族,这首歌曲又表达了哈萨克族人怎样的情感呢?(边听边画旋律线)预设:对夏牧场的歌颂、敬畏、喜悦、赞美之情。④评价:这不仅是美丽天然的景色,还是可以给哈萨克族人们带来丰收的夏牧场。2.复听歌曲

(教师范唱)①谈话:夏牧场被唱得那么美,我也想歌唱它,请你欣赏。提问:说一说你听完后的心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歌词中的内容,比如:阿肯是什么人?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或是引导学生思考出答案。四、演唱歌曲1.为歌曲划分乐句,写出歌曲结构

提问:歌曲有几个乐句?你能写初它的音乐结构吗?ababcb预设:重复最多的一句可由老师先写出。2.出示乐谱,请学生自主识读乐谱(c乐句)谈话:有一句很特殊的乐句,你能自己唱一唱吗?预设:可由学生当小老师,教授c乐句。3.完整演唱旋律4.加入歌词,完整演唱歌曲谈话:

请你像哈萨克族的人们一样将这美丽的景色用歌声表达出来。五、多声部歌唱1.用木琴敲击出二声部旋律。谈话:太棒了!让我们一起用歌声留住夏牧场这美丽的景色。二声部旋律:2.学生自主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多声部合唱。谈

话: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六、表现拓展【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合唱版本《美丽的夏牧场》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多种演唱和表演形式,并进行模仿和创造,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思考。1.对比欣赏合唱版本《美丽的夏牧场》谈话:《美丽

的夏牧场》这首歌曲的确有合唱版本,我们一起来欣赏。2.提问:你来听一听视频中的合唱版本一共演唱的几遍,第几遍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版本有明显的不同,区别在哪儿?预设:学生在此处可以听出节拍的变化和旋律的变化。3.将歌曲转换为3/4拍进行演唱①请你边用手划拍边尝试进行演唱(慢速)②加速演唱4.处理乐

曲衔接部分①提问:如果我们将歌曲演唱三遍,你觉得3/4拍的版本应该放在第几遍?预设:此处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放在第二遍。提问:每一段该如何衔接?预设:这里学生会想出各种方式,教师择优进行选择采纳,或进行微调修改。5.完整演唱歌曲。七、总结评价1.通过

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为歌曲设计了多种的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了歌曲的内容,从中感受到了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风格。2.希望学生可以以此了结哈萨克民族,并喜欢哈萨克民族的音乐,喜欢新疆美丽的夏牧场。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要点评价方式自评互评师

评1.能够深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2.能够用和谐优美的声音分声部演唱歌曲3.能够变换歌曲节拍演唱歌曲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