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活动 田园随想》教学设计.docx,共(4)页,32.93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76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2011版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田园随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搭建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平台,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诗歌、散文的吟诵,了
解表现田园风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不同特点。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音乐想象力,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风景。3.了解西洋乐器长笛及其音色特点,能够在《间奏曲》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自己喜欢的诗歌、散文等。
学情分析:《田园随想》是一个创造性的音乐活动,通过让学生通过赏名画、听音乐、品美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的情景。因此,教师要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基本素材,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
技能,最大限度地去表现音乐。尽量使学生用自己的艺术形式表现田园风光。重点、难点: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的田园风景。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环节1:踏着《卡门序曲》的音乐律动进入教室(站到座位后随教师律动表演)。
环节2: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进教室的音乐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卡门序曲》。谁能告诉我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或者说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呢)?谁能来说说?生:……..谈感受。师:那么你觉得这样的音乐适合表现什么样的场面呢?生:…….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老师来自于美丽的滨海小城——旅顺
口(自我介绍)——同学们,你们到过旅顺吗?谁能来说说你印象中的旅顺是什么样子的?生:回答……….。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旅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它饱含了中国半部近代史,那里有让人向往的美丽的田园风光。
(播放课件——无音乐的旅顺田园风光画面)生:观看无音乐的旅顺风光视频二、新授:环节1、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田园风光,你们不觉得少点什么吗?生:音乐。师:你们觉得什么样情绪的音乐适合这样的画面呢?生:优美抒情的、舒缓的、慢的……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比才的另外一首作品,让我们把它作为刚才旅顺风
光画面的背景音乐,再来欣赏一遍。(放带音乐的旅顺风光图)生:欣赏。环节2、师:说一说这次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生:谈感受。(如果学生没有说出对音乐的感受,老师要加上“有音乐画面和没音乐的画面为什么不一样呢?)环节3、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音乐是没有国的界,地球上任何种族对音乐有着几乎一致的感觉,舒缓轻松的音乐让人心情愉悦,激情迸射的音乐让人振奋,低沉徐缓的音乐让人感到失落孤独,总之,音乐就像香水一样有着不同的调性,带给人不同感受。让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听赏一遍这首美妙的音乐。(出示课件)生:欣赏。师:谁能来
回答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生:回答(速度—中速稍慢;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展)环节4、师: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吗?生:回答。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间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作品。(出示课件介绍比才)生:观看。师:同学们,不知
道你们刚才注意到没有,有一种乐器在《间奏曲》中始终是主奏乐器,你们听出来是什么乐器吗?生:长笛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长笛。(微课介绍长笛)生:观看。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小长笛演奏家,让他给大家展示一下,掌声欢迎!师:同学们他演奏的怎么样啊?生:
……。师:老师真诚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学习一门乐器,在音乐的沃土中汲取营养,成为小演奏家。环节5、师:美丽的田园景色不仅吸引了作曲家,古往今来许多画家也为之倾倒,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作。英国著名画家康斯泰勃尔就是其中的一位。(课件介绍画家)生:观看了解。师:(出示课件《干草
车》画面)这就是康斯泰勃尔的作品《干草车》。通过这幅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画面大部分为天空所占据,表现的是平淡的乡间场景。其中一只循声而望的狗引领着视线:一辆干草车正在过河,河水平静温和,静静地伴随着正在河边淘洗的农妇以及其身后颇具特色的乡间小屋。
沉着的色调给画面平添了几分静谧与安逸。在这并不开阔的视线里,远处萨福克起伏平缓的地平线被明媚的阳光笼罩,生动和活力由此而生。画面上绚丽多变的色彩、真实的描绘和浓郁的抒情笔调都令人陶醉。这一切是如此自然、清新、真实,充满爱
与美感,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画中康斯太勃尔将磨坊画得那么朴实、简洁,给整幅令人陶醉的景色加上锦上添花的一笔。这幅画上的景色,被称为典型英国式的农村风景。师:下面,我们看着画面再来欣赏一遍《间奏曲》(播放课件配《间奏曲》的《干草
车》)生:欣赏。环节6、师: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声音,一种是色彩,所以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画面,绘画是静止的音符。艺术家可以用不同手段抒发他们的内心的情感。文学家有时用什么样形式来表达他
们的思想感情的呢?生:小说、诗歌、散文……。师:(课件展示《麦哨》)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散文诗《麦哨》同学们一起来朗诵一遍吧。生:看课件朗读。(找两个同学)师:你们的朗诵已经非常好了,声情并茂、感人至深!老师被你们深深地打动了,老师也想来给同学们朗诵一遍好吗?生:好。环节7
、师:朗读(播放音乐《间奏曲》)生:聆听。师:同学们,你们觉得配乐诗朗诵和没有配乐的诗朗诵有什么不同呢?生:感情更加丰富、令人感动、音乐让诗歌更美了………。师:老师想和大家共同在《间奏曲》的衬托下完成这首散文诗,你们说好吗?生:好。(课件播放音乐,师生共同朗诵)三、拓展师:音乐、美术
、文学等艺术形式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如果让你们来表现田园风光你们更喜欢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呢?生:影视、摄影、舞蹈……师:艺术的表现形式真是丰富多彩各具魅力,现在就请各小组准备一下,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示。生:准备,展示。四、小结: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田园风光,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与诗歌的意境中,让我们在艺术的氛围中心灵得到净化,身体得到放松,成为一个有艺术气质的人,成为美的天使、美的化身!五、教学反思:我根据教学目标,使用了创设情景、对比、师生合作
、小组汇报等教学方法。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将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展示给学生实现视听结合,激发其认知兴趣,调动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音乐环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受音乐的美感。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依
据《音乐》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去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在备课中,我设计了:进入情境──对比欣赏──引发感想──合作创作──小组展示等环节,吸引学生,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音乐教学
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则为现代课堂教学引入了新的元素与生机。本节课我借助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轻松攻克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为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与情感体验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