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唱歌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doc,共(6)页,4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66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唱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弘扬民族团结的儿童歌曲,节奏鲜明欢快。歌曲为一段体,平行结构,第一、二乐句与第三、四乐句旋律基本相同,结束句最后结束在主和弦的三音上,具有总结性和抒情性。歌曲中多处连线,教唱时应注意指导学生了解圆滑
线和延音线的不同唱法。歌曲具有欢快的节奏型,适合边唱边舞,可以激发学生创编动作进行表演。【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并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2、能用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为歌曲伴奏。3、通过即兴表演和伴奏,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与能力;培养
热爱集体与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能清晰、准确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用三角铁、铃鼓为歌曲伴奏并表演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具准备】音乐课本、打击乐器、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总
共有多少个民族吗?生:56个。师:那有谁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生:55个。师:你能说出几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呢?生:藏族、蒙族、维吾尔族、彝族、苗族……师:同学们真棒!能说出这么多少数民族的名称。今天老师就来给你们介
绍几位特别漂亮的少数民族朋友,请大家来看这几幅图片,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服装、头饰,去记住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出示课件图片)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但各个民族的小朋友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一首新歌,名字就叫《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二、学习歌曲(一)初听歌曲范唱1、边听边思考: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歌曲的速度是较快还是较慢?2、请生说说听后感受,教师总结。(二)学习歌词1、出示《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歌词节奏谱例,请同学们
跟着老师按节奏读歌词。2、请个别同学按节奏读歌词。3、请全体学生根据节奏完整读词。4、请男同学按节奏读歌词,并模仿三角铁的演奏动作。5、请女同学按节奏读歌词,并模仿铃鼓的演奏动作。6、请男女同学按节奏齐读歌词,分别用三角铁和铃鼓伴奏。(三)学唱歌谱1、跟老师后面逐句学唱歌谱。2、认识休止
符及其在歌曲中的作用。3、认识反复记号师:遇到它,表示从头再来一遍。我们可以用一首小儿歌来记住它:兄弟二人并肩站,两只眼睛朝前看。要问它有啥作用,回头再来唱一遍。(四)学唱歌词1、跟老师逐句唱词师:注意休止符的唱法,这里的休止符让歌曲更加
欢快活泼,我们可以在休止符处拍手或喊一声“嗨”,以此来增强气氛。2、教唱歌曲的结束句。3、请同学们随歌曲伴奏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学生在演唱时声音要有弹性,唱出歌曲活泼跳跃的感觉。三、歌曲表现1、师:这首歌曲中唱到各族小朋友们
在一起唱歌跳舞。歌曲我们唱会了,如果能载歌载舞就更好了。我们来试着编排一些简单的动作加入到我们的歌曲中去。2、请几位同学上台使用打击乐器并自由表现歌曲。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感受到了56个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希望同学们能像歌中所唱的一样,各族小朋友团结友爱在一起,共同幸福地成长。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歌声中再见!板书设计:各族小朋友在一起1=G2/4中速、活泼地稍快0休止符反复记号︰‖结束记号‖教学反思:考虑到低年级学
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注意力短、兴趣容易转移的心理,营造民主、宽松而和谐的学习气氛,我采用律动、演示、创编等多种有趣的活动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学习中,让学生在无拘束的体验中掌握歌曲节奏
。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加以引导、提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讨论、创编、交流、展示,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和能力,培养学生珍视兄弟民族友谊的感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教学过程中,我把控教学环节与流程,运用
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对学生自己的创编和老师的指导,结果整个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展示了一个鲜活的教学场景。首先,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生学习儿歌,通过儿歌认识反复记号。并引导他们进
行有趣的节奏练习。在情趣体验中掌握歌曲中重要的节奏特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前解决了歌曲的难点。其次,充分利用学生的童趣,在学习打击乐器的基础上,根据歌词让学生即兴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这一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为孩子们
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通过教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我还感受到一年级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课堂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学环节上教师要积极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我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习
惯的培养还需不断加强。努力做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使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有效。